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让我们握住地球的手--华德福学校如何教授地理课程?

让我们握住地球的手--华德福学校如何教授地理课程?

2022-02-11 22:08:45

沉淀了好久,我都没有动笔写这篇文章,我甚至都不知道该给这篇文章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读天地大书、做中道之人?把整个世界请到孩子面前?把整个世界带给孩子?用我们所有的知识照顾地球?让我们学会照顾地球?

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瑞典华德福协会主席Örjan Liebendörferv关于华德福地理课程那堂温暖的讲解,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直到今天还在我的心里强烈地存在,当我决定坐下来记录那堂课时,我决定还是从Örjan老师讲的一件事情说起,并把这篇文章的名字最终确定为——让我们握住地球的手。

Örjan毕业于华德福学校,又在斯德歌尔摩大学学习了地理和生物学专业,并拥有30年的华德福高中和小学教学经验。在讲课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带着他的高中学生们,身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让他们练习冥想。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一般不太喜欢这种仪式感比较强的活动,但那天孩子们很安静,Örjan让孩子想象地球是活的,想象着每人人都握着地球的手,感受一下地球的呼吸……老师讲得很动情,他说,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对地球的责任。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我和冯老师策划给沐心苔的孩子们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如果Örjan老师的孩子也听过这个故事,也许他们会更有感觉吧,躺在一个巨人身体变成的地球上,感受他的脉搏,感受他的呼吸,感受他的心肺,感受他的骨骼……那又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时刻啊!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Örjan说,华德福学校的地理课程,是他最喜欢的课。在他看来,整个世界的知识都可以在这门课程中融合。地理课不止记住某个地名、某条河流和会看地图那么简单。在地理学的大框架之下,很多知识都可以放入其中。施泰纳说:问这样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居住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这个地区有农业?是因为离河流比较近比较适合灌溉吗?为什么有人选择在这个山村里生活,是因为这里有什么矿产吗?或者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以前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深圳,几十年前,这里只有渔民,现在却发展成了一个摩登大都市,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像工业化的历史都可以融入进去。重要的要问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看到了什么,经验到了什么?



同时,地理课,也是施泰纳为数不多的详细教授方法与大纲的课目之一。施泰纳曾经非常详细地告诉老师们如何以孩子们能够听得懂的方式教授这些抽象的知识。


Örjan说,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是了解,一个是尊重。了解,就是要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地球,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进而彼此尊重。Örjan强调,教授地理课程一定要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不能持山村的环境不好,城市的环境的好之类的观点。人们在某个区域生活久了,就会形成当地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整个人类文化家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师们应该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差异,而不能随便乱说哪种生活、哪种文化是没有意义的。也正是缘于这一点,我曾经想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读天地大书,做中道之人。

如何教授地理?

在12岁之前,地理课重点是教授给孩子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不需要给他们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图,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内心的图景。



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教授地理课了,这个时候教授的主要是家乡地理,甚至可以说是学校附近的地理。三、四年级的孩子,从了解周围熟悉的环境,可以学习到很多地理知识。有一个很适合的练习,那就是让他们观察上学路上看到的环境,要连续观察数天,这样可以真正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对学习地理很有帮助。这有点像教音乐或笛子演奏一样,先教歌曲,会唱了,然后再吹奏。教语言也是这样,先会说,然后才学习书写。教授地理的方法也是先从孩子们熟悉的场所开始,最初的时候,老师会带领孩子们用湿水彩画地图,不需要太精确,只需要对周围环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他们熟悉这些地方的事物,但要教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让他们学会从高处从俯瞰的角度去了解所在的环境。整个地理课程也可以说是从越来越高的视角在学习,从学校到乡村,再到城市,省,国家,一直到整个世界,整个地球。


儿童的第二个七年,一个关键词是美好,我们要告诉孩子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在孩子们的心中竖立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印象,而且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在下一个阶段的时候,我才开始探讨严肃的问题。


