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笛箫制作大师董雪华】
少年懵懂·谁家玉笛暗飞声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杭州余杭中泰乡西南部的铜岭桥村,四面青山环抱,蜿蜒起伏的山峦苦竹遍野,竹山脚下一条窄窄弯弯的小道通向村子。
微风拂过小道,远远是古老的石桥,碧绿的青苔掩盖了铜岭桥的风霜,邻家炊烟袅袅起,涧边流水淙淙下,日升月落,这里是宁静悠远的守望,是董雪华的家乡。
铜岭桥人在环境的熏染下,别具风情。少年时期的董雪华,常听叔叔用竹笛吹几曲小调,纵然叔叔总是自谦“短笛无腔信口吹”,董雪华仍是觉得新奇,每当他凝视叔叔手中的竹笛时,总是不禁陷入沉思。
冥冥之中,一场不期而遇的奇遇,始于制笛大师周林生走进铜岭桥,并找到铜岭桥的村长寻找竹源。一场交往,却让两人相见恨晚,以竹结缘,终结成挚友。当时铜岭桥村的村长,正是董雪华的父亲。这一年,是1984年。
日日新之·涤其旧染而新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固守传统的铜岭桥人世代以砍伐竹子出售到上海、苏州的乐器厂家为生,周林生的到来却打开了一扇奇异世界的大门,铜岭桥人就这样看到并惊叹新世界的天地。周林生毅然决定,要把制笛技艺带进铜岭桥。
有了这个想法,周林生在铜岭桥带起了徒弟,而董雪华则怀揣着梦想跟随周老师开始学习笛子吹奏。
1988年,上海民族乐器厂厂长常敦明与铜岭桥成立笛子联营厂,将上海中低档笛子挪到铜岭桥进行加工。同年6月,中学毕业的董雪华进入联营厂学习笛子制作,从最基础的烘烤,撬竹,打磨开始,董雪华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隔年,董雪华在父亲和周老师的带动下,成立了灵声笛箫社。笛箫社成立初期,仅由董雪华一人负责笛子制作,董雪华也因此真正进入到笛箫制作行业。
初出茅庐·风流儒雅亦吾师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笛子从来不是甘于寂寞的乐器,它一出声,就要一鸣惊人,拈一支笛子,闲闲里一站,便可成为众下里绝对的焦点。董雪华带着自己对笛子的理解和信念,意气风发地出师了。
年轻的董雪华在杭州得到了众多专业笛子演奏家的爱护和帮助,特别是蒋国基老师,一直帮助和扶持董雪华,在制笛技艺上提出一些合理要求。当时董雪华的制作技艺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但是他刻苦钻研,深入磨合、了解到演奏家的需求。不知不觉中,他的制笛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98年,董雪华来到北京,与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老师、戴亚老师等相交,在国内众多知名演奏家的提点与帮助下,董雪华的笛子越来越达到演奏家要求的水准。
董雪华这一路,走走停停,理想的石让他沉稳,理想的火让他充满激情,理想的灯让他自省,理想的路让他不屈。董雪华总是淡淡一笑,说多亏了当年那众多老师的抬爱与拂照,殊不知他对理想的执着让人动容!
不惑之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不惑之年,董雪华以为自己穷尽精力去研究笛箫制作,故而自助者天助,众多知名演奏家、老师的帮助都令他感恩非常。
如今想来,董雪华认为每个行业都要踏踏实实经营。他从灵声笛箫社到灵声乐器有限公司,都是在自己的不懈坚持和大家的帮助下,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到今天。笛箫制作是董雪华人生轨迹的体现,更是他一生不渝的事业。
克明俊德·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之一,笛曲绕梁之间,山可以峻峭,鸟可以鸣叫,花可以绚烂,秋可以萧瑟。
董雪华懂得笛的“心意”,它从不懂低低回回,回环往复,只知道生来就是高调、开口便要惊艳!他希望灵声乐器的笛子都能够在演奏者孤独时极尽陪伴、失意时缓缓宽慰,在脚步无论行至哪一地都与笛相逢、在舟船无论荡漾哪一处都伴笛行旅。
他想做最好的笛子,就这样一路陪伴着演奏的人。直到他老了,做不动了。
以德立教·化作春泥更护花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竹笛由具有君子之称的竹子制作而成,董雪华说习笛亦是如此,修身养性,习笛恰如做人。笛虽是一件看似结构极为简单的乐器,然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能够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
董雪华感叹自己这一代,制作师中笛子演奏好的很少,唯有寄托新一代的年轻人,能有拥有好的笛子演奏的基础,高超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乐器更深层次的了解。
董雪华:“新一代制作师们,一定要先把笛子吹奏学好,才能够做出真正的好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