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夜深忽梦少年事
为君翻作琵琶行
白
1
文/陈士胜
壹
初中时,第一次读《琵琶行》,印象里只剩下这是一篇很长很长的诗,关键还要背诵默写。那时的少年,哪里晓得白乐天的思与忧,只是牢牢地记着其中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次与同学背到这时,故作深情两两相望,下一步猛烈地互相紧握,道一声“兄台保重,为兄去了”。然后起身,假想自己正深衣长袖,虚空一撩,学着戏台步法,一脸易水去寻教语文的周老师背诗。自然,一次过是很难的,最恨的,背不出要回去抄写一遍。那会子,也不知写了几回。
壹
九
肆
三
也因此,后来的日子里,再不想见到它。只是其中几处,总难忘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是不懂琵琶的,只是总记得老周描述的敦煌飞天反弹琵琶的飘逸。更遑论那婀娜的一拨手。于是,心中,琵琶烙了印。
这之后的某节音乐课上,我终于直面了他——黄老师琵琶演奏了《十面埋伏》,据说这曲是琵琶曲里的名角,有名气的不好操练。可惜,我实在不懂,看不懂指法,更不用说领会声韵了。那时只记得这一曲是送那霸王的。老师说,曲中有杀气。可惜,我感悟不到。至于白先生的《琵琶行》,老师没找到歌曲版的,自然地,我们也就无那耳福了。只是心里终究惦记着,却不想,终于听到时,人已而立。
贰
是的,人生三十,再不见少年!
壹九肆三
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虽已渐渐消沉,如那西沉的红日,却自有一番霓色。弱冠之年,我从周老师,也入了这一行当。于是忽然理解了他。背背抄抄是挺好的,只是每每看到那几个孩子瞧我那眼神,忍不住遐想这里头会不会又出来个从教的。于是一脸诡笑地出了教室,自然我不知道身后那几个孩子惊恐的模样——在旁的老师后来告诉我,他们已是青的白的,见了鬼似的。
办公室里,是几个90后的年轻姑娘,新潮,不死板,又好学,追寻着他们的时尚。那一日,隔着扇门,悠悠然传出的是婉转的戏腔: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词实在太熟,却怎么也想不起。不由得停步门外,侧耳细听。再后来,是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再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到那会,我终是心领神会了。
我向知道自己是个恋旧的。少年时,爱极了古人古诗古文,只觉得一切古色古香古韵古味,都似那沉香老坛,醇烈绵厚。初中时的一本山海,一卷镜花,一册红楼,一枕蜀山,浓墨了多少琪花瑶草,珍禽异兽,神人妖魔,迷醉得我不思向学,惹得老周多少回发飙。
壹
九
肆
三
叁
于今,时隔十五年,琵琶再弹。这一日,原词新曲,间杂着错错弦拨,两个歌者的绵长柔婉, 温柔了多少繁花。《》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不知人这一生,是否有顿悟一说。那一曲青衫湿,温温软软地,叫我迷了眼。
少年不知愁滋味,当初的天涯沦落更多的不过是嬉笑,何曾在心上留痕。风华流转的十五年里,眼见着平地起高楼,眼见着孤影都成双,眼见着青丝染霜意,才初初明了何以霜叶红于二月花。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长大。
作者简介
陈士胜,来自乐清市智仁乡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年少时喜欢看些闲书,到如今仍是爱着那些杂书,唐传奇,戏本子,游仙游侠,骨子里羡慕着前人的潇洒。白日做梦里,想着以后寻个深山老林隐逸终生,偏生是个胆小鬼,于是,安生地窝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每日家教教书,讲讲古,坐在学生堆里,意外地挺惬意!
编辑 | 日目又
审稿 | 陈 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