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部》读后感(下)
说到文化,我这里想要岔开一下,说说我这个80后的体会,因为前面听了朱建刚老师的洞箫,真的是古朴优美,动人心弦,我之前都不知道有洞箫这种乐器,所以说我们这一代,对中国传统的好文化,认识是有很大缺失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很多好东西,琴棋书画各个艺术形式,都有太多宝贵的东西了,但是我们这代的中国人,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的时候,就没有兴趣去继承和发扬了,像《百鸟朝凤》里面的唢呐一样,这种文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就要消失了,非常可惜,在西方文明冲击全球的时候,西方文化它是对自己非常自信的,不管在科学,还是艺术方面,比如绘画,音乐,他们都非常自信,现在大家都给孩子学钢琴,学油画,包括我自己,给女儿报的也是钢琴,倒不是我崇洋媚外,我是根本没有被教育被认识到,我们中国老祖宗的音乐形式有多么的优秀,特别像我们这一代,80后,基本跟传统文化是割裂的一代,如果现在我想给孩子学洞箫,都不知道去哪里报名学习,有没有这样的兴趣班? 前几天我女儿的美术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说老外笑我们中国绘本市场的狂热,中国出版社到国外大量收刮西方的儿童绘本,刚开始是获奖的,后面只有有作品就行,也不管适不适合,优不优秀,反正引进一本卖断一本。在这里我也反思,的确,我陪女儿3岁开始看绘本,已经看了不下一百本了,的确都是国外绘本,都是西方人的生活和故事,他们的绘本的确做的不错,但是我们想找一些关于中华五千年的故事绘本,好像寥寥无几,真的几乎看不到,但是女儿对《西游记》的热爱,超乎我的想象,勇波在看《西游记》的时候,照着给她念,她都能听的津津有味,我感觉这才是中国人的根,一种融入血液的中华情节,有人说,音乐无国界,文化无国籍,西方人可以顿顿吃牛肉,中国人行吗?西方人欣赏肌肉发达健美,中国人崇拜仙风道骨,能一样吗?好的东西可以吸取,可以融合,但是如果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越来越没有文化自信,那我们的根真的会断掉,对一些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但不敢传播,甚至遮遮掩掩,非常非常的遗憾,我不知道如果继续下去,我们的下一代,我女儿这一代,还能不能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岔开的有点远,赶紧回来。
在《一个人的西部》里,我看到大师在长成之前原来是这样的,他也有普通人的忧伤,惰性,还有些世俗人眼里的毛病,不修边幅,不通人情,也会有极度想要获得成功的焦虑、无助和局限,还有青葱岁月青涩又美好的爱情和骄傲。这些他都经历了,然后他通过信仰的力量不断让自己长大,一点一点长大,丝毫没有办法着急,一年一年的坚持,不停战胜自己,让自己的人格更高贵,行为更无我,梦想更加坚定,终于有一天,很多矫揉作意的东西都没有了,啪的一下他的世界光明了,涌动着大爱和大美,他真正的超越了也成功了。
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内心充满着感动,好像也有一种伟大的情绪复苏了,对,是一种伟大的情绪,我也开始向往更伟大的人格,战胜自己的贪婪和懒惰,也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想的时候很美好,很激情彭拜,一面对现实的时候又突然瘪气了,又开始质疑自己,因为基因缺陷实在太多,战胜自己好像无从下手,好在雪师的这本书,完完全全的展现了他这一路走来,是怎么从一个凡人变成一个明白人,怎么样安住在自己的向往里,拒绝这个世界对他的各种诱惑,他是与众不同的,但是他的起点却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读雪漠老师的书我每每有样种感受,看第一遍我就是通读了一个传奇故事,情绪跟着情节跌宕起伏—很好看;第二遍就能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深刻哲理不经意的安插在每一个段落,耐人寻味—信息量好大;接下来就像寻宝,看看改变命运的密码到底藏在哪里,好像不经意间已经看到,但是忽的它又藏起来了。我就赶紧再去翻书,趁着情绪还伟大着。
雪漠老师果然在这本书里写道:伟大的情绪人人都有过,很多人都曾真诚的想要战胜自己,也曾真诚的想要做更好的人,但是他们最后没有战胜自己,甚至连那向往也失去了。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情绪,不是一种向往,更不是他们的目标,于是他们被庸碌的生活给消解了,再也找不到自己,我也在庸碌的环境下生活,工作许多年,之所以我没有被消解,反而升华了,原因只有一点,就是我将很多东西化为了仪式,不仅仅是想法。
我有一次的认识到了仪式的重要性,关于这点有切身体会,也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下,我是从2014年开始看雪师的书,也开始每天清晨一座禅修,14年到15年,是我改变非常大的一年,不再失眠了,不再焦虑了,每天过的很快乐充实,也看了很多书,除了雪师的书《灵魂三部曲》,《大漠三部曲》,《光明大手印系列》《一个人的西部》《野狐岭》外,还看了《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西游记》《战争与和平》《中国哲学史》《世界简史》,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稻盛和夫的《活法》,,现在回想起来也很惊讶自己怎么在工作之余看了这么多书,比我过去十年总和还要多,所以也没时间跟勇波斗嘴争吵了,更加奇怪的是,也没影响事业发展,我的年薪从14年的15万到15年底的时候已经翻了一倍,我很充足,也很满足,到了16年,生活慢慢的开始挑战我们,女儿开始上幼儿园,家里老人也回老家了,我们两口子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孩子,我们自己做饭,自己做家务,还要带孩子上兴趣班,渐渐地我坚持不了每天清晨一座禅修了,刚开始只是把一个小时变成半个小时,然后就是一天变成两天,接着可能就是一周一次,到16年下半年的时候,我基本都直接忽略禅修这回事了。
好在这个时候勇波也开始看雪师的书了,当然也看我看过的小说,不过他看书慢,非常喜欢买书,我经常笑他,他买来的书来不及看,还是不要浪费资源了,他总是辩称他一定会看的,而且他每次都爱买大部头精装的书,还很贵,去台湾旅游的时候在我的劝阻下少买了很多书,但是还是背了一行李箱回来,果然到今天也没开始看,这里揭一下他的短,我倒不是心疼钱,我是想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书是无限的,所以在选书上,我觉得还是一定要向雪师学习,先看生命中不看就会遗憾的书,先读经典,南老选书的标准更是严格,没有一百年历史的书他是不看的。这里又岔开了,我回到前面说勇波也而开始看雪师的书了,他慢慢的开始认可这种文化,到16年的时候,他看我不禅修了有点着急,经常要提醒我,我自己心里也知道,但是孩子小,时间不够,真的可以有无数理由,到16年年底的时候,我的脾气开始慢慢又火爆起来,偶尔跟勇波有了争执,他有一次气呼呼的说,你还不赶紧去打坐,你退转了! 勇波说的没错,各种烦恼又找上了我,当然没有很严重,但是我的心境已经没有了原先的平静和快乐,我很希望自己能够重新进入,却有点力不从心了,因为各种时间不够用,工作压力也开始大起来,孩子也很依赖我们,无法早起,也觉得没有办法抽出时间让自己安静的禅修或者好好看一本书。
这里要感谢读书会成立,让我重读《一个人的西部》,重读给我带来的信心和力量不是一点点,跟第一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极大的触动就是雪师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计划坚持,对自己的严格近乎苛刻的程度,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只要有坚持和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这个星期早上我开始恢复了禅修,早起真的很痛苦,但是必须用意志力去克服它。虽然只有半个小时,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思路也渐渐变得清晰,在今天早上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时间有限,这次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