在课堂上,Örjan提到一个人,斯德歌尔摩大学的John Rockström教授,他认为,未来人类在讨论在1815年到2015之间这段历史的进修,一定会说我们做了那么多的蠢事。人们把石油、煤炭几乎要耗尽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做的恶果,包括对气候的恶劣影响,如果我们持续这样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热,很多地区将无法适合人类居住,这也是他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要成为地球的保护者,防止人类的毁灭。但同时他也怀有积极乐观的认识,他认为,这些问题还是有解决办法的。在德国,很多媒矿被关掉了,太阳能、风能开始大面积使用,在汽车行业,未来五年电力发动车超过汽油发动车。很多大公司,包括苹果、三星都在研究如何不依赖石油的技术。总之,他的态度就是很正面的,人类必须朝正面思考,不能坐等,人人都要努力。从低年级,我们就是要向孩子们传达这样的态度,让他们多看到一些正面的例子,让他们看到希望。


碰巧的是,这几天,我从李迪那也了解到一个信息:库布其,昔日水草丰美的朔方城,黄河大拐弯处,后来变成了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七大沙漠,然而一个企业历经27年的努力,坚持植树,绿化了6000多平方公里,结果那里的降雨量增长了40倍,雕类等猛禽开始出现,连天鹅都每件来一个月。更为神奇的是,当地人还发现,树每长高一米,沙丘就会矮一米。像这样的故事就非常适合讲给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听。


总之,这个时期在教授地理课程的时候,我们还培养孩子一种观念,那就是对地球的热爱,从三年级时开始这样的教育是很合适的。我们要多从下面的角度,告诉孩子们,我们是有能力照顾这个地球的。在进入高年级之前,在学校不能过多地探讨污染、破坏地球环境这样的话题,尽管现在这样的问题的确很严重,但在孩子们的这个年龄,我们还是要告诉他们,不管是渔民还是矿工,他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去生活,而不是给他们讲述那些负面、消极的事情。只有到了八、九年级,才比较适合探讨我们面临的问题,并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六七年级的孩子,很适合的一项活动是去看风力发电厂,他们既可以了解干净的新能源,又学到关于物理学的知识。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尽自己所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少用电,少用水,节约纸张,而不是只等别人来拯救你。


除了这些原则以外,地理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很有创造性。Örjan老师一共列举了至少六种教学方法为例:


Paintingand drawing maps,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看地图,还可以新手绘制地图,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三维立体的。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有趣。


二是Storytelling,用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真正想象到一种地理环境和那里的生活,作为老师一定要尽量多寻找这样的故事,多传达故事中的美好,不要总是讲得很悲凉。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讲给孩子们的《植树的男人》和《花婆婆》。


三是Films (in higher grades),电影只能在高年级使用,Örjan老师介绍说,在瑞典的部分华德福学校,六年级以上的每个教室里有投影仪,四五年级也可以用移动式的,我们可以把故事讲得很生动,这些影片还是可以作为补充。


四是Songs andPems ,这是华德福教育的一个传统,事实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学习到很多和自然、和地理有关的歌曲和诗歌,音乐和文学艺术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美的感受。


五是Music,音乐既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许多的音乐也都和地理环境和自然有关,学习这些音乐当然也是一种很享受的学习方式。


六是Statistic andfigures out of maps,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更深入、更精确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地图上各种知识的深入了解和丰富。


当然,除了以上方法以外,实地考察,游学等方式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华德福学校学习地理课程的历程

一般来说,在华德福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对地理的学习会经历这样一个历程:

在学前阶段,孩子们会从童话故事中认识高山、河流、森林、城堡等。


一年级,孩子整理操场,管理花园,了解学校周边环境,在头脑中形成学校的地图,这也是地理学习。

二年级,孩子观察天气,做记录,感受气冷暖变化,感受风雨阴晴,更多地感受四季变化。


三年级,开始学习家乡地理,了解世界不同区域,人们怎么生活,包括当地物产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四年级,从了解不范围的地理开始,带孩子升高角度,逐步观察大一点的区域,开始学习制作地图。


