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一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作曲家,他作词作曲的《青藏高原》,堪称歌坛不朽传奇,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他谱曲的《嫂子颂》《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传说》《相逢是首歌》《在那东山顶上》等金曲,也堪称永恒的经典,被一代又一代人传唱。
张千一与李娜合作最默契,李娜出家让他怅然。张千一的妻子李文秀是中国煤炭总医院的医生,夫妻俩互相感恩,成就一段佳话……
1959年,张千一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朝鲜族。他的父亲1946年参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因伤回国后,练习演奏双簧管,是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演奏员。
张千一的母亲是医务工作者,且能歌善舞。张千一的哥哥张春一、弟弟张宏光也是乐坛公认的腕级人物,兄弟三人被誉为“张氏三杰”。
1976年,张千一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的昭乌达蒙(今赤峰市)歌舞团工作。
只工作十多天,张千一就辞职了,因为他觉得在这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当时捧上铁饭碗很不容易,砸碎铁饭碗意味着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在这个社会上很难立足。
张千一做出这个惊人的举动,没有与父母商量。当他背着行李回到家时,父母虽然心里很难过,但没有埋怨他。
不久张千一应征入伍,成了沈阳军区某部的文艺兵。在部队里,他开始学习作曲。
张千一转业后,恰巧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届交响乐作品比赛,名不见经传的张千一决定参赛。他选择了鄂伦春音乐作为参赛作品。
为此张千一在鄂伦春体验生活长达7个月,最长的一次连待45天。期间张千一患上了痢疾,双腿软得连路都走不稳,但他还挣扎着去山区采风。
1981年,张千一创作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一举夺得大赛的第一名。幸福来得太突然,张千一有些眩晕,他觉得自己该去高校深造。
就在这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陈钢、桑桐等教授。
此前张千一一直在北方生活,刚到上海他不适宜南方的气候和饮食,冬天房间里没有暖气,冻得他嘴唇发紫。
那时他没有收入,生活费靠父母负担。尽管如此,张千一将每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用来买曲谱,便常常吃最便宜的饭菜。
毕业后张千一再次应征入伍,被调入总政歌舞团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千一开始为影视剧作曲。
剧组将歌词交给了他,张千一觉得这首歌是最不像歌词的歌词,像一首现代诗,常规的曲调根本不合适。特别是开头的两句“嫂子,嫂子……”,就不知如何处理。
张千一花半年时间酝酿这首歌,结果他采用清唱的形式开头,《嫂子颂》也开创了通俗歌曲以清唱形式开头的先河。
本来《嫂子颂》是电视剧《赵尚志》的插曲,因为这首歌太豪迈奔放,摄人心魄,结果《嫂子颂》成了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这首歌给词作者裘逸、曲作者张千一、演唱者李娜,带来巨大的荣誉,3个人同时成名了。
就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生的知心爱人李文秀。她是北京人,比张千一小5岁,刚从门头沟医院调到煤炭总医院。
张千一是李文秀管理的病人,本来两人是单纯的医患关系。张千一住院期间,每天有很多朋友来探望他,恰巧张千一的一位朋友与李文秀的同事关系不错,同事便介绍李文秀与张千一认识。
张千一的母亲是医务工作者,他理想的另一半就是医生。几经接触,两人产生了感情。
这时张千一已经35岁了,因忙于事业无暇顾及个人问题,父母一直为他的婚事操心。得知儿子恋爱后,父母疯狂催婚。
而李文秀的父亲觉得张千一年龄有点大,与女儿不合适。
李文秀告诉父亲:张千一没有不良恶习,是因为工作太忙了,才拖到现在还单身。他内向朴实,不会花言巧语,是一个有责任的男人。父亲见女儿深爱张千一,便不再反对。
1995年11月12日,两人在北京登记结婚。这一天是李文秀的生日。婚后,夫妻俩诞下儿子张重阳。
张千一才华横溢,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在众多歌手中,他与李娜合作最默契。
早在1994年,张千一为李娜量身定做歌曲《青藏高原》。这首歌作词、作曲都是张千一,李娜录完歌曲后,成了电视剧《天路》的片头曲。
写这首歌时,张千一还没去过西藏,他是根据剧组提供的资料和自己的想象寻找感觉。
开始张千一信心还有些不足:一是这首歌演唱难度太大,普通歌迷不一定会接受;二是他担心这首歌与《天路》的深层寓意不太契合。
但导演听了歌曲后,觉得特别好。剧组确定下来后,张千一将这首歌交给李娜演唱。
当李娜在录音棚里录歌时,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此前谁也没有听过类似风格的歌曲。
《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通俗歌曲的一贯看法,原来通俗歌曲一样可以高雅大气。
