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浅谈中国竹笛吐音技巧和练习方法(一)

浅谈中国竹笛吐音技巧和练习方法(一)

2021-10-15 22:40:11

管乐飞扬在这里每天七点准时与您不见不散。每天精彩!欢迎关注!欢迎分享!每天推送第110期!您的关注、转发、分享、点赞、留言互动是管乐飞扬坚持的动力!欢迎提供一线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是美德!


公众号平台受众层次不一,每期推送内容难以令人都满意,请亲们理解。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欢迎您赐稿分享。感谢您!



浅谈中国竹笛吐音技巧和练习方法(一)

 

摘 要:竹笛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学习竹笛不仅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也能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在竹笛演奏技巧中吐音的运用这个论题,我们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适合竹笛演奏方式进一步发展。探讨研究竹笛演奏技巧中吐音的运用,势必全面的探讨笛的单吐、双吐、三吐等吐音技巧的运用。在竹笛演奏技巧中,吐音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中国竹笛演奏技巧中的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竹笛的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一们基础练习,如果竹笛的学习和教学工作脱离了对吐音技巧等基础的重视,势必造成竹笛学习和教学的严重影响。

 

关键词:竹笛  吐音练习  单吐法  双吐法  三吐法

 

 

 

竹笛是我国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称为横笛或长笛,它外形简单,但有丰富的表现力,许多独特的表现技巧。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派别;以冯子存等人为代表的北派;以陆春龄等人为代表的南派。竹笛的种类分成大小不同很多种,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现在提起竹笛,大家都非常熟悉,并且吹奏也逐渐普遍。竹笛不但是伴奏、合奏等艺术表演形式的重要乐器,而且成了音乐舞台上不可缺少的、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喜闻乐见的独奏乐器。要想把笛子吹好,那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一, 吐音的分类及重难点训练

 

吐音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接受的第一种装饰音。音符上标有“˙”或者有倒的实心三角形等记号,表示每个音吐一次 并且把他们断开来,该技巧对于乐曲的表现有重大意义。


不同的吐气方法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有外吐、内吐、气吐、喉吐、轻吐、唇吐等。


如外吐:舌尖顶住牙齿和嘴唇,将气息冲出得音,呈“吐”字口型,出音有弹性,强奏时结实有力。


内吐:舌头前半部轻轻地自上腭离开时出气发音,呈“区”字口型,发音有弹性。


气吐:口型摆好后,将气徐徐送出,弱奏极为圆润、轻柔;强奏时结合历音、叠音等奏法,效果活跃。


唇吐:双唇被气冲开,呈“普”字的口型,出音较为明确、清晰。


喉吐:舌根顿时下放出气而得音,呈“苦”字口型。


这些吐音方法,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一般由演奏者自己选择使用。如强音可用外吐,吹奏有弹性的断音可用内吐,抒情的旋律和极其轻柔的弱起长音可用气吐。竹笛大师冯子存的《喜相逢》经过了三次变奏,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久别重逢及全家团圆的欢乐场面。应用了滑音、历音特别是吐音技巧等北方梆笛的特殊演奏技能,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整个乐曲情绪健康饱满,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吐音的技巧根据乐曲速度的快慢又有单吐、双吐、三吐之分,较慢的八分或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常用单吐,连续十六分音符快速旋律常用双吐,具有分割性、跳动性和节奏较鲜明强烈的旋律时,各种吐音技巧常被综合运用。

 

首先,单吐。


单吐用途很广,在吹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单吐技巧并不十分困难,许多初学竹笛的人,都可以本能的吹奏吐音。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人忽视了对这一技巧的研究和练习,往往吹奏了数年之久,才感觉到自己还存在着舌头不灵活、发音不干净、不准确、不能快吐等缺点。


吹奏单吐时要保持笛子的口形,在连续吹奏中舌的抵和收都应自如而有弹性。乐曲的风格和情绪多种多样,如果我们只是用一种 单吐法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单吐技巧来丰富笛子的表现力。


(1)单外吐:


它是一切吐音的基础。最适于吹奏强、顿、结实、有力的音或乐句。依靠气息和舌头的前后伸缩运动,使舌头有力地向前冲击击打牙齿和嘴唇,当舌头顶住牙齿和嘴唇后迅速收回时,口腔便发出了“吐、吐”的音,这种发音法就是单外吐的练习。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先吹低音,练到一定程度时再练高音。同时先把速度放慢,然后逐渐加快。


