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5月20日为期三天的“姑苏听悦”箫文化艺术周在苏州成功举办,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总共进行了七场以箫文化为主,辅以“姑苏生活美学”的雅集、讲座、音乐会、见面会等活动,为箫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平台。在初夏的五月,从“518”到“520”,众多箫友与演奏家、制作师一起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箫艺术在苏州回响。
本次活动由箫园和竹音堂联合主办,邀请到了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悦老师、来自台湾的箫制作师欧阳明仁先生以及多位来自几大音乐学院和专业民族乐团并活跃在一线演出舞台上的青年演奏家们。
“竹音堂”成立于2017年,是在苏州以传播箫文化为己任的文化机构。成立一年多来,举办了数十场活动,并且自主编写了洞箫初级教材,深入中小学、文化机构等多种场合不遗余力的传播箫文化,成果斐然。5月18日上午“姑苏听悦”洞箫艺术周暨竹音堂文化会馆成立一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在竹音堂文化会馆开幕。开幕式上,作为箫园正式签约的授权合作机构,箫园创始人田龙出席开幕式并为竹音堂授牌,期望更多的聚力合作传播箫艺术。
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箫友以及当地行业协会领导、协办企业负责人、外地同业负责人、当地媒体与行业媒体代表等六十余人参加,现场表演了古琴、箫以及昆曲等独居苏州特色的艺术节目。
此次活动除了箫还有精美的“苏式生活美学”深度体验,苏州是一个非常“秀气”的城市,这里的人民,这里的生活都流淌着一种精致的生活美学。在开幕式之后,参加活动的箫友移步苏州园林“达观园”,达观园内景观雅致、诗意江南,大家在参观园林美景的同时,体验香道、茶道,并且在吴门扇艺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制扇面,感受精致生活方式。同时参加活动的箫友一起夜游同里古镇,感受美丽江南风光。
5月19日,竹音堂宋泳老师专门在具有“吴中第一名胜”美誉的虎丘园林安排了题为“虎丘园林与传统文人四雅暨洞箫起源与发展窥探讲座”的主题形式别致的讲座,期间还邀请了海棠(茶)、刘训峰(书)、钱雅萱(花)三位传统艺术达人为大家分享传统艺术之美。
之后,来自台湾的制箫师欧阳明仁先生,与谭伟海以及宋泳为大家进行了以座谈形式进行的南箫与苏箫的对话。座谈过程中,欧阳明仁老师和谭伟海针对两种形式的箫,在制作、演奏以及特色方面进行了分享,现场箫友也是积极参与提问,两位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解决了很多在箫的演奏和制作、维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作为本次箫文化艺术周的“重头戏”,“姑苏听悦”名家名曲音乐会在5月19日晚在苏州太湖书院音乐厅举办。经过精心筹备,音乐会终于在这一天拉开帷幕。音乐会除了邀请到了陈悦老师,还邀请了多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以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青年笛箫演奏家们。
音乐会安排了12首作品,笛箫各半,还穿插了琴箫合奏以及昆曲表演。这些作品中既有古风雅韵,也有高难度现代新作品,上下半场12首作品将会让现场观众感受箫笛音乐之美!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音乐会上,有5首近期创作或首演的笛箫作品。
音乐会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曹铖和来自台南艺术大学的陈静分别表演了两首超高难度的箫独奏作品,分别是曹铖作曲的《闻折柳》以及陈中申作曲的《九阴真经》。这两首作品让观众大为感慨,一支洞箫的表现力和可能性竟然如此之大,同时也为演奏家们的表演送上了不吝惜的掌声。
曹铖
陈静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罗萌、中国音乐学院的娄亚峰以及南京艺术学院高杨分别表演了自己恩师的作品《燕归来》(王次恒曲)、《花泣》(张维良曲)以及《春绿江南岸》(蔡敬民曲)。同时来中国音乐学院的全文为大家演奏了刘森先生创作的笛子名曲《山村小景》,秀美的笛声,给观众带来灵动的审美体验。
娄亚峰
罗萌
高杨
全文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笛子首席谭伟海老师以及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李培坤分别在音乐会上表演了由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谭伟海此次演奏的是箫曲《影》,此次是第一次以二重奏的形式来演出,一同参加演出的是龚贤老师。两个洞箫声部声音和谐,如影随形。李培坤创作的《瑞鹿秋望》非常的优美,听笛声似在画中追思回忆,向往未来。两首作品都给听众送上了优美听觉体验。
谭伟海、龚贤
李培坤
另外音乐会除了笛箫独奏,还有来自江苏戏曲学校的笛师徐啸峰以及苏州昆曲学校的昆曲演员洪舒窈表演了昆曲《牡丹亭·寻梦》。竹音堂宋泳和诸城派传人梁炽表演了一曲沉稳有悠扬的琴箫合奏《阳关三叠》。
洪舒窈、徐啸峰
梁炽、宋泳
陈悦老师与钢琴演奏家金元辉以及高欣欣在这场音乐会上带来了两首作品,一首是由陈悦改编的洞箫与钢琴《春江花月夜》,另外一首是笛、人声与钢琴合作的《亘·春》作为压轴曲目出演,热情的现场观众都倾身认真聆听,还有的观众为音乐而感动流泪。
陈悦、金元辉
金元辉、陈悦、高欣欣
音乐会整体水准比较高,极具欣赏性和技术性。虽然音乐厅不大,但是现场全满,场面火爆,演奏家们也是为了观众能欣赏到一台精彩、水准高的音乐会,也是全力表演,最终音乐会圆满结束,为所有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音乐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经过精心准备,陈悦老师来到见面会和大师班现场,为参加活动的箫友进行一场洞箫演奏技巧与赏析为主题的讲座。从自己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在央视演奏洞箫开始讲起,分享多年来陈老师对箫这件乐器的挚爱,以及对如何演奏好洞箫而需要努力的方法和方向。这不但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有一定演奏水平的演奏者来说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提升机会。
在讲座过程中陈老师回答了多为箫友提出的疑问,从演奏到气息,在到乐器的选择等方面,陈老师细致的讲解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讲座的最后陈老师还特意与部分箫友一起合奏了《绿野仙踪》。最后大家合影留念留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
至此为期三天的箫文化艺术周圆满结束,在这三天里主办方辛苦付出,组织协调,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展开。同时这次活动还运用到了照片直播功能(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所有活动照片),专业相机拍摄的照片直接就可以分享,让我们可以实时看到活动照片进行分享。
同时活动还得到了多家单位和协助和宣传,他们是: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求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信。
这一次活动就是由民间机构自发组织的艺术交流活动,为箫友们搭建了一个公共平台,通过分享和交流高水平的艺术形式、作品等提高大家的文化自信。而箫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后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各地机构,实现点线结合,为这门艺术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上一次的结束也是下一次交流的开始,也期待更多的机构能够与我们合作为提升这门艺术共同努力!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姑苏听悦”洞箫艺术周全程照片图集。(摄影:花花世界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