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厝一峰兄,
一壶一茶一段缘。
|摄影家蒋长云所摄古厝茶馆内景:大家喜爱阅读东南早报
|2004年,主流生活报《东南早报》在古厝茶馆举办沙龙
|古厝茶主庄剑峰畅谈与早报之缘
太阳系访客周友谊造访古厝茶馆:
闹市独取静,后城茶自幽。
一晃二十载,文心何处求。
信步来到古厝茶馆,看见剑峰兄,
胡须飘逸,满面慈容。
笑意由内向外,绽放成馆前的莲花。
二十年,
有剑峰兄执著坚持,才有古厝茶馆,
有古厝茶馆,才有后城的文心璀璨。
拾步上台阶,由南至北贯通,
古意盎然,大气淋漓。
不止是斑驳的红砖黛瓦,更是里面充沛的文化气息。
往来皆是客,往来不是客。
往来都是感受千年古城的兄弟姐妹。
诗曰:
古城诵古意,
厝起古街里。
茶韵听古戏,
坊间留传奇。
地球来信
剑客:
我来也!
跳来跳去,还是跳到古厝茶馆里。
左把壶,
右啜茶,
口中碎碎念:
茶不醉人人自醉,
醉卧古厝君莫笑。
笑语盈盈暗香动,
洞箫声里梦刺桐。
连长:
我自山中来,带着兰花香。
沿着晋江边,赤脚到茶馆。
见到一善人,乃是剑峰兄。
开轩面大埕,快快泡茶来。
本连忽见大阳系访客撂下一段话,
点开一看,温情热乎乎,话配茶,真惕。
上大盏,酌满茶。
从明天起,做个有文化的连长。
噫,发仔跑得没见影?
发仔:
本宝宝现身!
茶呷了,糜熟没?
上午11时,有伙计探头探脑问峰兄,
要浸开几斤米?
峰兄比出“非常6+1”手势。
意思是,六斤多一点,七斤少一点。
米饭喷喷香,饭香加茶香,双香香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