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铜都散章】朝花夕拾学琴梦 | 张振中

【铜都散章】朝花夕拾学琴梦 | 张振中

2020-08-03 19:39:33

朝花夕拾学琴梦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每当,我悠闲地徜徉在宜城莲湖公园幽静的小径上,映入眼帘是三五成群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在拉二胡唱黄梅戏;每当,我悠然地徘徊在宜城菱湖公园宁静的树丛中,从近处飘来悠扬悦耳的二胡琴声,不仅使我顿生雅兴心烦技痒,而且还勾起对尘封往事的回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初为人师,在家乡的一所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革命大批判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龙口大队团总支文艺宣传队经常排练节目下乡演出,铿锵的锣鼓声,悠扬的二胡声划破静谧的夜晚。那悠扬悦耳的琴声令我如痴如醉,好不羡慕会拉二胡的人,琴声在我心灵的深处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我任教那所小学有七八位老师,那时的教师一律吃住在学校,晚上在办公室里备课批阅学生作业或聊聊天。有一位中年男老师会拉二胡,琴技也不错,经常利用茶余饭后或夜晚拉拉二胡,那《洪湖水浪打浪》《扬鞭催马送粮忙》《病中吟》婉转动听的旋律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我,只要闻到二胡的声音,我便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享受琴声带来的乐趣。

悠扬悦耳的琴声,使我萌生学习拉二胡的想法。当然,他的那把二胡平时不随便让不会拉琴人碰一下。他说:“学二胡基本条件必须自己有一把二胡才行,业余时间自己学着拉拉,慢慢摸索就会掌握一些技巧。”这话说得也在理,我梦寐以求都想买一把二胡。那年代当民师大队记标准工分,一年的津贴费20多元,一把差一点的二胡也要十几元买不起,只好望“琴”兴叹。

为了学习二胡,我向一位会拉二胡的人借了一把二胡。那把二胡修长的梨树梃,枣树筒子,琴筒是花莽皮蒙的,音质低沉宏亮,非常漂亮。有了二胡我便跟那位中年教师学习拉二胡,他是一位古道热肠之人。开始他教我简单的拉琴方法,怎样握琴,怎样调音,怎样运弓……俗话说“看很花容易,绣花难”,二胡在他的手里,娴熟的指法在两根弦上翩翩起舞发出娓娓动听的琴音。二胡到了我的手里就不行,根本不听使唤,手指僵硬,叫它发5的音符,它偏发3的音符,简直比登天还难呢!由于,自己一不识谱,二不会唱歌,笨手笨脚,简单的四分之二曲谱都拉了,怎么拉都像“公鸡扯喉一样”的嘶哑之音,难听刺耳,学习二胡的兴趣一跌千丈。

小学还有一位姓吴的老先生不但会拉二胡,而且也会识简谱。他看到我的心思就耐人寻味地说:“千日胡琴百日箫,笛子喇叭在一朝。二胡是乐器中最难学的一种,必须有耐心,循序渐进,还要学习一点乐理知识才行……”在他的鼓励之下,夜阑人静我认真分析自身的原因。那位老先生说的话颇有道理,原来发音不准是把位没有摸准,音节不足是自己不识谱,不懂曲谱的节奏。所以越拉越不像,越拉越别扭,“跑调”叫人心烦意乱。学习二胡此一时彼一时,有时兴趣无穷二胡爱不释手,有时毫无兴趣几天都不摸一下二胡。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二胡并非一朝一日的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对 52弦的技巧略知一二,能用52弦拉简单的四分之二歌曲的音符。可是好景不长,那几位会拉二胡的老师竟然都调走了,从此学二胡的计划就此“搁浅”。那年代既没有歌本,又没有人指导,利用收音机听听歌曲,听听别人唱歌,凭着感觉来拉二胡。学习二胡毫无进展,因此二胡也完璧归赵物归原主了,业余生活少了一门爱好,多了一缕忧愁,琴声渐行渐远,学二胡成了半途而废的憾事,从此二胡远离我近30个春秋。人近“三十而立”之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着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经营小家庭,节假日还要种责任田,忙的不亦乐乎。工作压力和家庭经济压力“两副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学习二胡的初衷彻底地淡出了我的生活空间……

