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三明大田游氏琵琶堡~和永定大溪土楼一样古老,但文化价值如天然奇珍

三明大田游氏琵琶堡~和永定大溪土楼一样古老,但文化价值如天然奇珍

2020-11-24 01:24:29

大田山中文化明珠~游氏琵琶堡

大田建设镇建国村的琵琶堡始于清咸丰五年,依小山山形而建,因形似0,俗称0堡,从高往下看象倒地琵琶,所以又叫琵琶堡。

琵琶堡就像是一把巨大的琵琶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任凭自然风雨弹奏,环绕土堡的层层梯田则是它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福建省闽中深山环绕的大田县,为了防范匪盗骚扰、显身价保财产,当地百姓利用丰富的土、木、石材大建土堡,历史上曾有大小土堡近千座,如今尚存近百座,其中安良堡、芳联堡、光裕堡、广崇堡、琵琶堡、绍恢堡、泰安堡等七座打包组成的土堡群,。  

琵琶堡是防御为主的堡垒式建筑,歇山式屋顶,墙的地基和地面三米为毛石垒砌筑,墙高及硬山屋顶达9米。

土堡始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时期、经过明清发展、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仍有零星建造,被称为福建土楼的鼻祖。这些土堡形态独特、风格迥异、规模宏大、建筑考究、山野相融,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研究价值,是土堡建筑的“活化石”,由于交通等原因,一直未被重视,可以说是一颗沉睡的珍珠。

墙上有12个斗式条窗,40个射击孔,图为窗外景色。

土堡建筑底层用没有粘加物的石头逐块砌起,按一定的土石高比例,防范水和风雨的浸蚀,大门用硬杂木其余用杉木耐腐,楼上建有瞭望窗、射击孔,可观察外面的动向和攻击,滚烫的热水、热油在门拱上的注水孔往下倒,可以起到防御和消防栓的作用,各个角落还建有角楼,打击来犯之敌不留死角,具有防御性功能。


楼两层木结构建筑,是供奉游姓列祖神位、休息和听佛念经场所。

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就地筑堡,不论丘棱高山,都能依据特殊地理位置,进行巧妙的筑堡,按形状分有圆形、方形、前圆后方、不规则形等,按筑堡位置分有建在山岗上的高岗型(琵琶堡)、山坡上的坡地型(安良堡)、水田中的田中型(泰安堡)、民居间的混合型(安贞堡)等,以及以户为单位的微型小土堡,还有特异型的土堡衍生建筑,充分展示了当地能工巧匠的杰作。

后楼祭祀观音菩萨的观音阁,排水沟直通门洞。

琵琶堡座落在大田县建设镇六保村山间一座形似寿龟山岗上,又名“堡”,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游氏先祖信奉儒释道,将土堡建成宗教色彩浓厚的琵琶形(琵琶为四大天王的法器之一),并作为祭祀之用,故又名“广平祠”,是集土堡、祠宇、佛厅于一体,容祭祖、敬神、念佛于一处,折射着土堡深邃的画境,给人留下认识历史与现实的种种恋想。

堡内跑马道四周连接,前面是观音阁,后面是三圣祠。

琵琶堡是一座以防御为主的堡垒式建筑,歇山式屋顶,堡墙用含石英沙粒的黄色生土夯筑而成,墙的地基和地面三米为毛石垒砌筑,墙高及硬山屋顶达9米;门洞为石质拱劵顶,木质大门包有铁皮,门上设有观测孔,门拱上有注水孔;内墙上有2米宽跑马道,廊形屋架和屋面遮护,两面坡、悬山顶,外檐出挑;墙上有12个斗式条窗,40个射击孔,可以满足不同角度、方向的防御要求。

内墙上的2米宽跑马道,廊形屋面架遮护,外檐出挑,前坪广场为聚会场地。

琵琶堡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前坪、排水沟、堡墙、大门、三圣祠、前后楼、跑马道、水井等组成;广场为聚会场地,前楼为两层木结构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五柱,是休息和听佛念经场所,二楼有檐廊一周,中间设太师壁及神龛,供奉游姓列祖神位;后楼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是祭祀观音菩萨的观音阁;堡的头部建三圣祠供三圣尊王;堡内挖有水井等生活设施,可以基本满足简单生活需要。

从高处远瞰琵琶堡,在栩栩如生的群蛇戏龟自然景观中,就像是一把巨大的琵琶镶嵌在田地之中、山岭之间,任凭自然风雨弹奏,环绕土堡的层层梯田则是它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历史韵味的天籁之音,盛称建筑艺术的完美。如果没有身临其境,就不可能真正领略琵琶堡的美丽英姿。

石质拱劵顶门洞,门拱上有两处注水孔。

土堡是古代防御性的乡土建筑、构筑奇特,其建筑风格的唯一性、构筑体系的独立性、整体保存的完整性、环境风貌的原真性、成组聚集的区域性、建筑艺术的完美性、抗争自保的社会性均是“土生土长”,堪称是古时村落建筑的孑遗之作,建筑形式、立面效果生动活泼,被誉为散落在乡墅的明珠。

鼎盛时期福建土堡有四千多座,主要分布在三明市的大田、永安、尤溪、沙县、将乐、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梅列、三元;而大田县游氏琵琶堡是唯一以三教一防御工式的族居土堡,文化价值十分珍贵,目前已经对外井放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