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晨兴刘芹:公司成长最大的瓶颈不是别人,而是CEO!

晨兴刘芹:公司成长最大的瓶颈不是别人,而是CEO!

2020-10-05 18:04:40

经常跟一些知名人士见面,我发现他们往往错误地把自己事业的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


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的成功往往是环境变量带来的,跟时机有很大的关系。


你看古代,那么多次,为什么只有朱元璋一个人成为皇帝了?因为别的人没有朱元璋优秀吗?不见得。我觉得朱元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境的变量带来的机会。


创业者夸大自己的能力重要性之后,其实是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挑战,它可能会导致整个公司战略的迷失。


这些战略的迷失往往还有成熟业务的掩盖,因此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成功有时候也是一种障碍。

  

  


01

 

领导力就是两件事

断物和识人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公司成长最大的瓶颈不是别人,而是领导人。所以领导人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战略的准确度很重要。


俗话说: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猛将如云,为什么还会兵败长坂坡呢?


因为刘备是赋能型的领导,他执行能力很强,能发挥手下人的长处,但是他战略不行,因此失败。


所以执行力和战略一定要结合起来。战略的执行和落实需要掌握核心能力的人,所以领导力是战略与执行的原动力。


简单地说,领导力就是两件事——“断物”和“识人”。“断物”代表战略思考,“识人”代表执行能力。


     

1

战略思考——“断物”



因为一个公司的战略来自于领导对事物的判断,所以作为领导,最重要的事是“断物”。


就“断物”而言,下面这两种能力很重要。


第一种能力就是洞察力。


洞察力的意思是,你要能够看清时代的趋势,对未来事情的必然性有一个自己的信仰。


像沃尔玛、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它的核心竞争要素是低价。


但对于像小米这样的公司来讲,它是一个复杂性很高的业务,它就需要有很全面的能力——必须得有硬件的经验,供应链的能力,营销的人才,还得有互联网的基因等等。


再比如,京东的核心战略就是做B2C,它的稀缺价值是保证商品的质量以及配送体验。


假如一个用户在京东买了一个空调,京东不但会保证这个商品的质量,而且可以迅速地给他送到家里,帮助他安装打孔。我们接触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就没有这么好的用户体验。


你看上面这几个公司采取的战略都不同。这个战略好不好,其实取决于领导人的洞察力如何。


第二种能力就是“决断力”。


因为工作原因,我碰到非常多的聪明人,他们有非常强的思辨能力,但是他们永远做不成大事。


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决断力。


当公司业务不顺,当公司面临非常看不清的情况,创始人要做决断。


我每次做投资的时候,有一百个理由告诉我这个投资肯定会输掉,但是有另外一百个理由告诉我,这个投资一定会大赢。到底投还是不投?这时候我一定要做出决断。


做决定的时候,我经常跟自己说,我又不是非常牛逼的人,我为什么就不能投资失败呢?创业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投资失败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把自己放下之后,我就放松很多了。


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你有嗷嗷待哺的团队在这里摆着,每个月要发工资,你今天做什么,不做什么,要有很好的判断。

  

2

执行能力——“识人”


战略确定下来后,肯定要有人来执行。所以接下来我们来讲“识人”。创始人在“识人”的时候,一定要扮演两种角色。


一个角色是“传教士”,另一个角色是“杀手”。


首先,领导人要扮演的角色是“传教士”。


在中国,你会发现那些能做大事的领袖都是具有传教士能力的,他们有很强的价值观输出能力。


在意大利的时候,我对宗教比较好奇,我就去翻的历史,我发现罗马帝国当年其实是打压的,但是后来变成了国教。


宗教是怎么兴起的?其实宗教跟创业公司一样,也有很多起伏转折,都有一群强大有愿景的人在背后推动它发展。


传教士有一种非常强的愿景和感召力,告诉你这就是未来的必然。当然10个里面其实9个都可能是错的。但你不能说他是虚伪的,他是真心对未来有自己的愿景,他只是失败了。


这就跟我相信一个创业者一样,如果我信任一个创业者,我愿意连投三把,因为这样的创业者,他有一种异与常人的一些独特能力,他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在一个巨大的变量环境里面,失败的必然性本来就很高,我认为失败不丢人,重点在于创业者失败后是怎么复盘的。他第二次做会怎么做?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觉得这是优秀创业者真正的能力。