五年级,开始学习邻国的地理,从更高的视角看到更广阔的范围,瑞典的孩子会从斯德歌尔摩到南部地区,到整个北欧半岛,会根据一些图片资料制作地图。

六年级,如果学校是在欧洲,孩子们会学习欧洲的地理,包括邻近的东部、北部的非洲地区,开始学习制作更精确的地图。这个时候,他们的几何学也开始使用工具,这些工具同样也可以用在地图的制作上。孩子们可以看到地球的全貌,可以带他们制作各种地球仪。

七年级,开始学习从欧洲出发去发现新大陆的知识,开始研究是什么在指导他们的行程,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可以放到地理课程里面来,与绘画课融合,与手工课融合(在苏黎士高中我们就看到有孩子在制作一个很大的木质地球仪),与物理课融合,与天文课融合,与数学课融合,等等。而且,还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Örjan老师举了一例子,当他们的地理课程进行到非洲的时候,他们会邀请非洲乐队到学校里来,办一个非洲节活动,然后整个学校都会充满非洲的鼓点,大家都会很兴奋,孩子们会试着像非洲人一样去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老师还风趣地说,如果学到中国地理,一定得办一个中国美食节。老师还推荐一个很好的做法,那就是学到哪个区域的地理时,教室里就可以布置成那个区域的文化。老师提醒我们,地理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球各地,每个地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习各种区域的地理,要跟上这样的变化,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当听到这一点时,我感慨地在笔记本上记了一句话:我们的课本、我们的教材,根本就装不下孩子们要学的内容。

七年级还有一个版块——《天文学》。星体的运动,在影响着地球,地理学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从更高的视角看地球。而天文学,则把这个角度上升到了太空。这个时候,很适合带孩子们到天文台、天文馆去看太空,也可以邀请业余的天文爱好者带领孩子们观察天象。要引导孩子们思考天文学中那些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比如说人类的起源问题,外太空的生命等。这个时候,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有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要让孩子们意识到,我们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问题等待解决,他们可能就是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要让孩子们憧憬美好的未来,让他们思考,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什么位置。

八年级,学习的内容从亚洲、非洲延伸到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

九到十年级,地理课程变得更具科学思维,孩子们开始把地球当作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看。地球上的海洋、河流,与地球的运转有什么关系,星球的位置对它们有什么影响。水的循环,大气的循环,龙卷风的形成,全球变暖等问题都需要去研究,这就需要用到他们同期学到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提到了东南亚的一次海啸,他说,如果当时他教的华德福高中的学生在场,他们一定更早、更及时发现危险,因为在学校,他们曾经深入研究过海啸的发生,当潮水以一种特别快的速度退去的时候,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在讲到这些的时候,Örjan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地理学科的性质问题,他说,在瑞典的公办教学大纲中,所有的知识被分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项内容,地理被分在了社会科学当中。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地理学与很多自然学科是有联系的。事实上,地理学是非常跨界的一门学科,所以华德福的教学大纲不会这样分。

在十年级,地理学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地球科学。其他学科到了这个时候,也都开始研究大的课题,所以,如果你不了解华德福学校的高课程,就很难理解这样的教育是多么的大气和高端,就像登顶就看不到大的风景一样。这个时候的孩子们,开始到了批判的年龄,他们的判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会有明确的立场,如果说五年级时他们的讨论还有游戏成分在里面,这个时候他们的争论会变得非常激烈和认真。高年级开始的黑白画课程,也是要把孩子们带入非黑即白的背景当中让他们去体验更多观察事物的角度。这让我想到了太极,白色是空,是无,是少,黑色事实上是各种颜色之合,是多,是丰富,是未知。