练习单外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吐音时,“风门”要加强控制,使气路集中,上下嘴唇不可抖动;


2.舌尖向前冲击时,只能稍稍超出于牙齿顶到嘴唇为止,不可将舌尖伸出唇外。因为舌尖伸出唇外会使笛音呆板、僵硬、发沙而失去弹性,失去共鸣;


3.尽量不要换气,尤其要防止吐一下换一口气的毛病,这样不但容易疲劳,而且也影响舌头动作的速度;


4.要准确地吹出音符的时值;


5.吐奏过程中小腹要加强控制。


(2)单内吐:


“单内吐”也可称“轻吐”。它和外吐的区别在于舌头伸缩的距离和弹吐的位置不同。它的发音较外吐圆润、柔和,且富有弹性。简单的做个比喻,单外吐如果像是木锤敲击铜锣的话,那么单内吐就好似用棉布裹着的锤敲击。单内吐的练习方法是先在口中练发“区、区”的音,这时你就会感到舌头伸缩范围缩短了,不是舌尖在撞击牙齿和嘴唇,而是舌头的前半部在微微地撞击着上颚。单内吐适用于轻快、跳跃、诙谐的乐曲。在练习过程中,也应由慢到快、有低音到高音。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形不能变化,要始终保持原来外吐时的口形;


2.和单外吐一样,不能过多换气;


3.舌头的动作要尽量缩小;


4.使每个吐出来的音力度相同,时值准确;


(3)气吐:


“气吐”也是单吐音的一种,在使用上不像“单外吐”和“单内吐”那么广泛。但是在某些乐曲中偶尔使用一下,却能产生新鲜的感觉。


其练习方法是,首先练习小腹动作和气息冲出动作的配合。小腹突然往里收,气息就受压而出。气流出来时,好像我们日常去吹灰尘一样,把两腮往里收,舌头用力往后收,气流冲出时,口腔发出类似“夫、夫”的声音。要依靠小腹的运动往里收,把气息从肺部、口腔压出,直接送入吹孔。气吐不适用于快速的乐句,常用于速度较慢的单音和乐句开始的第一个音。


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流出来要集中,同时还要有力;


2.舌头往后收时,只能使下颚扩张,不能影响嘴形;


3.小腹的运动动作不可过大,同时也不能过松,要保持必要的控制;


(4)唇吐:


“唇吐”的演奏法是把上下嘴唇合在一起,同时收紧两腮,然后用口腔的气息将他们冲开,就在这上下嘴唇分开的同时,便会发出“普、普”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去吹奏笛子,就叫“唇吐”。唇吐在民间演奏中,特别在一些戏曲的伴奏中使用较多。它的特点是似吐非吐,似连非连,发音清脆、圆滑、干净。


在练习唇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下嘴唇分、合的动作不可过大;


2.上下嘴唇要自然地分合,嘴部肌肉要松弛,不可过于紧张或过于用力;


3.气息冲出时,力度要均匀,尽可能使气息集中地从风门送入吹孔,以免浪费气力,影响音质;


4.每一口气的流出都要有所控制,千万不能使气量过大。因为气量过大,发音就必然很响,使音质发生变化,失去唇吐音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5.吹奏唇吐音时,小腹保持控制状态,不能运动。将储气的位置往上提至胸腔,来缩短气的运动线,减弱气的冲击力。


以上几种单吐技巧,可以从音阶开始由低音到高音,由慢到快逐步练习。待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选一些简单的乐句、乐段进行练习。也可以用各种单吐技巧去吐奏同样的曲子这样可以从中体会、辨别各种单吐技巧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方法。

 

其次,双吐。


双吐是在单吐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比单吐的速度加快一倍,所以它能够完满地表现快速的连续吐奏,产生非常好的演奏效果。


双吐和单吐一样,也可分为内吐和外吐两种。


(1)双外吐:


