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诗词赋千秋颂,
文风渐至绕庠序。
榴月南科炎夏日,
且看谁渡折桂冠。
炎炎夏日,蝉鸣声渐起,挂果的荔枝树渐渐变得红绿分明,学习、吃饭、做project或者忙着拍英语小视频,你是否觉得6月2日又是平平淡淡的一天?
不,6月2日的一科报告厅并不平凡,致新书院的黑衣金藤修边的少年默默背诵着什么,鲜红齐胸襦裙的佳人你一句我一句交谈着什么,致仁书院的白衣紫裳的公子们闭目养着神似乎一切都云淡风轻,树仁书院唯一的、一身魏晋风的佳丽正点着花钿,一旁宽袍大袖的大个儿发出豪放的笑声,而一旁的白衣少年则抿嘴笑着,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而整个报告厅内,还有穿着不同朝代衣裳的人本来走去,他们在干什么呢?
国风渐行,今至南科,原来他们在准备国风南渡啊!6月2日,持续了一个月的国风南渡古典文化知识竞赛终于迎来了收官之战!
经过书院内部残酷对决,再到六大书院混战,最后杀出重围的是自称纯靠运气的致仁书院天命圈队,披荆斩棘蒙的真对的致新书院蒙的都队,以及抱着“树仁总冠军”决心而来的树仁书院的胡服骑射队。
比赛以武术队的表演开头,拳术、咏春、剑术、太极轮番上阵,拳有力而腿有功,剑声霹雳,拳掌撼动木人桩。这一系列快节奏而大气的表演,一下子将赛前的平静打破,释放出了大战将即的紧张氛围。来自校园大使的夏飞廉作为主持人进行了精简又不失文艺的开场,高朋雅客落座,三队选手依次上场,三足鼎立,鹿死谁手?且看下文。
第一轮
问风雅
三队抢答大战!
你可知《礼记》记载了理想社会愿景,而景泰蓝是蓝心紫铜身?
你可见豪放不羁的李白虽颂唱“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却无奈于仕途迫隘?
你可晓得那夏节即是端午节,而魏晋的刘徽才是割圆术的创始人?
你可赏过那赫赫有名的青山绿水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
你可闻那传国玉玺由和氏璧雕琢而成?
若你知晓,那么你也定是一位风流雅士。
第二轮
吟诗作对
三队轮流吟诗
共同完成诗词歌赋的背诵
距离高考已经过去一年、两年、三年了,李商隐《锦瑟》的哀婉思念、《关雎》对佳人的美好情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惜材疾呼、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送别离愁、陆游《游山西村》的闲情逸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怀古伤今、李清照《一剪梅》的悲秋念想、辛弃疾《破阵子》的凌云壮志,还有屈原《离骚》的澄净心志,你,还记得吗?而三队的队员一起流利完成了这九首诗词歌赋的背诵,一轮毕而掌声不息。
若你记得,那么你也定是饱读了诗书典籍。
第三轮
飞花令
三队轮流说出含有
关键词的诗词歌赋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一诗便把三个关键词“花”、“月”、“夜”覆盖了,三队队员也循环利用将这一首诗歌充分发挥了其可再生价值。
但,高手厉害不在于能把高考必背的古诗词全部用上,而在于他们还有那样丰富的诗歌储备。
“花”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月”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风”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夜”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甚至当场观众出题的“国”,“南”字也接了一轮又一轮,惊讶声、焦急声此起彼伏,唯有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精美好吃的茶歇过后,是民乐团演奏《晴雯歌》与《凉凉》。琵琶的轻拢慢捻抹复挑,古筝的一勾二抹三托法,竹笛一声清脆透亮刺云霄,三者结合,又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三生三世的十里桃林,那里花开,花落,花满天。而接着,校园人气歌手何雯婧带来一首《暖山》,“此去经年,山长水又断,相逢仍是少年衫,我把满山的月光送给你当行囊”,愿我们每个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从优美的乐曲中回过神来,主持人先是开启了“高手在民间”的观众挑战赛,不知是何缘故大家都圈中了天命圈队,三名观众分别与天命圈队的三位选手进行对决,而结果是——真的高手在民间!来自树仁书院的吕炳杰攻势迅猛,能力不俗,成为本场MVP玩家!
轻松娱乐的挑战赛之后,三队选手进入了决胜环节。关于琵琶、竹笛的古典乐理知识,关于南拳北拳、刀枪棍棒的武术知识让前面气势汹汹的选手们都沉静下来,冷静分析。
浔阳的江州司马为琵琶声而落泪,彭泽的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
琵琶得名其指法,竹笛因膜而震动发声;
洛阳笛声惹人醉,玉人何处奏起那故园的《折杨柳》?
《左传》已有名拳记,河南太极誉天下;
曹操有剑名倚天与青釭,而那常山赵子龙有涯角枪……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三队最终比分为:天命圈队(35分),蒙的都队(33分),胡服骑射队(31分)。恭喜天命圈队勇夺冠军!致仁书院鲍传文院长为比赛获奖队伍颁奖,恭喜各位成为学校内数一数二的文化人!
但是冠军宝座未坐稳,复活赛中的种子选手致诚书院我们说的都队回头一枪成为黑马,在表演赛中一举击败冠军,成为全场最大秀技赢家。
(笑了没多久就被打败了的冠军……)
国风渐行,今至南科。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为骨,以比赛为翼,愿我们能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它通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是你我的文化血脉,是你我的家国情怀,是你我的文学栖息地。
公子啊,佳人呀
莫轻送年华如羽
愿你我再次相见
我吟“金风玉露一相逢”
你对“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后感谢致仁书院鲍院长,
致仁民乐团,武术队,翰墨社
所有参与比赛的和来观看比赛的同学
以及全体校学生会工作人员
感谢学校餐饮中心茶歇提供和“唐诗宋茶”的饮料赞助。
南科大信息平台
文字:周倩旻
图片:学创部&宣传部&网络
编辑: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