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一个和尚的传奇:一音禅师的艺术世界

一个和尚的传奇:一音禅师的艺术世界

2021-10-22 04:03:1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大山堂堂,丘园养素:一音禅师    (视频拍摄:一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皖南泾县的查济古村,建于隋唐,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村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为查济半山。这座空山近年因为一位僧人在此筑屋修行而名声大振。许多人慕名远道而来,或为聆听禅师的开示,或为欣赏禅师的佳作。

       这位修行于深山、却名传天下的僧人,就是一音禅师。




       步入一音禅院,院落与绿山相融,树木蓊蓊郁郁、房舍错落有致,一弯坡道通往竹林间的禅房,一溪山泉从石涧间流下清音。

       他面容清秀,目光深邃,长袍曳地,玉树临风颇有仙风道骨,令人如沐春风。



       一音禅师,出家前曾求学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师从中国当代篆刻泰斗韩天衡先生习篆刻,得花鸟画大家张立辰先生,著名书法家李刚田先生、黄惇先生等悉心指导,书法多次入选全国展,23岁即加入中国书协。他出家于安徽九华山大觉禅寺,受具足戒于广东韶关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法号演音,师从当代禅门泰斗净慧老和尚习禅,临济宗天童派第四十三代传人。其篆刻出入秦汉,陶冶钟鼎铭文,溯流讨源,以楚系文字入印,风格独特,濯古来新,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禅僧。著有《一音禅师指画》、《一音禅师小楷心经》等。 


大山堂堂,丘园养素


       出家之后,一音禅师竹杖芒鞋,云游四方。途经泾县查济古村时,他对古村后面的这座当时还不知道名字的大山一见倾心,驻足回望,久久不愿离去。

       于是他发愿,在此修建禅院,住山修行。宏愿一出,难行亦行。



       他白手起家,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一顶斗笠,一支洞箫,布衣草鞋,铁锄镰刀,曾是他的全部家当。



       而如今,经过几年的开拓建设,数座青砖、白墙、黛瓦的建筑已经隐现于翠竹掩映的半山之中。在这里,一音禅师每天黎明即起,敲钟礼佛、早课晚课,诵经唱赞、打坐行禅……修禅之余,抄经作画、吹箫唱偈,接引有缘众生。


 诗书画印乐 艺精为高人



       历史上,僧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半路出家,一种是童真入道。而博学多才、名传后世的高僧大德中,半路出家的不在少数。“清初四僧”中的石涛和八大山人,近代的弘一法师,皆属此列。一音禅师认为,即便是佛门中人,各自的根性不同、因缘不同,入道的时机也不一样。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人,他相信佛缘,潜心修为,慧根笃定。

       早在出家之前,作为俗家弟子的宋歌就已经是艺术界卓有成就的知名人士。出版过《宋歌篆刻作品集》、《宋歌解读道德经》、《中国篆刻百家·宋歌卷》等著作。

       自1991年以来,他的篆刻、书法作品十几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型权威展览,、《中国文化报》、《收藏界》、《美术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出家之后,艺术创作自然成为一音禅师修行的重要部分,书法、绘画、篆刻,以及诗词、洞箫,依然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一音禅师的篆刻出入秦汉,陶冶钟鼎铭文,溯流讨源,以浪漫奇诡的楚系文字入印,风格独特,濯古来新,具有绘画的时空感和书法的造型美,“刀味”和“笔意”俱佳,章法和神韵绮丽旷达,“方寸之地,气象万千”。




       一音禅师房内书画,书法以小楷见长,静穆渊雅,颇具禅韵。

       书法以小楷见长,兼善行书、大楷、草书、草篆。其小楷风行雨润,如天女散花,朵朵见佛;



       行书一如行云流水,不失跌宕起伏之韵;草书能闭目挥洒,一气呵成,通篇布局疏密有致,浓淡干湿浑然天成;篆书笔中见刀,刚柔相济;其草篆既有其师韩天衡之风,又揉入天真烂漫之气,篆书草书和谐相融,可谓推陈出新。



       一音禅师的花卉画师宗八大山人、金农等,近年来,其山水参宋元笔意兼以写生,以禅意入画。花鸟画以梅、兰、菊、竹、莲为主,尤好莲、梅、兰。出家后倾心指画创作,经过五年修炼,“一指禅画”终开新风:空灵静谧,画中见禅,妙指生花。




       他以指代笔,所作花鸟画,似从八大山人与石涛处脱出,古意盎然,甚有大家气象,山水则宗宋元而参以写生,以禅意入画,清新自然,意境高远。禅乃“禅那”的简称,译为“思维修”或“静虑”,静即定,虑即慧,禅入书画,亦即儒、释、道与书画艺术相融, 将内在的心静致远的精神融入书画,即禅意书画。

       他禅房里有幅新作的梅图,上题自度诗:“画到无我时,我已在其中。指尖梅花放,虚空现真容。”可谓是他指画心灵的禅悟。



       禅房墙上除书画外还挂有一支长箫,早闻是他一绝,其置身山谷林泉吹箫,多即兴创作,音声超凡脱俗,亦被行家视为音乐奇才。

       他的原创箫曲《幽谷兰香》、《明月清箫》、《岭上白云》等曾在多家音乐平台播出,以一音禅师为原型的国内首部4K级禅宗纪录片《山僧》,其中的配乐箫曲就是由一音禅师创作并演奏的。





      尽管隐居峻岭之中,但一音禅师的禅修隽语、书画、篆刻和音乐等艺术作品,通过各种现代传媒载体,正在世间广为流播。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把查济半山变成了佛门热土。而一音禅师的艺术作品,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并珍藏。


END

谢谢欣赏




用文化穿越距离   用艺术品味时光



邮箱:time80company@qq.com

网站:www.time80.cn
微信号:时光八零文化艺术





时光八零文化艺术

(北京)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