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香满纸读闲书
青莲
许是我真的老了,最近看的书皆是古书,在心底把自己包裹成一个宋城的女子,穿及地的白裙飘逸来去,吹洞箫、抚古琴,在夕阳窗下,执一支疏笔描出墨梅……
访榆次世外禅园•世外陶园微吟
偷闲郊外游,暂别高楼,野草闲花香心头。窑洞小溪胜载酒,驻足欲留。
粗陶茶瓯,幸福扎手,文思未绝情难休。唯愿胸荡山泉水,诗意芳洲。
锡璋
于2018年6月5日傍晚戏作
看多的书很快放回了书架,而能在床头留下的都是古书,诗经、宋词、纳兰词,还有清代李渔老先生的《闲情偶寄》,是天女儿问我看什么书?正看到那声容部中描述明眸善睐、青丝依依的片断,就和女儿聊起女性的梳妆,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女子所谓修饰二字,无论妍媸美恶,均不可少”。毕竟她已慢慢长成少女,这些知识总是要去了解的。古人尚知女子不修边幅是大忌,女子之美是要靠熏陶濡染养成。女儿听我解古语很入迷,惊叹这书写的如此之好!
其实这是本标准的闲书,翻开却会引你看下去,人说李渔是中国第一个小资作家,真不为过。可惜翻了很多资料看不到笠翁老先生的画像或者照片,终是个唯物主义者,总想知道想像和实体间的距离,与彼神交的老先生会生得怎样的仙风道骨?又如何对生活细节甚至对女人有那样的感知呢?
由书中看到,这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并且生活的很有情趣和艺术,他的厉害之处是能够把生活的细节经验艺术化的写成书,也是他高于其他风流才子之处。这本书据说是李渔六十岁那年写成,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六十岁的老人,有钱有闲,享受生活而心无挂碍,方能如此解析人生。的确令人佩服和羡慕啊!
记得年初收到同学从越南船上发来短信:退休等于看淡名利得失,等于赚够钱,是赚生活素质的时候了,等于将步调放慢,可惜,我们都还要等……那是看到一对欧洲夫妇在油轮上互相叠着皱皮小手,躺在甲板上晒日光浴又晒幸福的时候,心生的羡慕。是啊,我们的生活何时能放慢速度,真的宁静下来呢?
余秋雨先生曾对李渔的《闲情偶寄》做过批注,他认为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历来寄情与天下意识兴亡感慨,很少有像李渔这样大谈闲情遮蔽大道的腐朽生活方式,但是他觉得所谓“腐朽”,很可能是一种生态的成熟和精致,成熟到奢侈,精致到唯美,很可能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相和谐都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结晶,无论如何,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看了秋雨先生的点悟,深吁一口气,,中国人有玄思哲理,也有具体生活啊,这本书篇篇页页都带给我们古代先辈的乐舞、容色、美味、雅宅、药香,怎说我们华人不懂得生活的情趣?怏怏五千年的文化可比美国几百年历史速成的所谓《格调》《品味》要高的多了,不是一个层面,怎可以拿来较量?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生活的平凡,但没有理由生活的乏味。平凡日子里又有多少是精彩的,95%以上的都是平淡的生活,难道我们不能拣识快乐、寻找檀香么?
在这个闲散的下午,午后暖暖的阳光下,女儿在书房的小沙发上蜷缩着睡去,脸上是平和的光晕甜蜜温婉。
一个人默默品读笠翁老者洋溢着温情的文字,余香满纸,感叹他“不仅为风雅功臣,亦可谓红裙知己”的自诩,像是梦里在雨湿的青石路上邂逅颜如玉的情境。茶需独品,酒要共酌,如有机缘,在下一世相遇,真想和他烫一斛花雕,一盏淡茶、一壶薄酒,与君长座,做隔世的知己……
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但求胸中有一方净土,保有一颗俗中求雅的素心,体会红尘的美好……
作者系中原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以上内容系文摘
把心调冷
刘诚龙
我曾是一个小小牧童,赶着一头水牛,在故乡起伏的重峦里,山重水复地放牧野牛,夏日炎炎,打着赤膊,身上不挂几丝;秋意深深,披一件薄衫,略避寒气;从没有打伞习惯,连斗笠都不戴。出太阳就晒着吧,落大雨就淋着吧。
太阳暴晒得厉害,有法可想,躲到树林荫处,睡大觉;落大雨了,那就无处可藏,淋得犹如一只落汤鸡,夏日,淋雨没事;秋深了,赶着太阳放牧,顷刻间山雨泼天淋漓,连发连衣连裤裆,遍身湿透,冷得人直打寒战,兼秋风吹,湿衣贴背,是最容易起病的。
记得有次,晚秋近冬,我骑牛去牧,天气是好好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和和,穿着一件毛线衣,感到胸背有火苗点身,有的热;将水牛扔在已然收割了的晚稻田里,自己躺在枫树林里,呼呼睡觉。不意风云突变,一场大雨从山背后突然袭来,将毛衣毛裤淋个彻底湿。响鞭挥起,赶着水牛往回跑。
跑到家里,已冷得牙齿格斗,腿巴子打跑跑,母亲见了,赶紧给我换衣服。我感到冷到心里去了,跑到茶壶边,母亲正好烧了一壶热水,我倒上一杯,仰起脖子就要灌,母亲在那头大喊:放下,放下,不要喝。我以为是母亲怕我烫着嘴,便停了下来,先嘴吹气,把开水吹凉一些。
母亲拿了一把竹勺子,走到碓屋里,到水缸里舀了一勺大水,给我递过来,对我说:喝这水。我大不解。我家水缸是石水缸,水缸里装的是井水,井水来自故乡山泉,冰凉冰凉的。我淋了那么大那么冷的一场雨,应该喝热水驱寒气啊,我母亲怎么让我喝一大勺彻寒的山泉水?
