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诗绿凤从人情世故的视角,与同好分享红楼梦精华。
众所周知,林如海是黛玉的父亲,他对《红楼梦》故事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如果他不同意把黛玉送入京城外婆家,就没有后面黛玉与宝玉相识相知相恋的精彩故事。
但他为何同意让黛玉去外婆家,曹雪芹却写得很少,只借林如海之口说是贾母执意要接走,自己也不打算续弦,黛玉无依无靠,贾母不放心。事实上远没有林如海自己说的那么简单。
林如海去世这件事,本身就很蹊跷。曹雪芹写得很奇怪,文中也未见交待。林如海是得了什么病去世,从始至终只字不提,这是怪中之怪。林如海从何时开始得病,是不是在送黛玉前就患有疾病?文中也未见交待。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蒙侧批:须要林黛玉长住,偏要暂离。】
林如海让黛玉回去的理由也语焉不详。而曹雪芹对于“这年冬底”,还是“那年冬底”,究竟是哪年冬底?曹雪芹自己也不够严谨没说清楚!
曹雪芹只写了贾母接到女婿来信后赶忙派贾琏护送黛玉回去见父亲,其实说白了就是去奔丧。对于黛玉与贾琏到了老家后,黛玉是否见到父亲,父亲对她有何临终交代,书中更是未提一字。
连林如海之死,也仅只是借贾琏仆人昭儿之口从侧面交待。
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
曹雪芹一向惜墨如金,有些事情觉得没必要写出来,他就以不写之写的手法侧面交待。为了让黛玉长久居住贾府,就要让林如海去世,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故而林如海去世不必详写。
按理说,林如海把自己的女儿,一个年仅9岁的小姑娘送往千里迢迢的外婆家,在古代交通极为不发达的条件下发生了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关乎黛玉今后命运,生离死别的悲怆大事。
去京城的路上跋山涉水,黛玉身子又弱,不说路上遇到抢劫等难以预料的事发生,只说万一黛玉弱不胜衣的身子经受不住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在路上发病怎么办?要知道古代从不仅交通通讯不发达,而且沿途荒凉偏僻,不像今天吃住行在哪都很方便。
这些难以预测的凶险,考虑问题周全的林如海,不会不事先想到。但文中对这些细节只字不提。
通读全书,不得不说,林如海是一个善于把悲剧调侃成喜剧的高手。
他在贾雨村面前,对千里送孤女去外婆家这件本属于悲情之事说得轻描淡写,口气甚至还略带喜剧似的轻松欢快!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
林如海告诉贾雨村,是因妻子去世,岳母想到外孙女无人教养,就派了船只来要把黛玉接到京城外婆家好好教育培养。
林如海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传达出把爱如珍宝的女儿送走,是一件喜庆事,经他这么一说,连生性多疑的贾雨村也毫不怀疑,甚至觉得林如海把女儿托付给自己,是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因而“心中十分得意”。
事实上,林如海私下是不愿把黛玉送去外婆家的,年仅9岁的黛玉更是不愿离开慈父到遥远陌生之地,她是留着眼泪依依不舍离开慈父。父女临行前私下里的一段对话,让人唏嘘感人至深,可谓“一句一滴血”。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甲戌侧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按理说,林如海身兼巡盐御史这个当时最为阔气的官职,其家又是四世列侯之百年望族,黛玉即便失去母亲,林如海即便不想再续弦,他完全可以照顾好黛玉,和黛玉衣食无忧生活在一起。
黛玉的文化教育也不用发愁,他完全可以继续留用像贾雨村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来给黛玉做西宾。再有,林如海自己也有几房姬妾,如果女孩的某些方面当父亲的不方便管教,他完全可以命令姬妾们呵护黛玉,这些女人只会讨好黛玉,谁敢对黛玉有一丝怠慢。
总而言之,女儿在自己身边,林如海亲自监护教养,难道还会比贾母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差?
