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o nice~~~
今晚也会~so nice~~~
以上作品为本届爵士节特邀设计,设计师:Peter Chen
▷点击查看更多特邀设计作品
今晚阵容
▼
琴箫合奏,曲中佳偶
操缦的李凤云,吹箫的王建欣
一位是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先生的关门弟子
深得广陵派精髓
一位是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中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
著名笛箫演奏家
琴界伉俪将献上一场高雅的琴箫埙音乐会
愿与听众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会的独特魅力
箫声琴韵——
东方酷音 · 雨果唱片系列
李凤云与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00 - 21:30
李凤云女士与王建欣先生特别拍摄了视频,介绍本次演出上将要使用的名琴——沧海龙吟
视频中,二人着重介绍了今晚演出将要使用的,是明朝古琴“沧海龙吟”。“沧海龙吟”由明朝名家祝公望所斫。祝公望被世称为“海鹤仙翁”,工于琴,为浙操之师。其中以“蕉叶琴”最为有名,工艺精湛,创意新颖,是琴器中的佼佼者。
明代造琴之风极盛,而且新式样多有出现,祝公所创蕉叶琴更是其中最著名者,斫法得度,材漆考究,音品上乘。蕉叶琴形态旖旎,蕉叶边舒卷雅致,“精美可操,丝毫无病”。备受琴家钟爱。
这张“沧海龙吟”也是李凤云女士的恩师,已故广陵派泰斗张子谦老先生曾用过的。张先生有个斋号“双蕉琴馆”,就是说,他有两张蕉叶琴。这把琴也正是其中一张。巧的是,雨果唱片作为发烧友们几乎都有耳闻的唱片公司,以古琴录音著名。1988年,雨果唱片发行了专辑《广陵琴韵》,汇聚了张子谦、戴晓莲和成公亮三代同门大师。这张唱片不仅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也成为了民乐中的经典。1991年,录完这张碟不久,张子谦与世长辞,这张碟成了他的绝唱,也为中国民乐留下了重要的史料。
今天下午两点,雨果唱片创始人易有伍先生会在B10现场举办免费讲座,讲述在风雨飘摇的唱片业中,雨果唱片走过三十年的风雨,以及与古琴录音的种种因缘际遇。喜欢和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过来听讲座哦。讲座将于下午一点半开始入场。
易有伍先生与大家打招呼~
在我们查阅的资料中,有这么一段报道:
在李凤云家的琴室中,一把看上去饱经沧桑的古琴端放在琴案上。琴身的漆面已有细小的裂纹,背面题着潇洒飘逸的“南风”二字。据介绍,这两个字乃是宋高宗所题,这把宋代古琴是北京一位藏家借给她使用的,名为“南风”,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琴弦全部是丝线所制,用它弹出一曲《梅花三弄》更是沁人心脾。
“这把琴是这位藏家从拍卖会上拍得的,但他把琴借给我来使用。他说这琴在他的手中只能是一件赏玩的物件,而在我的手里才能发挥它作为乐器的真正作用。”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历朝历代的名琴也不在少数,但像李凤云这样能在日常生活和演奏中经常使用千年名琴的艺术家,还是凤毛麟角。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李凤云摸过的古琴数以百计。2000年时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唐宋元明古琴去台北展出时,为100把古琴一一录制的声音片段,都是由李凤云来弹奏的,以至于每一把琴的音色和特点她都了如指掌。“作为一个古琴的传授者,我能摸到那么多的好琴真的很幸运。”
好琴,好音,今天必定是个好夜晚。
李凤云 & 王建欣 - 梅花三弄
李凤云的《梅花三弄》师承于广陵派泰斗张子谦老先生。张老的“梅花三弄”不同于我们常听的《梅花三弄》。张老所弹的是根据清代《蕉庵琴谱》打谱的广陵琴派琴曲,乐曲前半部分恬静安详,后半部分动荡不安,表现了梅花迎风摇曳、坚忍不拔的性格。因其泛音主题在不同音位上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
演出曲目
一、琴埙合奏《南风歌》(出自《谢琳太古遗音》(1511年),李凤云打谱)
二、古琴独奏《龙翔操》(出自清朝秦维瀚《蕉庵琴谱》(1868年))
三、洞箫独奏《朝元歌》(出自明朝传奇《玉簪记》)
四、古琴独奏《广陵散》(出自《神奇秘谱》(1425年),又名《聂政刺韩王曲》)
五、古琴独奏《梅梢月》(出自明朝汪芝《西麓堂琴统》(1549年))
六、琴箫合奏《疏影》(李凤云、王建欣据《白石道人歌曲》即兴演奏)
七、古琴独奏《流水》(据《天闻阁琴谱》(1876年))
八、埙独奏《楚歌》(古曲)
九、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票务 Ticketing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OCT-LOFT爵士节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