2001年我挪动工作岗位,学校旁有一位二胡爱好者,他知道我颇爱艺术,非常抬举我的书法,彼此兴趣相投而成为知己。他不仅二胡拉得不错,而且喜爱书法,因此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共同的爱好。他乐意从家拿来一把祖传的二胡,叫我闲暇时学着拉拉,其实我根本没有基本功,只是糊弄鼓捣而已。有了二胡又重操学琴之梦,还想继续学下去,可是时隔几十年后拿起二胡如此的“隔手生”,那30多年前学点东西早已归零。我始终找不到当初的感觉,更没有初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时那种火热的激情,只落得“打酱油”的演奏技巧。虽然拉得老“跑调”,可是还一往情深,自我欣赏。当我,拿到《红歌100首·难忘的经典旋律》才知道,过去拉的全都“跑调”了,根本不靠谱,又对照曲谱重新一句校正,那“根深蒂固”的习惯与印象一时怎么都改不来,受习惯成自然的影响太深啦!那“根深蒂固”的习惯像瓶颈一样制约着我学二胡的梦想,成了自学路上的“拦路虎”。

2014年,我退休后了,在“夕阳红的计划”里就有其中的一项“继续学习二胡”的规划。2015年夏,我走进安庆老年大学书法班继续“深造书法”,发现老年大学有二胡培训班,这让我惊喜不已。机会来了再也不能错过,于是,我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二胡,抱着久违的心情走进老年大学二胡培训班,听了几节课,发现我是中途插班生,没有基础跟不上班。那些老学员都能拉52、63、15弦,我连52弦都不熟练,免得丢人现眼“出洋相”,只好急流勇退,溜之大吉,走为上策。

回到家,我摸摸心仪的二胡,看看《二胡教程》,心里像打翻的五味瓶似的不是滋味。跑到菱湖公园看见那些白发皓首是老爹爹、老奶奶拉的拉,唱的唱,简直与专业人员相颉颃,炉火纯青,而我还是一位退休教师,竟然连二胡都不会拉,相形之下羞愧难言,无地自容也!又打听枞阳某乡镇一位退休老先生会拉二胡,找人介绍跟他学拉二胡。可那位退休老先生对拉二胡毫无雅兴,转移到“筑方城”和打牌的业余爱好。

