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传,而盛唐诗歌更是浩如烟海,多至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从李太白的明月蜀道,王摩诘的桃源空山,到岑嘉州的瀚海阑干,白乐天的青衫琵琶……章台的杨柳青青如旧,巴山的夜雨涨满秋池,半人高的蓬蒿在仰天长笑,千树万树的梨花倒映着春水,千年时光匆匆流逝,洗刷不掉的不仅是盛唐华章留下的这些草木芬芳,更多的应是后人们从中得到的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悟。
有那么一个人,他之一生,权贵为轻,黎民最重。自幼辗转,骨肉分离道路中,他恋母至深;少年干谒,离离原上春风生,他居天下易。初任拾遗,希以陨首以报知遇,他频频上书;既为善赞,却凭他职以越言事,他被贬江州。杭州之行,筑堤疏井,他以俸馈留,继往开来;苏州之任,凿河修路,他以心倾注,惠济民生。
带一铮铮傲骨,他从中唐直言而来;怀一赤子之心,他以质朴演绎现实。兼济天下,他亦怀揣凌云之志,心处庙堂之上;独善其身,他也向往无为之道,意在江湖之远。《琵琶》一曲,流转和谐,尽展他之天涯悲怆;《长恨》一歌,更是真挚缠绵,尽叙他之多情重义。
此恨绵绵无绝期
私认为,中唐的诗人当以乐天为最,而在乐天的诸多作品之中,又当以《长恨歌》为最。不仅是因为其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更是因为其能让千年后的我们从中窥探出几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蛛丝马迹,能让我们从中感悟些什么,明白些什么。
Sweet Memories
世人皆言,杨玉环,艳无双,精歌舞,性奢华,得帝宠。而《长恨歌》更是开篇点出“汉皇重色思倾国”直击安史之乱的根源便是杨贵妃的娇媚恃宠,唐明皇的迷色误国。诗中所言“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皆是极力渲染和铺写玄宗之重色荒淫,也因此太多太多的人都认定玄宗的骄奢淫逸都是因为杨玉环的恃宠而骄、妖媚惑主,称她是红颜祸水,无端的将大唐由盛而衰的锅都扔给了她来背。
放眼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在众多传统文人的笔下,在封建主义制度之下,父权的思想根深蒂固,男性气质的权威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唐玄宗晚年流离失所,饱受排挤和欺凌,全都怪那位“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人杨贵妃,集“三千宠爱在一身”,迷得唐玄宗从此“不早朝”,忘情于娱乐歌舞之中。世人看到了大唐陨落的直接原因,却看不到背后的本质,看不到那个时代父权世界的动荡,看不到女子们因承担太多责任而显示出的疲惫和衰弱。
红颜祸水?
杨贵妃的生死与大唐的兴衰,被世人强行地绑定在了一起。大唐盛世,她就是人人都爱的杨贵妃。大唐陨落,她就是祸国殃民的杨玉环。
而我却说,不,我为她不平,大唐陨落不是她的错。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的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能够决定大事的权利和资格,而杨贵妃更是对政事毫不关心,也不多加干涉,“天生丽质难自弃”也从来都不是她的错,“六军不发无奈何”中她又何尝不无辜?虽无意酿成了悲剧的开端,但她也绝不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过往,我们固然感慨于玄宗“到此踌躇不能去”的无奈悲怆,“孤灯挑尽未成眠”的辗转思人,叹息于他们“唯将旧物表深情”的不幸结局,感动于他们“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鹣鲽情深,但从深层次来看,《长恨歌》中隐隐透露出的,值得我们更为注意的是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彼时女性地位的低下。
并且从“渔阳鼙鼓动地来”、“九重城阙烟尘生”中感受安史之乱,战中唐朝威严尽扫,烽火烧遍华北大地,花团锦簇的繁华世界转瞬变为悠远的追忆,这些究其本质还是因为最高统治集团对日趋严重的腐败和社会不公的麻木不仁,放任制度的缺陷乃至弊端听之任之,盛世光辉下暗藏的危机四伏这才于某一个契机终于被引爆,而杨贵妃不过恰逢其会,。
而从历史的长河中回过头来,现代中国对“男女平等”这四个字的诠释可谓越来越好。从前人们谈论“男女平等”,关注的是性别歧视,荡妇羞辱,被者有罪论,现在人们谈论“男女平等”,甚至有了“女权主义”这样的分论点。有调查显示,中国直到现在男女在社会中创造价值的比例是排名世界第一的,这表明中国男女平等的水平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享受到男女平等的权利,这也需要归功于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例如《宪法》中就男女平等问题明确指出:、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再例如,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我国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了报告。法律法规的健全,不仅关乎规则,更关乎规则背后的价值诉求,关乎回应人心所向,塑造伦理人情,阳光下的每个人都渐渐被赋予了平等的权利,而我们的社会也正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红尘滚滚而逝,但哪怕沧海化作桑田,哪怕记忆的铜锁爬满青锈如霜,文化从不曾离去,诗词也从不曾被人淡忘。《长恨歌》千载留其名的背后,是浮云悠悠,文章已满行人耳,更是我们对其的感悟与思考,更是盛唐华章跨越千年带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者:李宛芝、羊淑洮
审核:徐亮、刘菁
小编:杜舒豪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微信
公众号:艺传学院
微信号:yichuanxue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