所以从这一点上,传教士输出价值观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这对领导人来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个团队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信心,是很难成功的。


其次,领导人要扮演的角色是“杀手”。


杀手是什么?杀手就是以身作则。因为创业公司什么都稀缺,所以需要“杀手”不断地去补短板。


一个完美的创业者,不但要有愿景,懂得管理,而且还能以身作则,带兵打仗。


举个例子。马云虽然执行能力没那么强,但他思辨能力、战略能力是一流的,而且他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把自己的短板给补起来。


有时候,马云自己开玩笑讲,只要出了事,肯定不是我战略有问题,一定是你们执行问题。


有次,我跟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说,你们公司有很多天天琢磨事但不干活的人,执行怎么做到的?


曾鸣就跟我说,他们这个业务有一个特点,每三五年就会有一个COO被干掉,这也是挺惨的。因为战略不会错,错的都是执行。


这个公司牛的地方就在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执行人才涌现出来,而且他们的执行和战略结合得很好。


     

3

避免两个陷阱:战略问题执行化、执行问题战略化


我觉得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处理组织发展的方法,但是领导力万变不离其宗,第一重要的还是“断物”,其次是“识人”。


所以战略思考和执行能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创业公司的董事会上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战略问题被执行化,执行问题被战略化。


战略问题被执行化的意思是,明明是老大的战略想得不清楚,还抱怨说团队的执行力太差了。


执行问题被战略化的意思是,明明是公司的执行力不行,却以为是公司战略出现了问题。


我觉得世界上唯有“认真”两个字最可怕。


一个好的董事会,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认认真真、诚诚实实地面对问题。


如果是战略问题,我们就认认真真地讨论战略。如果是执行问题,我们就换人。不要把两个问题混合起来。



02

 

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

     

1

小公司要做减法

  

领导人做事有两种风格。


 一种是做加法。它是一种麻痹。很多领导人焦虑地跟我说,你看我的工作计划很满,我很忙,我也在尽心尽责,其实这是他们在回避战略问题。


一种是做减法。作为领导人,如果有10件事,只让你选择其中一件去做,你会非常痛苦,决断力是创业者最稀缺的一种素质。


一个创业公司刚开始就花很多精力做管理是不对的。因为从管理学上看,一个人的有效沟通是不能超过6个人的,超过这个数字,沟通效率会变得非常低下。


所以我觉得小公司,不光要在战略方向、路径上做减法,组织上也要做减法。


     

2

组织上如何做减法呢?我给大家四点建议。


第一, 找尽可能少的人。


如果一个小公司连自己的战略都没验证清楚,就开始用一个大公司的视角做人才培养了,这会浪费很多管理精力。小公司要找尽可能少的人,能雇一个人,绝对不能雇两个人。


第二,找战略对口的人。


创业公司首先要聚焦业务,想清楚自己的战略是什么。确定了战略之后,要去寻找战略对口的人才。跟战略对口的人共事,做事效率才高。


第三,找能力最强的人。


很多创业者跟我说,说服一个有能力的人为自己工作特别难,所以他们就偷懒去找一些信任的人,其实这是对执行力的稀释。


有一次雷军很郁闷地跟我说,为了说服一个人来公司工作,他花了一个星期,最终还是没搞定。我就开玩笑讲,不能因为你叫雷军,创业就能偷懒的。


我的意思是说,哪怕有成功经历的人创业,说服一个有能力的人来为他工作也不容易。创业者不能因为说服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工作很难,就去找比你弱的人。


我认为一个公司组队要避免找能力比自己弱的人,要尽量找能力最强的人。你看刘备的手下,诸葛亮、张飞、关羽都比他强,这就是做减法的思维。


第四,找能够自我驱动的人。


我觉得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用管理,小公司一定要找能自我驱动的人。

你为什么要管他呢?如果他自己上杆子要干这件事,你唯一干的事情就是梳理业务。


小公司跟大公司比,优势就是快。管理对小公司太奢侈了,中大型公司才搞管理。所以,小公司的团队一定要找能自我驱动的人才。


当然我今天讲的东西,主要是针对初创公司,初创公司应该做减法, 但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要做乘法和加法的。



03

 

创始人要有不偏不倚的认知

  

