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鸳鸯撞破奸情后续:一个逃奴引出一系列贾府祸事,才刚“事起”

鸳鸯撞破奸情后续:一个逃奴引出一系列贾府祸事,才刚“事起”

2022-09-25 20:33:48

且说鸳鸯进大观园传贾母口信,不允许任何人看不起四姐儿和喜鸾两位家里的姑娘,便出大观园回贾母处。

不想走到角门处内急要小解,也来不及回房上厕所,便下了甬路,去湖边大桂树下面的假山石树荫处方便。

万没想到刚到那里便听到悉悉索索的衣服响,打眼看见是迎春房中的司棋。

鸳鸯开始以为司棋淘气要吓唬她,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扬言要喊人当贼捉她。

贾家的规矩对做贼的惩罚极为严重,那个偷玉的良儿,偷镯子的坠儿都被撵走了。

王夫人房中失窃玫瑰露,引出来茯苓霜,大家都互相攀咬,谁也不肯承认。林之孝家的更拿住柳五儿母女意思让她们顶缸。

后文贾母大观园查赌,同样是严厉打击做贼之事。可见贾家内部防盗有多严格,真正是拿什么东西出去都得有人盘查。

司棋倒不是做贼,但她做的事比做贼厉害十倍,一听要喊人,吓得赶忙出来跪下求情,让鸳鸯千万留她一命。

司棋在这里也不是玩闹,而是买通了大观园看角门的人,将她的表弟潘又安放了进来,二人正在这里幽会。

要不说儿女年纪大了也是不省心。这司棋平时就胆大包天,因为一碗鸡蛋糕就敢带人打砸小厨房。做事也是不顾头尾。

也是司棋这种性格才让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男人引进大观园内私会。

都是青春年纪,又互为有情。家里没有私会的空间,便想出买通大观园看门的婆子,进来私会一解相思的大胆之事。

(第七十二回)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了。忽被鸳鸯惊散,那小厮早穿花度柳,从角门出去了。

一,今日是司棋和潘又安第一次相见,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怎么那么巧被鸳鸯撞破了。

鸳鸯的出现等于救了司棋的清白,毁了她的“爱情”。这是那个时代的礼教规矩使然,曹雪芹如此安排代表当时社会价值和思想的藩篱。

关于绣春囊的归属,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什么王熙凤掉的,薛宝钗故意放的,其实都不是。就是潘又安给司棋的礼物,用来勾引她失足的。

司棋着急之下弄掉了,才被傻大姐捡了起来。

第二十七回小红替王熙凤取荷包,回来撞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系裙子,就是绣春囊归属的伏笔。

小红与贾芸因手帕行“奸淫狗盗”之事,影射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也伏笔今日司棋行为。最终小红、坠儿、晴雯和司棋她们都被从大观园“撵了”出去,你说巧不巧?

这几人都在影射林黛玉也会被迫离开大观园,离开贾家。前文《桃花行》和《柳絮词》说得清楚,不多赘述。

鸳鸯听了司棋的话,又见潘又安出来给她磕头,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发誓安慰司棋:“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一个人就是了。”

正赶上看角门的婆子出来说话要关门,鸳鸯便回复稍等马上出去。于是不管司棋二人,就出去了。

(第七十二回)且说鸳鸯出了角门,脸上犹红,心内突突的,真是意外之事。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横竖与自己无干,且藏在心内,不说与一人知道。回房复了贾母的命,大家安息。从此凡晚间便不大往园中来。因思园中尚有这样奇事,何况别处,因此连别处也不大轻走动了。

鸳鸯撞破这么大事,还说“横竖与自己无干”,与前文尤氏的“多管闲事”形成了对比。

尤氏看见大观园没有闭门关灯,担心有“问题”,才引出后面一系列的事故。鸳鸯这次进大观园也是因尤氏前事而起。

一个园子门就发生这么多事。难怪当日贾宝玉生日,薛宝钗要把通往她家的角门给锁了,防患于未然。

曹雪芹笔下,一件事的发生必然伏笔另一件事。由园子门而起,再由园子门而终。

鸳鸯选择事不关己也并非是错,就像薛宝钗当日偷听了小红与坠儿的话后也没有告发,虽然二人都相继离开大观园,但小红与贾芸的私情没有被人查知。

不过,鸳鸯至此对大观园警惕起来,认为大观园里出现这种事,很可能并不是一起。里边尚且如此,外面更加不堪,于是其他地方也不去了。

鸳鸯的想法不错,与事实差距却很大,“以点带面”缺乏事实依据,只是人之常情。

鸳鸯能做到守口如瓶,其他人并不能够闭嘴。贾家各种各样的传闻充斥着宁荣二府,连贾惜春都知道有些丑闻不好听。

但就像多姑娘说“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这种事往往一分真九分假,就像焦大喝醉酒乱说,就根本没有事实依据。脂砚斋[蒙侧批;放笔痛骂一回,富贵之家,每罹此祸。]就是指小人口舌。

林黛玉的《葬花吟》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就指人言可畏。

秦可卿的病,金钏儿的跳井,晴雯的死都源于“造谣诟谇”,不多赘述。

鸳鸯信守承诺守口如瓶,司棋和潘又安却又不同。

他们俩做贼心虚,司棋到底熟悉鸳鸯性格,煎熬了两天发现没有事,就知道鸳鸯没说出去心里稍微安稳,却不想一个婆子突然进来告诉她,潘又安跑了。

(第七十二回)忽有个婆子来悄告诉他道:“你兄弟竟逃走了,三四天没归家。如今打发人四处找他呢。”司棋听了,气个倒仰,因思道:“纵是闹了出来,也该死在一处。他自为是男人,先就走了,可见是个没情意的。”因此又添了一层气。次日便觉心内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头睡倒,恹恹的成了大病。

潘又安逃跑是一件大事。《红楼梦》成书于清代,正是“逃人法”大肆盛行的时代。

像潘又安这种家生子,按照“逃人法”最初抓住就是死。后来改为鞭一百,三次正法。康熙朝又改《督捕则例》,三次逃奴配宁古塔穷兵为奴。

潘又安敢逃跑,肯定被抓回来不会死,否则也不敢逃跑。但要是他进大观园的事被揭发,则下场更惨,估计不是暴打一顿那么简单,最低也要打折腿卖出去再连累父母。

贾家逃奴是一件大事,闹得沸沸扬扬,皆因很少有人会在贾家逃走。

别说潘又安一个奴才逃跑,就是柳湘莲当日离开后不久,也是想尽办谋求与薛蟠和解后再回京。古代外面的世界可是难混。

司棋一听潘又安跑了就知道完了。如果潘又安不跑,鸳鸯不说,他们就没事。

如今就算事情不败露,潘又安一逃,在贾家也呆不下去。他俩的姻缘肯定完了。于是真正一病不起。

鸳鸯听说跑了一个小厮,又听说司棋重病,就知道他们是畏罪。可见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不能做错事。

鸳鸯无法,只得自己来宽慰司棋,赌咒发誓守口如瓶。司棋也是感恩戴德,发誓“结草衔环”也要报答鸳鸯饶恕之恩。

正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人若失足追悔莫及,代价实在太惨重。用在司棋他们身上再恰当不过。

司棋的劫难还没有结束,而因为他们的问题导致的一系列事件才刚开始。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司棋者,事起也。就像甄士隐家的仆人霍启,寓意祸起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