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一盘盘回味无穷的饺子,一句句嘘寒问暖的话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流淌出邻里大家庭的幸福味道。
为促进居民邻里关系,让居民重温亲密无间、邻里互助的美好往事。玉桃园社区居委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日定为“社区邻里敲门日”。
10月15日上午,在玉桃园社区书香驿站广场内,笑语阵阵,喜气洋洋。由玉桃园社区主办、财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书香驿站承办,玉桃园社区第三届邻里一家亲活动“喜迎十九大社区饺子汇”在这里举行,百余位社区居民参与到活动中。
和馅儿、包饺子、煮饺子,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社区居民互相学习,团结合作,进一步增进了邻里间的友情,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韭菜鸡蛋、猪肉茴香、牛肉胡萝卜……当一道道美味的饺子摆满了餐桌,品种丰富,色香味俱全,居民们吃着自已亲自动手的包的饺子,赞美声与笑声不绝于耳,共同感受欢乐、和谐的邻里之情。
社区干部及书香驿站的志愿者敲响了百岁和高龄老人的房门,送上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家里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
“邻里之间,就是需要多交流,多沟通。社区举办“饺子汇”,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社区大家庭,增进了邻里之情。引导邻里相识相知,互敬互爱,团结互助,让大家感受邻里和谐一家亲的氛围。”社区邸书记介绍说。
活动中,书香驿站的志愿者还为大家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模特、葫芦丝表演、摄影、篆刻、东篱书院等等,赢得居民阵阵掌声。
书香驿站模特队,成立于2017年初,队员由西城区的退休人员组成。成立至今已参加了几次演出,受到观众和组办方的一致好评。
通过训练,提高了队员的自身素质,充实了退休生活。模特队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多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展示美丽人生。
刘永军,青年篆刻家,星级志愿者,北京市创业青年首都贡献者。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生。代表作篆刻版(中国章程)全文被北京市档案馆永久收藏。首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系列)组印。央视录制播放刘永军篆刻人生公益片和访谈栏目。并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篆刻校训、为微软公益项目、央视真诚沟通栏目设计篆刻公益图标。多年在书香驿站、西四老街坊开设快乐老年篆刻公益普及体验班。
王鹏,北京人,工艺美术专业,已退休。西城区社区文明促进协会北京文化顾问、志愿者。自幼喜好音乐,擅长多种管乐吹奏。在玉桃源书香驿站开办葫芦丝初级课程。老北京文化课程~老鹏说礼。
书香驿站摄影小组成立于2016年12月,固定活动时间为每周四下午,地点为育德胡同书香驿站。摄影小组的初衷是摄影爱好者的互相学习交流园地。摄影小组近一年来就《光圈与快门的运用》 、《人像摄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摄影技能,积极为街道社区的各种活动提供志愿服务。摄影小组同时欢迎社区广大摄影爱好者积极参加进来,相互学习。用我们的特长为社区服务,用我们的镜头记录身边的美景、好事,用我们的照片传播正能量。
一个在传统文化中寻梦的人,一座致力于启蒙教育与深入传播的国学书院。它从五人共修小组开始,共同修习书法、古琴和茶道。2012年,东篱书院在北京的胡同深处悄然而建,慕名同好从四方来。几年间,5人小组已扩至5万学众。除了当初的3项内容,又添设了中医、周易、洞箫、国画等丰富课程。参加学习共修者,总角稚童有之,古稀老人亦有之。祖孙三代同堂一同学习的场面时见……
志愿者田老师也早早来到现场帮忙。“知道社区要办饺子汇,我们提前几天就做准备了,昨天下着雨我和王丽晓到菜场选购最新鲜的原料,就为今天让大伙吃得开心。”志愿者薛奇告诉记者。
北京财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书香驿站通过这样的密切的合作,推动了企业走进社区,这样的活动不仅是积极加强彼此的沟通和联系,更拉近了企业和社区间的距离。为进一步加深社区与企业的关系,促进提高了社区的服务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社会应该关注企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