上面我们讲,创业者做决策的时候,要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其实这件事挺难的。


很少有领导人会承认是自己的战略错了,他们往往把问题归结于执行。战略问题执行化不但让公司丧失了良好的市场时机,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很多聪明人之所以没有做成大事,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创业也是这样,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态度。


雷军一直说,创业不是人干的,是阿猫阿狗干的。他其实想讲,作为一个创始人,真的不是一个人干的活,又要有高度,又要弯下腰来干活;又要分钱,又要吃苦;又要融资,又要说服别人,别人不喜欢还不能生气。你没法任性,因为你一旦任性就要被市场惩罚。


所以我觉得创始人真的不是人干的,而是特殊材料构成的。创业其实就是一个修炼自己的过程,你每天都要让自己不停地得到提升。


如何提升呢?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忠告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客观。


当你客观,你就会打开内心。当你打开内心,你就有机会接收不一样的观点。当你接收到不一样的观点,你就能充分发挥你的归纳和演绎。


如果你不客观,你就接收不到外在的信息。如果你接收不到外在的信息,再聪明也无法进化。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创始人要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演讲者 | 刘芹 


  岛 君 说  

中国正在努力从低成本,大规模的制造工厂向创新经济转型提升,并进行了巨大投资。在21世纪的头20年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战略。


就此,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教授张莹莹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周禹通过对华为、海底捞、大唐、阿里巴巴等真实案例的分析,结合当前中国商业环境下创新机制的最新思考,深入细致地解答了中国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性这一疑问,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中国的创新模式及源泉。


本篇文章对书中所谈及的阿里巴巴案例进行了精编,为您解密阿里成功背后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模式。


本文摘编自张莹莹、周禹最新著作《中国创新模式》,正和岛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作 者:张莹莹  周禹

编 辑:夏昆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谈及阿里巴巴的成功,人们都会想到它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马云。1999年公司面世后,10多年来他服务于集团,兼董事长和CEO,为阿里的整体战略和重心负责。许多人也把阿里的成功归结于马云的高瞻远瞩,然而马云却认为勇气不可缺失。


马云开始在杭州创业时,梦想依靠互联网建立公司。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朋友和家人的反对。马云曾对外表述:

我邀请24个朋友来我家商议,花了2个小时告诉他们什么是互联网,然而他们无法理解。最后我想得到他们的意见,其中23个劝我放弃,只有一个人支持我,我想了一夜,第二天我仍然去做。


确实不是我对网络的信心,而是敢于尝试新生事物,让我决定冒险。经历就是成功,如果你想有所成就,你至少要敢想。


 

诚然,作为行业开创者和领军者,阿里巴巴的成功要归功于马云对于机会的把握和敢于实践的勇气,但光靠机会和勇气无法解释公司成功10多年的事实。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阿里巴巴的生命线,价值观和员工对其的执行才是阿里巴巴10多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所在。

用户至上


马云和阿里巴巴致力于“让生意更加便捷”,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网上购物。老话说得好,顾客就是上帝。阿里巴巴奉行的是将用户的利益至上。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危机迅速扩展到全世界,许多公司都面临问题,一些企业在压力下甚至倒闭。阿里巴巴的股票也急速下跌,但是马云宣布:“我不会进行短期救助来维持投资,我准备好了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寒冬,这样公司的股票迟早会涨。

 

阿里巴巴还加大了支持中小企业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工作。金融危机期间,它不断支持速卖通全球的发展,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跨境贸易,帮助小型批发商整合国际贸易中的订购、付款和物流。

 

金融危机让中小企业困于生存和发展,使得它们投资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减少,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危机并进行自救,阿里巴巴不断降低成为会员的门槛,并直接降价或是间接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

 

不难看出,尽管在经济危机中阿里也并没有因保全自身而牺牲中小企业的利益,相反,阿里一直和中小企业站在一起并尽自身努力与他们共渡难关。

团队合作


阿里巴巴的团队合作意味着员工们像一个团队一样合作,追寻共同的目标并相信团队合作让普通人不普通

 

马云高度评价团队精神。他常说:“你我皆凡人,但我们一起能有所成就。”曾经,一位颇有才华的经理在阿里巴巴工作,他向马云汇报工作。汇报完后,马云说:“做得好!但我只听到我怎样、我怎样,我希望听到我们、我们团队!