九年级同学持有的关于世界的观点相当一致。十年级同学的观点则各方面都有,有的可能完全对立。年轻学生们可能会失去一部分信心并且开始去怀疑很多事情。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灵魂,从而能够更加细微的去探求物质现象。在地理学课程中,地球被认为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在地球深处,岩石层里,水圈和大气圈,甚至在外层空间,都有很多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活动在进行,这个时候孩子们要研究的就是每种情况中那些最富有节奏的过程。

十一年级,孩子要经历十七岁九个月这个非常特殊的时刻,那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刻,这个时候,,To be or not to be,生活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孩子们要在内外世界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并试着去整合,这个时候需要从更深层次发展他们的个性与社交技巧。不管是地理课程还是其它课程,都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是如此的复杂而且有那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当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些问题是有答案的,要让他们最终找到一种安全感。Örjan老师说,教授十一年级的老师阅读施泰纳《自由的哲学》会对教学很有帮助。

在十一年级,老师还会带着孩子们到孤儿院、老人院里做义工,活动会持续两个星期,Örjan的女儿就曾经在这个阶段到罗马的一个孤儿院里去,帮助他们建了一个操场。活动结束时,老师会给孩子们一个呼出机会,因为,这样的活动对他们产生的刺激是很强大的,他们需要呼出,需要把内心的感受释放出来。这样的教育经验,可以帮助十七岁的孩子跳出“自我”,会让他们发现,自己不唯一有烦恼的那个人,自己可以选择去帮助别人。

十一年级特有的地理学课题是生态地理学,还包括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孩子们将开始学习考察外层空间、地球表层结构、气候、植被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老师会带领孩子讨论生态系统健康构成要素的整体概念,从清楚地认识到,自然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人们可以通过可持续的方式依靠土地生存下去。

十二年级,施泰纳推荐给这个时期的孩子读歌德的《浮士德》,那是古老的神话传说与现代文明的场景再现。事实上,在施泰纳看来,歌德就是现代人类的典范。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当然不是指那些只顾埋头应付高考的孩子),眼界开阔,他们更紧密的专注于他们生活中的任务,并以更强的责任感看待世界的问题。他们正在经历通往成熟的道路,这需要在教学风格上有所改变。他们需要总揽大局;他们探寻事物间的联系;他们讨论高度技术化社会中的生活方式问题;届时学校的年轻人们应该已经认识到,人类和自然之间需要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并且人人都要为此而努力。为此他们的地理学科,也将关注到一些重大问题,如:从自然结构和文化结构的角度来看地球;人类的早期形式和人类的出现:人类演进对于生物圈语言、科学技术、文化、宗教、历史有着重要意义,这些因素对于不同民族种族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的地理起源与社会起源;人口变化和地球所能承载:饥荒和富足;克服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任务即教育的重要性;施泰纳认为三元社会秩序是可能的;成功的项目和动机,如对自然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尊敬以及负责任的行为,等等。

当我们来到这座文明高塔顶端的时候,当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读完华德福地理这本“天地大书”之后,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华德福教育的本质,华德福教育的核心,华德福教育的魂。

人类发展至今,我们的文明仍然是初级水平,我们已知和未知的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无论是多高级的宗教还是多发达的科学,都会受到人们的质疑,人智学、华德福教育同样如此,这不足为奇。但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每一种文化中看到它有益的一面,它对人类有贡献的一面,当我们手捧这样一份华德福教育大纲,当我们从一门地理课程中看到这样一种伟大的济世胸怀,我们要学习的并不是人智学本身,我们也完全有理由不去按照华德福教育的大纲去做教育,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到底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儿童,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教育,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当我们把这些基本问题想清楚之后,你可以忘记华德福这三个字,因为,华德福精神事实上存在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那是在人类童年时期最朴素的一种文明,那是一种天道,存于宇宙和所有的生命之中,领悟到这一点,我们都会自觉地握住地球的手,学会更温柔的对待,学会更文明的生存。










以上图片选自瑞典华德福学校师生作品


图为瑞士苏黎世华德福高中学生在制造地球仪


编者注: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育局局长 穆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