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谭宝硕老师讲座笔记(转载)

谭宝硕老师讲座笔记(转载)

2022-05-14 20:45:01

编者注:此文为谭宝硕老师讲座笔记,由云然箫社主人:罗军 根据录音整理。网络转载者众多,却鲜有提及,编者昨日将此文发至朋友圈,幸与罗军老师为多年好友,方知究竟,特此正名,感谢二位老师。


箫,最古老的乐器。1987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古墓,墓主人身边就放了20多根骨头做的乐器,通节,与我们目前的箫的形制非常接近,就是我们目前洞箫的前生,其音阶还很接近我们现在的音阶。洞箫就是延续这个形制一直传承下来。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洞箫的形制一直没改变,只是洞的数量、孔距有改变而已。还是打通的一根管,开几个孔,变成洞箫。


最简单的乐器,包含天地万物。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结论,越简单越是永恒,这个乐器也是永恒的乐器。古话说,一音成佛,一个声音里面包含了天地万物。

  

吹箫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每种乐器都有特定的气质,具备对应的人就会去去靠拢。弹拨乐器会比较细心,要求很准确,训练的思维方式也是这个方向。敲击乐的人外向,很团结,沟通很容易。弦乐的人感情起伏比较厉害。洞箫带着一种侠客的气质,很潇洒,有一种豪气,一种文人气息,而不是单纯的文质彬彬。有点苍凉但不是哀伤。洞箫的感染力很强,学箫的人能学下去就带有这样的性格。

 

《关山月》,一首古琴曲。意境就用了李白那首诗。代表了洞箫的性格。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洞箫的实质,带有的性格

洞箫本身带有文人气质。中国的文人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文化上影响很大,里面代表了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看法,对人的看法。洞箫里都反映了这些内容。

平沙落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有人问苏东坡,你怎么来形容人生呢?苏东坡回答说,人生就好比天上的飞鸿落到雪上,偶然留下了一些爪印,哪里会留念一个地方呢?

说的是心理的东西不用太在意,更多是释放、放下。

 

学洞箫要建立一种洞箫的思维,让我们的乐器能表达文人的气质。笛子和洞箫是不同的,笛子源于民间,最大的区别不是形制,而是思维不同。笛子更多带来生命的人情,洞箫需要成熟的热情。通过洞箫可以接触人间的各种感情。吹洞箫需要很诚实,而不是外向,出风头。而更多是反省自己的内心。研究外面的世界是我们的所藏。而我们对自己的内心却很陌生。找到自己的心,这里的心是对世界的反映。六祖的师兄,神秀形容心 心为宁静台。本身不会污染,心的功能就是反映外界世界。吹奏洞箫就是表达自己的心,心和声是关联在一起的。中国的古诗词都是经历过一些事的感受。


云门夜雨

1994年第一次到云门寺。云门寺是禅踪云门宗的一个分支。有一个云门禅师从江西经过了很多曲折,最后到了南岭山脉,到了韶关,对其地方山地的非常震惊。山地好比,大象带着小象,俗话大象带小象,代代出和尚。最后就留下来了。

近代有一位虚云老和尚,继承了云门宗。解放时,很多人去了海外,虚云去了香港,解放后很多人去了国外,虚云却依然回到云门寺。当时还有很多剿匪,。有一天有人带着武装,到云门。他们误认为寺里有很多黄金,但是出家人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黄金。这些人就毒打和尚,虚云知道了,出来对他们说你们要打,就打老衲。那个时候,他是108岁,最后虚云老和尚被打倒在地。经过一个晚上后虚云老和尚就恢复了过来。那些人听到了这个事,很诧异。又回来,再一次的打了虚云。经过一周后,虚云大师恢复了,这个事传到了周恩来的耳朵里。后来,周恩来请虚云上京。从那时候开始,受到了重视。

当天谭老师到云门,坐在虚云禅师禅杖旁边。虚云老和尚画像前写着四个字“万元放下”,静坐后就写下了《云门夜雨》。感谢天地,感谢前辈们为我们开路。

云门 写作的时候,参考了很多古曲。中国音乐曲式一般是分段体的。整个主题有一个主题贯穿整个曲子。古时候,都是一个乐器就可以完成整个曲子。现在到是有很多乐器加入,帮助完成了表达。为了向我们传统靠拢,整个作品就不依赖伴奏,单独吹奏。想起了大自然的声音很好,所以就用了雷雨。平静的部分,其实有点点滴滴,滴水声都停下的时候,本来可以听到青蛙、夜虫的声音的。

 