在单吐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喉腔动作,也就是当口腔刚刚发出“吐”音,舌尖收回之际,喉腔立即发出“苦”音,把“吐苦、吐苦”连续吹奏,就成了“双外吐”练习时首先练习发音,待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后,再在笛子上慢慢摸索练习。同时应先从第三个孔的低音开始练起,然后逐渐地去练习其它的低音和高音。双外吐的特点是能快速地吐奏强音、顿音和欢腾、热烈的乐句、乐段,甚至是完整的乐曲,它是笛子吹奏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用途也非常广泛。


吹奏双外吐还要注意几点:


1.“单外吐”所忌的一切毛病,“双外吐”也应该避免;


2.应特别注意第一个音“吐”和第二个音“苦”的力度要相等,不能一个轻一个重;


3.练习时,身体保持必要的控制,尽量不要晃动;


(2)双内吐:


它也是在单内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舌头的动作而成。当舌头第一个动作刚刚在口腔发出“区”音之后,舌头第二个动作在舌头的后半部和上颚之间,通过气息的外冲而发出“肯”音,这样一先一后“区肯、区肯”连续吹奏,就是双内吐的正确发音法。双内吐比双外吐柔和、圆润,最适宜吹奏轻快、诙谐的曲调。双内吐比双外吐较难掌握一些,因为它要求舌尖往里收,这样就加重了两腮和口腔的控制力量。开始练习时,易感口酸舌笨。初学者只要不畏惧这一点去刻苦练习,就会很快地渡过这一关。练习方法上,也该从低音的“1”开始,逐渐转向高音和其它音,同时一定要踏踏实实、由慢渐快地练习,以便正确的掌握舌头的动作。


可提供以下几点供初学者参考:


1.在没有找到正确的舌头动作和发音法之前,先别急于在笛上吹奏。这样会忽视动作的准确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许多毛病,以至给将来继续提高带来危害。

 

2.舌头要尽量往里收,特别在练习中,越是感到舌头疲劳,越要注意这一点。


3.双外吐和双内吐的根本区别在于舌头动作大小不同,而动作大小不同的根本区别又在于舌头前后动作的运动距离不同。


我们知道,双外吐第一个动作的发音为“吐”,这个音是从舌尖撞击齿、唇发出的,位置非常靠前;第二个动作的发音为“苦”这个音是从舌根处发出的,非常靠后。这就拉长了舌头运动的距离,使舌头的动作扩大。正因为这样,双外吐也就显得格外结实有力。正像人们都知道,把拳头先收回来然后打出去才会有力量的道理一样。而双内吐由于两个音的发音部位比较近,舌头运动的距离短,所以舌头的动作也就小,因而发音较柔和、圆润、轻巧,速度也就能够更快。

 

最后,三吐。


三吐由一个双吐加上一个单吐构成。三吐也分为外吐和内吐两种。“三外吐”由“双外吐”和“单外吐”联合构成,而“三内吐”则由“双内吐”和“单内吐”构成。舌头的动作和口形都依照双吐和单吐的方法去做。


至于先用单吐好还是先用双吐好,一般来说,八分音符适用于单吐,十六分音符适用于双吐。比如三外吐的“吐苦吐”前两个音“吐苦”即是双外吐,后面一个“吐”为单外吐。或者吹为“吐吐苦”第一个“吐”用单外吐,后面两个音“吐苦”用双外吐,这就成了“三吐”的另一种节奏形式。


三吐的练习,也是由慢渐快,由低音开始逐渐转向高音。三吐最宜表现欢快、跳跃、激奋的感情。它能够较长时间的连续吹奏,造成非常好的演奏效果。在一些独奏曲中用得很多,已成为笛子演奏中不可缺少的演奏形式。


演奏中,常常遇到急速的三连音、六连音的持续进行。可用一种“反三吐”和“正三吐”交替使用的技巧演奏。其方法是:一个“正三吐”(吐苦吐)之后再接用“反三吐”(苦吐苦),这样反复不断进行吹奏。这种方法看起来简单,要想掌握好还需要好好练习。

 

二, 吐音在南、北两派的运用

 

(一) 南派

 

流行在江南水乡的竹笛,用以演奏南方戏曲音乐、江南丝竹、江南小调等。醇厚圆润、典雅、秀美,具有典型的曲笛特色,用气平和均稳,舌头动作小,指法习惯运用颤音、叠音、赠音、打音等技法;但也不乏运用吐音技巧,在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上,特别是在吐音的运用上,讲究的是一种至柔。