俗话说“三年笛十年箫,一把二胡拉断腰。”虽然我退休后日常有写作、书法、吹口琴的爱好,但对学习拉二胡的兴趣仍然有增无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我从最基础学起,在电脑上自学,但是电脑上的教程太深奥,根本不适合初学者。我还是横下一条心自学。为了学习二胡演奏技巧,买了《二胡演奏法》《二胡入门教程》书籍,一面啃理论知识,一面学习简单的曲谱,一面练习指法。好在那几年老伴在深圳儿子家代小孙子,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人干扰,可以夜以继日的练习。“踩着石头过河”,克服急于求成浮躁的心态。首先,苦练指法。学习二胡,必须从52弦开始,突破52弦是重中之重。对照52弦的把位图,一丝不苟苦练把位,手指在钢弦上都磨出血泡来,前后掉了好几层皮,起了厚厚的茧子。常言道:“三分指法,七分弓力。”言下之意,指法必须正确,运弓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这样才能发出饱满圆润的音节。有时结合吹口琴的技巧,再把吹与拉结合起来研究,拉不了的就用口琴来吹,吹不了的就用二胡来拉,交叉“感应”,感悟其中的技巧。再练习节奏。常言道:“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节奏是拉好曲子的关键,一弓拉的音符节拍必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不可拖泥带水,否者影响旋律的节奏。然后试听。拉二胡时用手机录音,之后打开录音自己试听,可以听出那些音节不到位,那些地方节奏不连贯的问题,慢慢地予以纠正。还有装饰音,滑音,休止符,颤音,抛弓,一弓拉等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水到渠成,随心所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由浅入深练习过程中,渐渐养成良好的乐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琴之中。在电脑上看二胡独奏的视频,欣赏行家的演奏技巧,听节奏。功夫不负有心人,冬去春来经过几载的反复练习,终于初步掌握了52弦的演奏技巧。世事洞明皆学问,难事熟练能生巧。“奇迹”终于发生了,二胡不再发“公鸡扯喉”一样的声音了,那久违的琴声随着灵感仿佛从心灵的深处流出。手指也熟练多了,能运用自如,让人欣喜万分,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朝花夕拾学琴梦,自娱自乐乐逍遥。不求高雅,但求开心;不求出名,但求快乐;不求余音绕梁,但求自娱自乐。现在,我可以不用看曲谱,用52弦基本能拉《太阳最红,最亲》《花儿记心间》《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少年壮志不言愁》《打靶归来》《妈妈的吻》《军港之夜》《拥军花鼓》《冰糖葫芦》《驼铃》《南泥湾》《浏阳河》《阿瓦唱新歌》《北风吹》《真的好想你》《小城故事多》《送别》《打靶归来》《孟姜女》等几十首歌曲以及黄梅戏选段。当然这仅仅是学琴征途中迈出的第一步,需要“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识。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但愿这良好的开端开花结果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生道路如此,艺术道路更是如此,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从学二胡三起三落的过程中,让我明白其中一个道理,如果年轻人想学习乐器,一定要规规矩矩的学,上正规培训班,绝不可瞟学。更不能凭空想象跟着感觉走,那样会适得其反,会走回头路,弄巧成拙,贻害无穷。  

二胡是我国劳动古代人民发明的一种乐器,历史悠久,音质优美,以携带方便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习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拉二胡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自我陶醉,悠然自得,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调动大脑与手协调的关系,促进血液循环,活动了手腕的筋骨。拉二胡不仅活跃了大脑的思维,而且学会识谱记住歌曲的音节,使歌曲的音节音符烂熟于心,那歌曲自然也会唱了。我是一介文字爱好者,平日一般都伏在电脑键盘上堆码枯燥的文字,精力疲倦时拉拉二胡,顿觉神清气爽,疲劳不翼而飞,令人心旷神怡。写作、书法、拉二胡、吹口琴,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形成良性互补,愉悦身心,有效地调节伏案的劳顿之苦。

医学专家指出:退休老年人,学习拉二胡可以防病健身,舒筋活络,激发脑功能,对于预防老年痴呆,帕金森症,肩周炎等老年综合症有良好的辅助功效。我的体会是:有利于培养专一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提升听觉的灵敏度,有利于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有利于调动大脑神经中枢的快速反应。与此同时,学习二胡培养了耐心,克服了浮躁,愉悦了神情,充实了生活,远离了陋习,乐而忘忧,获益匪浅呀!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每天清晨,我沐浴初升的晨曦坐在阳台上支起二胡,悠悠的琴声骤然飘起;夜晚,暮霭降临,我坐在阳台上神情专注地拉《经典红歌》、黄梅戏,那难忘的经典旋律和黄梅调仿佛把自己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让人乐在其中……日常天久,二胡仿佛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知音,人生的感悟伴随着二胡美妙的琴声飘向远方……


张振中,籍贯枞阳,中共党员,县级优秀教师,小教高级职称,2014年退休。系安庆市、铜陵市、枞阳县作协会员。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宣泄情感,用文字记住乡愁,文章散见于市县报刊杂志以及官方公众号。著有《初创》《岁月如歌》《张振中教育教学论文选》。多篇散文选编在《安庆60年文学精品集》《枞阳之歌》《枞阳民俗》《枞阳文史资料》文学丛书之中。教育教学论文取得国家、省、市、县教育部门颁发的获奖荣誉证书。辅导学生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获省、市、县级奖。,并颁发“收藏证书”。



本微信公众号为铜陵作家协会官方所有,欢迎点击长按识别码关注:

投稿邮箱:1198746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