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王夫人抬举袭人为姨娘,明知道贾政不同意,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王夫人抬举袭人为姨娘,明知道贾政不同意,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2022-09-18 20:40:15

王夫人发现“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之后不久,就安排王熙凤把袭人的待遇从一等大丫头提升为姨娘级别。王熙凤表示不理解:“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她在屋里岂不好?”

“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她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这三个理由里,其中有一个是“老爷也不许”,也就是贾政不同意。

那么问题来了,王夫人明知贾政不同意,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安排呢?

注意,王夫人说这话时,并不是在私密环境里。当时,“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都在现场,事后湘云还特意约黛玉一起去给袭人道喜。以湘云的大嘴巴性格,只要她知道了,就不再是秘密了,何况王夫人并没有交代大家别说出去。这就说明,王夫人并不担心有人去跟贾政告密。

结合前后文可知,王夫人这里说的“老爷也不许”,并不是指贾政不同意把袭人抬为姨娘,而是不同意这么早给宝玉安排姨娘。

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安排谁给宝玉做姨娘,一个是什么时候给宝玉安排姨娘。前一个是原则问题,必须贾政同意,后一个则原则性不大,不过是把迟早要做的事提前了而已,而且仅限于事实不做官宣。所以王夫人并不在意贾政是否知道,这也不算是对贾政的欺瞒。

夫唱妇随、有商有量,这是贾政王夫人这对夫妻的相处之道。

王夫人是作者刻意塑造的儒家正统夫人,她与贾政正好代表了新儒学文化下的夫妻形象。他们都严格恪守着儒家礼仪,从无逾越之处。

红楼的开篇,贾府就已经进入末世了,但此时的荣国府还是一片岁月静好。作者可以在第七回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来展现荣国府后院的安宁与舒适,各院的主子们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这么良好的居家环境,并不是王熙凤营造的,因为王熙凤管家的时间并不长。有过管理经验或懂管理的人就会知道,这么大的家族,与集团公司无异,想要运转良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必须经过长时期的磨合与调整,才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所以,荣国府的岁月静好,是贾政和王夫人夫妻共同管理的结果:他们夫唱妇随,有商有量,彼此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上有老下有小的复杂家庭维持长时间的和睦。

在夫妻相处上,王夫人尤其不会把自己凌驾于贾政之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宝玉挨打事件中看出来。

通常父亲教育儿子,最怕母亲护短。强势一点的女人会直接拦在丈夫面前,或施威或撒泼阻止丈夫教育儿子。第三十三回的“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政都快把宝玉打死了,闻讯赶来的王夫人虽然“抱住板子”,却是以央求的口气劝阻贾政,而且她不敢说宝玉打不得。

“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宝玉该打,但“老爷也要自重”,别为了打宝玉把自己累坏了。另外,老太太那么宝贝这个孙子,“打死宝玉事小”,老太太急出个好歹来就麻烦了。

唯一的儿子快被打死了,紧急到了这种程度,王夫人的劝阻还如此委婉,足以说明她不会强势干涉贾政的决定,贾政不同意的事她一定不会做。

选择袭人为宝玉的姨娘,是贾政和王夫人共同商量的结果。

在对宝玉的教育上,贾政和王夫人有着共同的焦虑和无奈。焦虑的是宝玉不肯务正,只想做“混世魔王”。无奈的是贾母对宝玉过分宠溺,让他们没办法管束宝玉。

正因为既焦虑又无奈,他们一定会更多得交流如何管束宝玉才恰当。

当王夫人发现了袭人这个宝藏,她当然会第一时间和贾政商量如何用好这个宝藏。第七十二回贾政和赵姨娘说“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给宝玉的这个就是袭人无疑了。

这可不是凭空猜测。给儿子配备姨娘,本是母亲的职责,因为这属于内院的事。王夫人私自做主,贾政也不能说什么。但是,因为这对夫妻从来就是有商有量,而且他们家的情况特殊,所以王夫人更愿意和贾政商量着办。

说情况特殊,就特殊在宝玉被贾母溺爱到完全失去了原则,这让王夫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既不得罪婆婆又不耽误儿子的前程。她本来就是个不怎么聪明的人,不像王熙凤主意多。所以,她非常希望有一个人能商量拿主意。丈夫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他们不但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还在教育儿子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焦虑,所以他们很容易达成共识。

第二十三回,因元春下旨让弟弟妹妹们搬进大观园去住,贾政把宝玉叫去嘱咐他几句,这里有一处描写贾政对宝玉态度的转变: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

从宝玉抓周时只抓“钗环脂粉”,贾政就对他“大不喜悦”。到了这里,贾政“把素日嫌恶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体谅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

还有第三十三回,贾政下狠手要打死宝玉时,王夫人搬出老太太来劝阻,贾政完全听不进去。但当王夫人拿自己打苦情牌,说到“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时,贾政停手了。这充分说明,贾政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妻子,在乎妻子的感受。

所以,如果贾政要为宝玉指定姨娘,也会和王夫人商量,征得王夫人同意,而不会私自做主。

贾政不会私自做主,王夫人也不会私自做主,那么选择袭人为宝玉的姨娘,就是他们共同商量的结果。

王夫人私自把这个消息在小范围内公开,并给予了袭人姨娘的待遇,算不算违背贾政的意愿呢?

其实是不算的,从王夫人所说的那三个理由可知,第一和第三个理由,都是为了说明第二个理由。也就是说,贾政和王夫人都决定选择袭人为宝玉的姨娘,但他们都觉得现在不宜公开,原因就在于“一则都年轻”,“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她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所以“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且浑着”的意思就是不挑明,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其实,如果王夫人不提出要给袭人提升待遇,事情的本质不会有什么区别。站在贾政王夫人的角度,他们已经心里有数了,迟早的事;站在袭人的角度,有没有这个消息,她都会尽职尽责地完成王夫人的托付。

这就是王夫人的良善之处了。她曾要求袭人,“我就把他(宝玉)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并跟袭人承诺,“我自然不辜负你”。袭人的所作所为,早已是超额付出,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予相应的报酬。既然已经决定把袭人提为姨娘,而且袭人已经在承担姨娘的职责,那么提前给予姨娘待遇也不违反原则。何况王夫人用的还是自己的私房钱,并不走公账,“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

这就好比企业内定管理人才,人已经上岗了,只是没有正式发文公示。为了对得起人才的付出,工资待遇自然也该跟上去,这是管理者该自觉去做的事。

所以,王夫人的做法与“老爷也不许”并不冲突。她的这种做法,正符合贾府的“诗礼传家”,“宽仁以待下人”,否则就成了盘剥劳动力了。

也正是因为王夫人的做法合情合理,在座的各位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宝钗、黛玉湘云更是难得一致地想着要第一时间去跟袭人道喜,说明这是一件大家都认可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