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灞桥柳
灞桥柳关键字
灞桥,位于陕西西安东郊一座古今文明的桥。它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一种习俗。
这座古桥,无数引起大量文人的咏叹,桥边的垂柳,让不少迁客为之断肠,桥下东流的灞水,勾起无奈的离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此后这里成为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表达感情
《灞桥柳》这首歌,曲调是一种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唱腔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彩腔”,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感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其中的拖腔必须归入“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也是与其他的唱腔有明显区别的地方。秦腔的唱腔有欢音和苦音之分。顾名思义,欢音擅长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苦音适合抒发悲愤、凄凉的情感。这些都需要表演者对歌词意境的拿捏把握,以更好地表达情感的辅助唱法。《灞桥柳》唱腔为苦音。表达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月残风
古人赠柳
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折柳寄情,望柳怀人,画柳思乡,成了表达离愁别绪最真切、最细致的方式。
情思缠绵的长安城东灞桥,已经成了最有代表意义、最能唤起人们深长怀人情愫的送别地。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已新。
枝枝总道地,叶叶自开春。
万物巧技无穷
独匠心人可尽其力
世间变幻莫测
唯立品者精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