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以为,晴雯撵走坠儿,是因为坠儿该撵,晴雯更是站在维护宝玉名声的角度清理门户,所以认为晴雯没错。实际上,晴雯不但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一方面辜负了虑事周全的平儿的好意,另一方面不但没能维护宝玉的名声,恰恰坏了宝玉的名声。
平儿的虾须镯丢失,宋妈检举是坠儿偷的。按照家法,坠儿该被王熙凤即时撵出去。然而,平儿将这件事瞒了下来,骗王熙凤说是“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今儿雪化尽了,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了起来”。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心腹,却选择向王熙凤撒谎,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宝玉的名声,她对麝月是这样说的:
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那一年有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闲时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偏是他这样,偏是他的人打嘴。所以我倒忙叮咛宋妈: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提起。第二件,老太太,太太听了也生气。三则袭人和你们也不好看。
怡红院以前出过一个偷玉的的良儿,如今又出一个偷金的坠儿,如果传出去,容易被人认为怡红院是贼窝,有损宝玉的名声。同时,事情闹大了,贾母、王夫人也会生气。更重要的是,袭人、麝月这些有教养之责的大丫头也会丢了脸面。
正因为牵扯太多,一向平和处事的平儿决定把这件事瞒下来,所以作者给这件事取的回目名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为了情分而遮掩。
不得不说,平儿真是用心良苦,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但是,不能因为要替怡红院遮丑,就放过坠儿,犯了错该罚还是要罚。所以,平儿交代麝月,“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就完了”。
注意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等袭人回来,也就是不要在这个失窃的当口上;二是“变个法子”,也就是找个别的理由。这样一来,就没人怀疑坠儿是因为偷盗而被撵的,大家的名声脸面就都保住了。
晴雯自作主张撵走坠儿,既辜负了平儿的用心,又破坏了宝玉的名声。
平儿想出来的完美解决办法,没想到被“爆炭”脾气的晴雯破坏得一干二净。
平儿这话是偷偷告诉麝月的,也就意味着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存在。如果真的按照平儿的做法,这事就彻底瞒过去了。
但是,因为宝玉偷听,又告诉了晴雯,事情的发展方向就完全变了。
只因她在病中乱发脾气,一会儿“乱骂大夫”“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一会儿“又骂小丫头子们”,“哪里钻沙去了”,恰好瞅见了坠儿,便想起偷金之事,就完全忘了平儿的良苦用心,即时把坠儿偷金的嚷了出来,并假借宝玉的名义,“务必打发她出去”。
书中说“宋嬷嬷听了,心下便知镯子事发”,说明这事完全瞒不住了。
对于贾府这样的诗礼之家来说,撵出去已经是非常重的惩罚了,如果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事,轻易不会撵人出去。所以,虽然晴雯没有把事挑明,但这么大的事,大家总会打听原因,最终当然是真相大白,都知道是因为偷窃而被撵。
这样一来,平儿“情掩”的良苦用心全被辜负了,宝玉以及整个怡红院的名声也被破坏了。平儿拼命想维护的事,晴雯轻易就毁掉了,而且原因仅仅只是她生病迁怒,完全是出于自私。
所以说,晴雯撵坠儿,不但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