母亲说不出什么道道,她只知道:在外面淋了一场冷秋雨,那么回家不能喝热水,只能喝大碗冷井水。到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其中有一个原理在:身外是冷凉,肠内若加热,那么冷热交战,中医说,那一定是会发病的。
多年以后,我在职场打拼,炎凉世态不说遍尝,最少也是多有感受的吧。我晒过很多太阳,事业很顺的时候,也是有过,顿时豪情勃发,肠内热得烫人:站在小陇,我遥望蜀道;当了鸡尾,想做凤头;买了一辆自行车,打算换一辆奔驰;住了两室两厅,过人家别墅而生发彼可取而代之之志向。社会生活热浪滚滚,我心深处热血沸腾。
我曾有过一个好机会,以世俗论前途,那是相当诱人的。一路阳光铺在面前,我心底欲望被炒得热烧起来了,我兴奋得常常睡不觉,有时夜半时分,上厕所也要哼几句“九九那个艳阳天”。可是临到出结果了,却是“桃花江是美人窝,美人窝里没有我”,好像一场深秋近冬的大雨,将人从头淋到脚,透心凉。我母亲知道了这事,老人家上城来我家,给我带来的不是滚烫的开水,不是殷殷的鼓励,而是泼了故乡山泉水,是一句浇心的冷话:算了吧,不要去争了。住高堂也是睡,住套间也是睡;住高堂睡一天是24小时,不会是25小时;住套间睡一天是24小时,不会是23小时。
我最初打算是:我也倾尽我家产,去把前途买回来,钱若不够,我要走遍亲朋戚友凑起来;该找的人,一个个去找,该走的路,一条条去走……现在,我想起来真感到害怕:找人,若见到别人的霜脸色,我怎么忍受?若倾家荡产加内债外债,全打了水漂,我将如何处置?心热到极时,怕是什么极端事,都可能干得出来的吧。
立志要登泰山顶的,若泰山已是雪冻冰封,那么降低自己的坐标,在半山腰上或者在泰山山麓,筑竹篱茅舍,也自在;最初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兼济天底下,到头来,你已被挤下独木桥,命运传来的信息,你远远被甩在草野,那么,你是不是还要拼却一命,去博一把吗?把期望值下搁几个读数,你可能会感觉到山穷水尽之外,别有柳暗花明。
曾有一位朋友,农村出身的,从踩单车卖烤红薯开始,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开了一家很大的农特产品加工厂,事业做得很大,生活档次直升机一般上升,豪车,豪宅,衣食住行都挺豪气的;只是生意场上,花无百日红,一着投资不慎,满盘生意皆输了。从此过得十分惨淡,他是过惯了高层次生活的,出门得有车,吃饭得进贵馆,手头又是没钱,到处去借钱,你有钱,钱帮你钱,没钱的也帮你钱;没钱了,没钱的自然没法帮你钱,有钱不会帮你钱,所以他借钱,人家脸色难看得要命。这兄弟到诉说人世炎凉,我跟他说:若让你袋里装满钱,我无能,若让你脸上挂满笑,我倒有法:回到过去。不坐轿车,坐自行车;不进酒馆,自己弄饭;不穿名牌,买仿名牌……还真是的,他现在跟我常常骑自行车遛街,双休日常常驱车百里;扯野菜,捉泥鳅,回来一起炒,开怀的笑声比那豪华生活更响更多。
过高的爱情追求不到,把爱情标准降下来;过高的幸福抵达不了,把幸福的指望降下来;过高的地位登攀不上,把安身位置降下来;过高的生活品质保持不了,把生活的档次降下来……富贵时,你当然可以珠光宝气,把石子当宝贝,但若穷日子来了,你可转念:珠光,珠子不就一颗石子吗?宝气,名牌不就是一件衣服吗?这么开想,那么,你就活得自然了,活得坦然了,活得悠然了,那么你就无须在宝马车里哭,可以在自行车上笑了。
如果世界给我们下了一场秋雨,我们不必给热衷的心肠添热水,给自己灌一壶凉水吧,让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处于同一温度,环球从此凉热,身心从此凉热。
作者系茶专栏作家
以上内容系文摘
山西市场导报 刊训:
激情碰撞文化
诗意表述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