从种种迹象分析看来,林如海完全没有必要把聪明伶俐的黛玉送往京城。但根据林如海文中所述的“再无续室之意”来看,林如海送此番送黛玉去外婆家,有可能是为黛玉的未来婚配考虑。
古代宗法《大戴礼记-本命》中规定了五种女子不适宜娶,这五种女子分别是,一,逆家子不能娶;二,乱家子不能娶;三,世有刑人不能娶;四,世有恶疾不能娶;五、丧妇长子不能娶。
其中第五条:“丧妇长子不能娶”,与黛玉年幼丧母的情形很相似。
古人对于男女婚配的要求比今人要严苛得多,除了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外,还讲究更多的细节,如《大戴礼记-本命》就在很多细节方面对男女婚配做了硬性要求。像黛玉幼年丧母且父亲不打算再娶这种情况,就会被认为这种女孩自小没有母亲教养,在女红、通情达理和品性等方面会有很多缺陷,男方家就不能娶这样的女子进家门。
而黛玉的实际情况是,她当时已经九岁快十岁了(粉丝们注意:不是六岁。),还有五年就到了古代规定的15岁婚配的年龄,结合林如海本身不续弦的实际情况,把黛玉送往外婆家是没有选择中的最好选择。在林如海的说服下,黛玉流着泪不情愿离开了自己的安乐窝。
黛玉风尘仆仆总算一路顺利到达贾府,贾府女眷们见了黛玉,发现她有“不足之症”,发现她身体不好,就问黛玉。
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黛玉就如实向贾府人陈述自己身体天生不好,和尚说要出家身体才会好。当时林如海夫妇怎么看这件事呢?“固是不从”四字表明,他们坚决不同意让黛玉出家,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并且还把和尚的告诫“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视为“不经之谈”,不予理睬。
林如海听不进和尚的话,与他信奉儒家思想有关。从他让贾雨村教黛玉儒家经典著作《四书》就可看出端倪,他不相信佛家思想,因而对和尚说的话固是不信。
林如海对佛家思想的排斥,是黛玉悲剧的源头。如果时光能倒转,林如海在送黛玉去京城时,对和尚说的话有所斟酌的话,他一定不会把黛玉送往外婆家,而是向妙玉那样,让黛玉出家,这样就不会有黛玉与宝玉见面后,产生木石姻缘而终未果的悲剧。
我们看到,黛玉刚到贾府,宝玉与她见面后,就因她没有通灵宝玉而把自己的命根子通灵宝玉砸在地上,大哭大闹,幸亏没把通灵玉摔坏了,黛玉为此在歉疚不安和啜泣中度过了贾府的第一天。
父亲去世后,黛玉由众星捧月的娇客变成了真正意义上寄人篱下的孤女,在贾府孤单的日子里,遇到了种种不如意,比如二舅妈对她不冷不热的态度,比如势利的老奴周瑞家的最后一个才把宫花送给她,尤其是老祖宗在父亲去世后,就再也不提她和宝玉的婚事。
遇到这些不如意时,黛玉常常会怀念与父亲相处的美好日子,父亲的音容笑貌常常让她魂牵梦萦。书中曾详细记载过一次黛玉私自思念父亲的情形。
宝玉在沁芳桥遇见了手拿菱藕瓜果之类的雪雁,觉得奇怪,因为他知道黛玉是从来不大吃这些东西的,还曾问“拿这些瓜果何用?”后来转念一想,也就想到了黛玉与父亲的父女之情。
宝玉这里不由的低头心内细想道:“据雪雁说来,必有原故。若是同那一位姊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由此可知,黛玉除了年年在父母的忌日私祭父母外,每年还不忘给父母秋祭。想念父母的心情如此深切,这与她在贾府过得不如意有很大关系。
只是黛玉永远不会去想,如果父亲当初听从癞头和尚的话,让她出家,她就不会与宝玉见面,也就不会徒增一段无果孽缘,徒增无谓烦恼,更不会因此魂归离恨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黛玉在贾府魂牵梦萦的父亲林如海,亲手缔造了黛玉悲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