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里卫生脏乱,灰尘、白色垃圾漫天飞。尤其是去年拆迁之后,旧房拆除,新房未建,成了一个个临时停车场,但是堵车还是家常便饭。
学校在村子里租了一座民户楼房,做为教师公寓。筒子楼,自是简陋的,一人一个房间,十五平方左右,一室一卫一厨。虽说局促了些,我觉得还好,一来,我对住所没有很高的要求,有个独立的空间就好!二来,离学校很近,只有十五分钟的步行路程。不必每日挤公交挤地铁上班,在北京生活,幸福感应该就可以提升许多!
如果不去学游泳,不去方雁家参加读书会,一般下班后,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回到宿舍便杜门不出,或者读书,或者写字,或者写文章,或者摊在床上刷会儿手机,或者先沉沉睡上一觉。日子这样过去,并没有感觉枯燥,一个人风平浪静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
有时,看到社会新闻,不免义愤填膺,久久难以释怀,却又无可奈何,想要呐喊一声,都没有勇气,生命如同蝼蚁,在北京的茫茫人海中,何其的微不足道,无力地挣扎仅图以生存而已。“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聊以此罢了!
一个台湾的朋友,很热衷于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别样的关怀,颇为感人。据说这是台湾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事,而在这里,我们还只为自身的生存而焦虑不已,“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当然,还与我自身的性格有关吧,我偏爱深居简出的生活。
为自己对社会的漠然而羞愧,但是经历了一些光怪陆离的事,却又不禁心灰意冷。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三尽微命,一介书生,又何足道哉!以天下为己任,向来是中国读书人的自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又是何等自不量力,也太自以为是了!可是,一想到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帷幕之上,虽欲岁月静好,又安可得!又开始不尽地忧虑。
心郁结而轸怀,思蹇产而不释。这样的日子,听见了楼上传来的琴声。
我楼上原先住着咸育、媛媛夫妇二人,咸育兄搬走之后,雅婷搬了进来。一天晚上,我依然枯坐着读书,不知何处传来幽幽的琴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虽然不能如行云流水,却也如涓涓细流悄然流过山涧,时时敲击着岩石,叮咚作响,夜中万籁俱寂之时,格外清澈!
久听之下,似是楼上传来的,便发微信询问了雅婷,果然是,她大吃一惊:“我已经很轻了,楼下还听得见吗?我再轻一些!”我说:“听得见,甚清幽,若能常闻之,亦是一乐!”
有一段时,每天下班回来后,七八点,便能听见楼上琴声铮铮然,雅婷又在用功了!她说,她一首曲子还没有弹得纯熟呢!不过,在一天的劳累之后,能坐下怡然弹上一曲,不拘生熟,都是何等的雅致!平心静气,没有满腹的抱怨,心事寄于瑶琴,虽居于僻村陋室,亦有大乐存焉!
雅婷结婚了,七月一日设宴。我说,这么迟,叫人迫不及待,想要及早沾沾你的喜气呢!
雅婷的这种情致,我是难有的,我全然不谙音乐!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我有一支洞箫,去年寒杨毕业离开前送我的,还精心打了穗子,也颇为雅致!可是,我只能挂在墙壁上,做为一个雅致的饰品,为我粗陋的房间添一些光辉!信有烹鹤烧琴之恨!也曾有意学习一种乐器,曾向嘉忆老师询问,像我这种情况,能学会箫吗?她是吹笛子的行家,从四岁开始学,现在已有二十多年了。她说,没有问题,从识谱开始,学会了笛子,箫自然也就会了。于是,打算来年跟着她来学吹笛子!
但是,世事纷扰,前路堪忧,心烦虑乱,栖栖遑遑,不知何之,想来一时半会儿很难去学了!
也许,当心闲下来的时候,我可以把箫学会,登山临水,弄箫自娱,附庸风雅,亦可发一笑!只是,不知又要到何年何月了!
很久没有听到楼上的琴声了,摘下我的洞箫,摩娑一番,呜呜吹上两声,聊以抒忧,且填上一首小词:
清平乐
琴声何处?似把幽情诉。
夜半奈何迢递路,又是春光虚度。
洞箫壁上生尘,摩娑徒自伤神。
欲弄凤凰一曲,高台吹断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