 

马云曾说过:“没人能抢走我的团队。当整个文化形成后,人们很少会受到诱惑,就像你把一个干净空气里生活的人放到污浊空气中一样,即使工资再高,他不久也会回来的。

 

然而,公司文化的渗透并非易事,成功的企业专注于公司文化建设,而非墙上的口号。

 

“阿里巴巴至少五分之一的精力和资金都放在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培训上了。”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经理陈丽说。阿里巴巴对于员工上班时间没有严苛规定,只要他们能完成任务,就能管理自己的工作时间。

 

关心员工可能是员工流失率低的根本所在,一般公司人员流动率高达10%~15%,而阿里巴巴流失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3.3%。

勇于改变

 

阿里巴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员工保持灵活性,继续创新并适应新的经商环境。事实上,阿里巴巴的发展史给我们展现了其创新能力。它不断地扩张经营范围,探索做生意的新路子。

 

马云和阿里巴巴将犯错误当作成功的必经之路。马云总是说:“如果我写一本书,那一定会是‘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错’。”他认为错误成就人生,对于错误的无畏精神让阿里巴巴的员工更愿意改变和创新。

 

根据顾客至上的价值观,阿里巴巴为顾客而改变。更有甚者,创新的想法不仅来自马云及其管理团队,也来自普通员工,这给阿里巴巴提供了持续的创新能力。

 

阿里巴巴不仅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也为消费者创造需求,阿里巴巴的营销创新让顾客有更多理由进行消费。

用户为中心的创新

 

创新在阿里巴巴天天都有发生。“我们想要不停创新,想要让全世界的生意更好做。”阿里巴巴的某高管说道。


在有些人看来,阿里巴巴只不过是做电商的网站,其实这是误解了阿里巴巴。互联网仅仅是阿里巴巴的工具而已,阿里巴巴是用互联网来作为电商平台的公司。

 

比如支付宝,支付宝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买卖双方不再畏惧电子支付中的欺诈现象。另一个就是阿里旺旺,它为便捷沟通买卖双方搭建了平台。

 

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是心系用户,尽己所能满足用户需求。所以阿里巴巴的创新是在服务用户中发生的。

全面创新


阿里巴巴内部的创新不仅仅是上层或技术人员的事,也是其他员工的事。有个部门叫做阿里巴巴产品委员会,由其他部门联合组成,它接受普通员工的新想法,分析并进行评估。

 

多数中国网民对团购的支付功能很熟悉。之前,团购是由一人付所有钱,而相对于其他人付款不方便。然而,鲜有人知道这个想法出自阿里巴巴的员工。

 

这名员工常与同事去聚餐,他们每次都AA制,常常是一个人付清全款,其他人把自己的部分给他。但是让所有人把具体的数额,包括零钱都要支付是不太现实的,面对这个问题,员工需要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他发现用户也有类似需求。

 

于是他把这一需求和他的解决办法向上反映,在对这个想法和解决方法进行评估后,产品委员会决定执行,并为新产品申请了专利。

 

但发布一个新产品只是服务的开始,支付宝的营销经理说:“问题和反馈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我们员工准备好解决他们的问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许多有创意的想法都来自普通员工,全面创新让他们有机会表达想法,然后再由专家进行评估。这种方法是阿里巴巴创意的重要来源。

营销创新

 

阿里巴巴的创新涵盖众多方面,比如商业模型、营销模型等。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例,“11.11”被称为单身节,因为这个日子由4个1组成。现在这一天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以及网上业务的促销日。


2009年,天猫引领了11月11日的促销活动。2011年11月11日不再只是阿里巴巴的促销日了。京东、聚美优品 和亚马逊等其他网络供应商也纷纷效仿。2012年,“双十一”就成为了网络供货商全民的网上购物狂欢节。


到了2013年,阿里巴巴“双十一”的交易额达到了人民币350亿元,交易量达到1.7亿笔,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创新高,阿里巴巴更是55秒就达到了人民币1亿元的交易额。另外,购物狂欢节也惠及其他行业,包括快递和支付行业等。


“双十一”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巨大利润,这一节日的创建和成功也并不是偶然。阿里巴巴的员工说:“我们选择‘双十一’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双十一’是换季的季节,是通过降价减少库存卖出新装的好时机,另外一点就是11月缺少官方节日,这导致销量减少,购买力不足。

总结

 

对阿里巴巴而言,价值观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上层管理者和员工的态度及其行为。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马云和员工一直凭借勇气和机智不断创造着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