十六字箫诀

逸遠 清幽 奇峰 跌宕

澹泊 涵虛 聚氣 凝神

说了洞箫本身的实质及学箫的心法。

逸远,越远听越能感受到其特质。不能把洞箫当成强烈乐器处理,而是吹奏乐器听到演奏者人的心声。好的音乐就是要有张力。张力不是音量,而是音乐的空间,是一种吸引人心的力量。能吸引人心就是很大的课题。洞箫本身就有这样的力量,而这个吸引是靠音乐里的远、静。民间有个说法,风和太阳打赌,我们谁有力量降一个人的衣服脱掉,风说,我可以,大风起来,人将衣服裹的更紧,太阳却用温和的阳光,人感觉很舒服,很快就讲外套脱了下来。

清幽,能吹的清幽。音乐有雅,有俗。俗的东西也可以吹的很轻,清就是代表着无争,这时候的音乐就带着一份清雅。这个方向也是自己在努力的。吹民间乐曲,本身就带着通俗的风格,如何吹的清雅,就需要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越肉麻,越俗气越好的,而更是带起来,出淤泥而不染的。我们可以在人情味里超脱出来,升华出来。广东音乐别鹤怨,南音曲调。乙反调。人请味很浓,我们要吹的超脱,就是一种升华。洞箫可以吹很多类型的乐曲,关键我们需要进得去,能跳出来。要将档次提升,而不是降低。在音乐界也是很大的一个课题,要表现民间的特色,这个特色不是低层次的,必须将其升华。我们对自己的吹奏要有一个标准。

奇峰 跌宕,代表着一种倡议。不是不下心思的表现。我们的文化美学提倡高反差。绘画上要求,疏可跑马,密不插针,这样的对比越强烈越好,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就要理解这些对比,强,弱,浓,淡。山峰一样起起伏伏。洞箫本身就是无争的,声音也是与世无争的声音,不能吹成动心的。不能有戾气。所以修心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学习洞箫的一个大课题。

涵虛,洞箫可以包容太虚万物的。一音成佛。一休大师提出的。一休大师吹尺八,是没有直孔的尺八。吹奏尺八,代替念经,代替禅定。每天就吹一个音,人家问他一天就一个音,不单调么,一休大师说一音成佛。他提醒我们,要很认真对待每一个音,一个音里可以蕴藏多少感情,多少音乐。包含的越多,作用就越大。初学的朋友容易纠缠在困难里面,很容易形成坏习惯,初学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理解一音成佛。一个声音里包容了很多振动,吹好一个再到另一个,总共经常用的就16个音。一个月吹好一个音,16个月就学会了洞箫。一个音都没吹好,就会有很多问题交集在一起。能吹出来不是好的声音是没用的。剩下的就是动手指,手指在所有乐器里是最容易的 。弦乐要很准确的下位置,洞箫就最简单。一个孔还有两三个音,所以手指是最容易的。关键我们必须理解一音成佛这概念。技法很简单,心法是不简单,他联系了我们整个中国文化的思维。

聚氣,洞箫的发音发声。角度就一个是对应一个音的。准确的时候最省气,最好听,反之则不然。洞箫原理很简单,复杂我们的观念有偏差,纠缠在错误里,就难以掌握。洞箫比说话多一点,比唱歌用的气量少。一气尚存就可以吹奏。练习就是每次都找到最好的角度,每次都可以表达。

凝神,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要心不在焉,一开始学就养成习惯,所有的精神就在声音上。声音反映了我们的准确程度,反映了我们的状态。只要凝神,就可以控制所有的操作。对应的音要有相应的调整。气息变化,音色变化都是随心而动。

 

至于初学,务求平正,既能平正,务求险绝,既能险绝,复求平正,通会之际,人箫具老

 

吹箫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发音。每个音都准确的发出。基本功越丰厚,往前动力越大。一个小提琴家听说有个大师在他的城市演出。他就去了那城市,他入住了一个酒店,隔壁有个人拉小提琴,一天几个小时都在练那几个单调的声音,最后忍不住了去敲门,一开门就是他仰慕的那大师。能复归平正,就可以走的更高。琵琶大师,刘德海就是每天扫琵琶三百下,扫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高的境界。所有的成功都不是空中楼阁,都是基础开始的。一身投入的才是有价值的。学一样东西,学到老都有学的东西,价值很高。入门难,深造也难。很有意思,本身包含了很多人性的东西,多了一个朋友,也是一生的朋友。

我们的乐器是不会坏的,越用音色越好。用这个方法,无论学什么都很容易,进步会很快的。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一切只为活着而活着,

慢下来,请你慢下来,细细体会生活的乐趣,生命的内涵。

源于对传统文化逐渐流失的惋惜,以及由此而生的责任感,

促使我们搭建了一个以品箫、习埙、抚琴、茶道、书字、作画、抄经等为主的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多位名家的高度赞扬及肯定,

这为我们日后开展各类共修、雅集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愿与天下德高智明之士悠然共修,行雅乐之事。

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