出乎张千一意料的是,《青藏高原》推出后迅速被传唱开来,连送水工、扫街的大妈都会哼唱。很多歌手争相模仿李娜,全国每次举办歌唱比赛,都有选手唱《青藏高原》。
后来张千一又为李娜打造了《走进西藏》《女人是老虎》等金曲,这些歌同样深受歌迷喜爱。
1997年,李娜执意出家,张千一很是怅然,从此两人终止了合作。这是张千一的遗憾,也是所有歌迷的遗憾。
李娜出家后,张千一又为谭晶创作了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这首歌是导演谢飞主动邀请张千一为电影《益西卓玛》创作的歌曲。
谱曲尚未开始时,张千一就将演唱者定位为谭晶。此前谭晶演唱过《青藏高原》,受到张千一和专家们的好评。
因此《在那东山顶上》,是张千一为谭晶量身定做的。演唱这首歌时,谭晶还没去过西藏,但她凭借对西藏的想象和歌词的理解,唱出了那种空灵、沧桑的感觉。
《在那东山顶上》是谭晶的成名作,也是张千一继《青藏高原》后又一部力作,专家将它称为《青藏高原》的姊妹篇。
2004年,电视剧《成吉思汗》拍完后,张千一应邀为该剧创作歌曲。他先后3次深入内蒙采访,终于为歌曲《传说》谱完了曲。
2004年,《成吉思汗》在全国公映,主题曲《传说》迅速被传唱开来。这首歌由腾格尔演唱,豪迈沧桑,唱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传奇色彩。
歌曲《传说》成了张千一又一首著名的代表作。
身为著名作曲家,张千一觉得学无止境,便考入上海音乐学院读博。2007年,张千一终于取得了博士学位。后来,他被提拔为总政歌舞团团长。
除了有一摊子行政事务,他还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说唱剧《解放》、歌剧《太阳雪》、大型民族交响音画《泰山》、交响组曲《云南随想》、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山丹丹》等,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
张千一每年有三分二的时间在外地出差或创作,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北京。而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他又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家。
早在1999年,李文秀怀孕3个月时,张千一就去外地创作大型舞剧《大梦敦煌》了。一直到儿子出生一个月后,他才回到北京。
妻子有怨言,张千一解释道:我就是这样一种职业,请你理解。
李文秀理智上理解丈夫,但感情上还是有些纠结,觉得丈夫心里没有家和孩子。
但张千一从不与妻子争吵,他说的最重的一句话就是:你知道我有多忙吗?我对你好的时候,你怎么不记得了?
两年后,《大梦敦煌》在北京连演5场,张千一请妻子和岳父去剧场观看。看完这场歌舞剧,妻子和岳父感动得流泪了,他们理解了张千一,也领会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张千一知道自己欠妻子很多,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他将收入全交给妻子管理。在外地出差,他每天都要给妻子打电话报平安。
作为公众人物,张千一也面临着诱惑,但他洁身自好,与异性交往特别注意分寸,从没有传出过负面新闻。
有人对李文秀说:“你不怕张千一伤害你吗?”李文秀笑着说:“过去张千一是怎样的一个人,未来还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相信他。”
李文秀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儿子,料理家务。她是一位智慧的好母亲,对儿子一点也不溺爱,不让他乱花钱,还培养儿子的阳刚之气。
对公公婆婆,李文秀也很上心,老人生日,张千一在外面忙,她会去银行打礼金,买礼物寄过去。有时她还将老人接到北京小住,像女儿一样孝顺公公婆婆。
生活中的张千一内向、不善言辞,也不擅长与人交往。即便与最熟悉的人在一起,他也没有多少话说。
被安排担任总政歌舞团团长时,他发现自己在系统工作了十多年,却不认识几个人。不了解张千一的人以为他难以接近,其实他是外冷内热。
儿子张重阳遗传了张千一优良的艺术基因,喜欢作曲。他刚10岁就写了9首儿歌,张千一特意给儿子录了一张光盘。
2011年,张重阳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又升入该校本科。大学他学的也是作曲,将来必定子承父业。
虽然创作了一系列经典音乐作品,但张千一并不富有,他和妻子淡泊名利,不注重物质。经常有企业花重金请他写一些歌曲,被他婉拒了。
2019年,张千一60岁了,约他写歌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因为他不会拒绝人,又没有办法给人写歌,所以无意中得罪了一些人。
有时张千一创作音乐作品也很痛苦,妻子特别心疼他,可工作上她帮不上忙,只得在生活上更加用心照顾丈夫。
李文秀至今还记得,丈夫在创作舞剧《野斑马》时,将自己关在家里8个月,精神差点崩溃了。
有些人不了解内情,以为李文秀嫁给张千一很风光。在他们眼里,张千一长相帅气,才华横溢,还顾家,是少见的好男人。
殊不知生活是琐碎的,李文秀承担的负荷外人没有看见,其实她对家庭的贡献远远超过丈夫。
张千一对妻子、对婚姻充满感恩,他们的婚姻也像一曲和谐的交响曲。
2022年,张千一已经63岁了,工作没有以前那么忙了,他开始学着做好丈夫。在家里他帮妻子分担家务,陪她散步聊天,陪她走亲访友。妻子生日时,他会给她买礼物。
有时张千一去外面出差,错过了陪妻子过生日,回家后他会给妻子补生日宴。
丈夫为自己做每一件小事,李文秀都很感恩。正是因为夫妻俩互相感恩对方,他们的婚姻之旅才一路风景如画,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