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必然的产业互联,窥探真相的一线投资与创业

必然的产业互联,窥探真相的一线投资与创业

2020-06-12 16:55:15

应用首发未来未知,产业互联下,拉开帷幕的新一轮较量正在创造答案。 图片来自“东方IC”

不能慢的中国,必然的产业互联

从2011年成立阿米巴资本至今,王东晖已经在早期投资这条路上跑了八年,在To C的喧嚣中,投中蘑菇街、快的为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To B,也依然有聚水潭、虎赞科技这样的案例。

王东晖在跑赢了互联网上半场后,奔赴下半场,脚已迈出。

“实际上,我们内部没有上下半场这种说法”坐在对面,王东晖对记者提出的上下半场并不赞同,“这两者之间是融合的关系,并没有割裂。C端先行,因为更容易做,而后通过电商场景、零售场景、社交场景……慢慢向行业中台渗透,进入门槛高的产业链中去。整体来看,这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形成过程。”

王东晖摇了摇头,灰白的头发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弧线,稍显嘈杂的采访间刹时进入严肃状态。

“这件事我倾向于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产业互联网所涉及的芯片、新材料、精密加工,哪一项不是中美目前打的最前沿的东西?产业进程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看产业必须要建立在深厚的时代趋势中去。”

2个月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也曾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中国是产业大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发达国家在产品规模与数量上的‘一次追赶’,但在质量、技术、效率、竞争力、品牌、基础知识能力等方面仍需‘二次追赶’。”

2018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扒开意识形态、文化冲突的外衣,实质是新一轮国家综合实力进入博弈期。

而产业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构建智能社会的基础,带动生产力从根本上提高,推动整体经济运转效率,将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中美之间比较来看,历经20年发展,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全面赶超美国。如,汽车领域,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外卖领域,仅美团每天就有超过两千万的定单,美国同样的公司仅维持在两三百万。

但产业互联网领域,中国在通信和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却仍难以撼动美国的垄断地位,软件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尤为薄弱,美国有超过80%以上的企业上云,中国只有30%。在基础科技、半导体、数字化、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美国依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软件互联网云计算和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绝对霸主。

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判断,目前全球科技企业中能够同时在这三个领域发起冲锋的仅有华为。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使命,华为已经在通信、芯片设计等数个领域撕开了美国构筑的高科技垄断壁垒。这才是华为让美国政客真正感到恐惧并招致战略打压的本质原因。

产业互联网是智能社会的基石,也是未来各国科技竞赛的制高点。中美博弈成为最好的清醒剂,外部形势倒逼叠加内部自身发展需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工业互联网平台相继出台,中国新一轮改革进程加快,推动国内产业互联网环境呈向好态势。

优胜劣汰,一切皆重来

在To B领域浸泡多年,金蝶软件中国总裁孙雁飞如此解释产业互联网: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国内产业问题多,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发展结构不合理,供应链不协调,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产品/服务质量效益不佳,甚至,传统企业的管理成本可能远远高于某项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某些地区产业已经出现空心化等突出问题……

同时,剧变的社会也在迎接一个新技术周期的形成。大数据、云计算、AI、AR、区块链,随着新技术不断深入传统产业,让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实现连接,去掉中间环节,打破产业边界,击穿利益分割的重重壁垒,进而重构全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的生产实力,形成价值增量。

以大数据为例,每一次服务,每一个产品售卖都有交易的数据产生,除却交易环节,从整个系统来看,流程数据、用户数据,产品数据,将产生的各种各样数据,通过需求对接、技术连接为消费者匹配更符合其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并可将这些数据作为下一步更深度数据的基础与养料,持续帮助互联网向产业端渗透,驱动产业良性发展。

那么,具体如何切入产业互联网?

