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京杭大运河,千古都在这里。
爱诗的人,只要与之邂逅,都会在诗文中留下痕迹。
所以,“诗意运河”的“诗集”里,由古至今,跨越千年。
若只读古人作品,怕错过了今天诗人的佳作。若只赏今天的作品,又辜负了京杭大运河千年的底蕴。
于是,就有了现在,一周品古,一周赏今的权益之计。
上周在“诗集”里体味了白居易与金志章,这周就来读一读山东人雪松的《题古运河》。
题古运河
作者:雪松
落日里的古运河多么干净
那照耀,像一枚遗失的胸针
水中的那声欸乃多么干净
一首失传的古琴
秋声覆盖的古运河多么干净
一颗石榴的寂寞爆裂
古运河上的挥手多么干净
那是一个情真意切的人站在桥头上
一朵初雪里的古运河
多么干净,像小时候发下来的新课本
杭州最有名的落日,该是“雷峰夕照”。
杭州最有名的秋色,该是“平湖秋月”。
杭州最有名的冬景,该是“断桥残雪”。
高知名度,自然是有高关注度。多少诗文一遍遍吟诵雷峰的落日,西湖的秋月,断桥的残雪……
雷峰夕照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图片来源自网络
而雪松这个来自山东的诗人,却来到京杭大运河,赞叹她曾有过的那些落日、秋色与冬。
如果要那京杭大运河与西湖比较,同为千古水域,京杭大运河则多了一份流淌的生命力。
流淌,所以雪松说“干净”。
它就静静流淌,落日照耀在这里,波光粼粼,涤荡了夕阳西下的悲凉,留下闪亮的记忆,如一枚被遗失的胸针,沉淀其中的过去已经无从探究,也无需探究,只有光芒令人瞩目。
图片来源自网络
水波激荡间的流淌声一层层传递,又一层层消逝。
诗人说这是一声欸乃,似一首失传的古琴。
在一次诗人的讨论中,大家曾讨论大运河的气质,众说纷纭,没有谁能真的去把握得住它的气质。
这声欸乃,却精准地破了题。
京杭大运河,该是一位传说中大儒,既入世又出世。
大运河的气质,只有古琴可配。
不是铿锵的琵琶,不是幽然的洞箫,是古琴。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不同于西湖的歌舞,古运河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繁忙而寂静的。
寂静到,入秋,你可以感知岸边石榴的爆裂。
桥上送别的挥手已过千年,这种送别在寂静的河水中回荡着“情真意切”,干净的如同初雪。
初雪,断桥一定会人山人海,早已没了干净。
但是大运河,流淌着的生命,永远保有了这番干净。
雪松
著名诗人
山东阳信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
19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写作,曾与友人创办先锋民刊《诗歌》,作品散见于多种文学杂志,民刊及海外报刊,出版诗集、散文随笔集、书法集十数种,曾获《诗歌月刊》全国探索诗奖,齐鲁文学奖等。2018年4月参加“第二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之“双城计.两地书”系列活动。
相约“诗歌亭”
“诗意运河”携手运河诗社,推出第二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之“诗歌亭””线下活动,爱好诗歌朗诵的朋友可以后台留言参与朗诵。
本次线下活动优秀作品将会在第二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之“枕上诗””栏目中推送并参与“枕上诗”作品投票竞赛单元。
活动细则:
时间:2018年4月-12月,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五,第一期录制已经于4月27日结束;下一期录制在5月25日。
地点:拱宸桥畔运河诗社“读诗亭”
小礼品:凡是参与朗诵的诗友都将获得“京杭大运河诗歌大会”定制版“走运金”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