吐音技巧原本就是一种非常热烈,激情的表现手法,虽然在南派竹笛的演奏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活泼的快板;但是,仅仅局限于一些较快的手指上的灵活程度来决定的,在舌头上的技巧上,南派演奏风格中不擅长运用舌头上的技巧,不排除,在南派演奏风格中,也会在适时的时候运用一些舌头上的技巧,但是传统的南派竹笛演奏当中对于吐音的运用还是很少的。


近现代一批竹笛演奏家、作曲家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舌头技巧在南派竹笛当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吐音的运用中。


在南派笛艺众多艺术家当中,竹笛大师陆春龄接受的主要是江南丝竹和昆曲等民间音乐艺术,并从中吸取了大量而丰富的艺术营养。


《欢乐歌》 江南丝竹陆春龄编曲,此乐句装饰音较多且细密,曲调风格曲折婉转,清丽流畅,单吐圆润而细腻,在气息的配合下,使得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及人民陶醉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烈欢快的心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观众面前。


《小放牛》刘森改编曲,乐曲富有风趣优美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味,以笛子独奏曲的形式表达了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间相互诘问、对答的明快情绪。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要用平吹,旋律悠扬恬静;第二三段速度较快,用吐音与平吹交替演奏对句,曲尾转调,更显得情调清新明朗、可爱动人。


《早晨》赵松庭曲,此乐句运用单吐,比较自由舒缓地表现手法,这种技巧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既要表现一种在早晨鸟儿醒来发出清脆地、甜美地、干脆利落地鸟鸣,又要表现在美丽的早晨太阳慢慢升起,照耀着森林,自然界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北派

 

北派流行在广大北方的如内蒙、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竹笛擅长演奏梆子戏曲音乐,二人台音乐及山歌小曲等。高亢嘹亮、风趣热情,擅长模拟戏剧唱腔与自然声响,具有北方梆笛特色。吹奏有力、用气较猛,舌头技巧多,经常使用花舌、吐音、喉音等;尤其以吐音的运用更为显著,形成豪爽泼辣特别富于生活情趣的北方竹笛演奏风格,具体的在北派的竹笛的演奏过程中,又有着具体的特点和民族地方特色。


如在音乐上便有西北民歌(如花儿、信天游、爬山调等)的高亢,东北民歌的激越,河北说唱(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等)的顿挫有力,北方戏曲(如京剧、梆子、秦腔等)的高昂铿锵,给我们展现出北方整体音乐风格的阳刚之气。


因此,运用竹笛的吐音技法来活现北方的刚劲之气时,就得运用双吐三吐等等。竹笛大师冯子存的《喜相逢》经过了三次变奏,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久别重逢及全家团圆的欢乐场面。应用了滑音、历音特别是吐音技巧等北方梆笛的特殊演奏技能,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整个乐曲情绪健康饱满,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蒙古民间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很少出现变音,羽调式是蒙古族民间音乐最常见的调式。表现热情奔放的情绪时多用吐音,三吐效果模仿马蹄。《牧民新歌》 简广易曲,这一部分乐曲,充分的表现出了吐音技巧在北方乐曲当中所要表现一种热情奔放的情绪;非常逼真地刻画出蒙古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总之, 本文通过对竹笛技巧的吐音练习法的训练来探讨总结出以上几种训练方法。其中单吐、双吐和三吐略作具体的分析和训练方法的介绍,随着现代竹笛教学的发展和对技巧的掌握运用,各种技巧的探索与创新也在不断进步,本人的见解和观点可作辅助参考,有分歧的观点还望广大竹笛爱好者加以斧正。

 

参考文献:

 

[1]胡结续编著.《笛子吹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7

 

[2] 林克仁著.《中国笛箫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 胡登跳著.《民族管弦乐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 傅利民著.《中国民族器乐配器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周世波著.《笛箫音乐》.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点击关注,欢迎分享!欢迎留言,经典入选!每天精彩!下方二维码请长按、识别,加关注哦!管乐飞扬在这里与您不见不散

声明:音频视频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分享,请勿商用,否则一切后果与本平台无关!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