孙雁飞认为有三个路径:

其一,从生产端切入,主攻智能工厂和生产线,通过集成生产系统获取数据,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二,从产品端切入,主攻智能产品,提供智能增值服务,拓展价值空间;

其三,从平台端切入,主攻第三方产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提供运营优化、资源协同、设备连接管理等各类产业互联昂创新应用的支撑服务。

即便前途光明,路径清晰,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会一往无前地奔向产业互联。

挑战之一:信息安全问题成企业接触黑科技的最大阻碍。在企业实现转型过程中,服务商可轻易获取企业数据,这使得企业天然无法放心转型。

挑战之二:企业对转型持保守态度。企业经营思维僵化,习惯依赖多年沿袭下来的运维、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及工具,因此对于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的采纳,企业慎之又慎,导致产业互联网实现困难。

挑战之三:企业走向产业互联网的路途中,早期难以形成闭环盈利模式,转型的真正价值仍未体现。

挑战之下,智者总有智者的活法,勇士总有勇士的追求。

正如盛景网联合伙人颜艳春所说:“裂痕已经开启,总有光会照进来,下个十年,一切皆重来。”

创业视角下的产业互联

聚水潭、慧聪决定成为勇士。

对于聚水潭来说,这条勇士之路,如同西天取经。

在经历了早期投资人签完协议就跑路,服务器大面积罢工、中途与阿里交恶……

创业的种种磨难与艰辛后,骆海东(聚水潭创始人兼CEO,花名红茶)这个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在20多年的磨砺中,身上早已褪去了程序员特有的内敛安静,如何把公司的产品、服务送达到更多企业客户手中去,是其更关心的。

见到骆海东时,他正站在聚光灯下,面对台下数百名企业客户,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诉说着自己对客户一路陪同的感激,嗓音中几度颤抖与哽咽。

这种哽咽来源于自己不曾放弃的坚持,客户的尝试与续约,还是团队20多年的信任?这位以理性著称的创业者在内心埋藏了太多的故事。

To C企业能在烧钱模式下,一边上线,一边迭代,快速验证,小步快跑,找到合适的路径后,迅速复制、扩大大流量,赢得市场。To B的创业逻辑更为简单、残酷:投资人倾向于做中大型客户的公司,现金流为王。

资本零容忍,活下去,只能尽早做出知名度,签到大企业客户,带动公司进入盈利期。

对于聚水潭这样的To B类公司来说,在创业的第一天,就必须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产品,怎么做,用户怎么获取,如何保证复购,市场如何复制、扩张?

聚水潭的商业模式是通过SaaS化+云化的一体化模式,以ERP切入,逐步打造SaaS+、Service+、Link+联合产品矩阵,从最基础的帮助企业建立数据对接,进行工作协同,到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乃至帮助企业寻找商机,全面解除企业数字化转型面对的困惑。而后从单体扩展到多点,在ToB领域形成跨企业、跨电商平台的协同效应。

这个过程中为了获取用户并形成复购,产品力、销售力极为重要,二者之间也可以是相互促进的,但真正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并不容易,需要的是反应敏捷的研发团队,能够对种子客户有判断、准确识别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维持长期客户关系的销售团队,能够为客户设计专业方案,激活用户活跃度,创造价值增量的运营团队。

这在聚水潭被翻译为“好产品、重服务、亲客户”。

随着聚水潭客户数的增多,同一个供应链上下游的不同类型客户开始使用聚水潭,比如工厂、档口商户、电商卖家和分销商。这些客户处在同一个系统内,业务又有关联,这成为聚水潭助力产业链上下游打通数据,介入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融合的基础。

聚水潭随之将业务扩张,开发能够在同一个供应链体系内可以被各方识别并可转换的商品条形码的功能,提升商品在同一个供应链体系内流通的效率。并开始通过收购兼并、自主研发、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吸纳、整合包括ERP在内的其他各类供应链软件,以平台式的思维进行经营。

台上,骆海东仍然在讲述向产业深处探索的故事,这或许是聚水潭下一个20年。

从当年资本的宠儿风头力压阿里,到市值不及阿里零头的零头,如今再提慧聪网,通常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问一句,“慧聪网还活着?”它的确活着。

事实上,它还活出了几分站在风口上的样子。

2018年全年,慧聪集团实现营收105.83亿元人民币,相比2017年37亿人民币,大增185.8%。财报称,集团销售收入增加主要来自智慧产业事业群,通过集团发展成熟的B2B交易平台所致。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西安古风音乐交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