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松潘回族土琵琶弹唱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2008年,松潘县土琵琶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松潘县进安镇的兰凤英成为唯一一位非遗传承人,和很多濒临灭绝的非遗不同,土琵琶弹唱至今仍然在松潘县有着丰厚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表演,在城关小学操场上,松潘土琵琶弹唱传承人兰凤英正在给孩子们教授土琵琶课程、普及土琵琶知识,并耐心的教孩子们弹奏土琵琶,大家专注的聆听着老师边弹边唱,积极配合、努力模仿,表演得惟妙惟肖。兰婆婆和蔼可亲的语气和生动的传授方法深受孩子们的爱戴和欢迎。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使广大学生了解了丰富的非遗知识,对以后非遗的传承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
松潘县回族土琵琶传承人兰凤英向记者说道:“我们土琵琶进入校园的初衷是”从娃娃抓起,如果不传承下去,我们回族的土琵琶弹唱也将要失传了,所以现在就要把土琵琶弹唱在校园里面发展下去 、传承下去”。
松潘县城关小学的学生赵佳茹看到兰婆婆来学校教授土琵琶弹唱,非常开心和兴奋,“我们都认真聆听了,因为土琵琶弹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所以我非常的喜欢,也非常谢谢兰婆婆的细心教导”。
据悉,松潘县城关小学还开设了“第二课堂”兴趣班,每周四组织热爱土琵琶弹唱的学生学习土琵琶,让“非遗”在学生心中扎根,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松潘“非物质物化遗产”土琵琶弹唱。
松潘土琵琶弹唱主要分布于松潘县进安镇、进安乡以及松潘县其他回汉民族聚居区,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汇的结晶,对松潘县的茶马古道文化有着重要研究价值。
土琵琶弹唱在民间流传很广泛,以往马帮在旅途中进行土琵琶弹唱表达乡情,青年男女居家围坐火堂弹奏土琵琶歌唱生活、表达恋情。土琵琶弹唱歌词内容广泛,既有南方的婉约,又有北方的诙谐幽默,包括爱情故事、历史传说、劳动生产等题材。
松潘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而又多元的“土琵琶弹唱”其完整的结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内容,成就的唱片是松潘县民间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传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松潘县拟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松潘土琵琶弹唱再次查漏补缺,建立较为完整的资料档案库,其次对松潘土琵琶弹唱的传承人进行登记造册,并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组织专业人员对松潘土琵琶弹唱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