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千百年古韵情,二十载育人路,薪火间校园兴 ——《传承的力量》元宵节篇湖北武汉站

千百年古韵情,二十载育人路,薪火间校园兴 ——《传承的力量》元宵节篇湖北武汉站

2022-06-20 18:59:40



点击上方"新三好生”关注我们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气势恢宏的编钟,承载着几千年的礼乐文化,浸润着生而为人的灵魂深处,真而诚,谦则礼;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流露着文人墨客的万千心绪,源于心,发于声。当敲击灵魂的声音与抒发心智的沉吟碰撞,势必会是一场视听的盛宴,心灵的激荡。

浸润在神奇而美妙的文化雨露中,是一种自豪,是一种骄傲,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荣誉感、幸福感,而这些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所赋予每一位华夏儿女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循着钟声,听着琴声,闻着鼓声,寻找充满希望的新生代力量,本次《传承的力量》元宵节篇摄制组来到武汉市育才小学。

武汉市育才小学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和丰硕办学成果的现代化名校。此次更是凭借编钟曲《春江花月夜新编》入选《传承的量》元宵节篇。


走进武汉市育才小学,放眼望去,整齐的教学楼,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建筑以及“和而不同”的石碑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正是在这林立的教学楼中间,有一方宝地每一位育才小学的学生都不会陌生且充满神圣;正是在这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里有一首乐曲每一位育才小学的学生都熟知并深爱,这就是武汉市育才小学编钟博物馆和编钟曲《春江花月夜新编》。

编 钟

古老智慧的结晶

育才小学编钟博物馆

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1977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被誉为敲响了华夏正统之音,让世人见证了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编钟凭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更是被称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并且与长城、都江堰一起入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工程



时隔20年,也就是在1997年,这颗楚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凭借其灿烂辉煌的艺术价值、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走进武汉市育才小学。武汉市育才小学在随州购置了一套与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1:1比例的仿制品,并开始学校的编钟文化建设发展之路。

发展

学校首先从编钟音乐教师团队做起,建立校领导管理机制,并先后组织学校教师到曾侯乙编钟出土地随县参加编钟培训。对此,武汉市育才小学校长关蓓坦言,学校最初发展编钟文化的困难也在于优秀编钟教师的培养。作为一名编钟教师,不仅要自己能演奏编钟,同时也必须能将它真正作为课程去传授给学生,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去深入理解编钟文化,去掌握编钟民乐发展体系,甚至能与中国古诗词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校长

武汉市育才小学校长关蓓

与此同时,关蓓校长说:“老师是对学生影响力最大的人群之一,如果老师能够热爱编钟文化,能够很好的表现这种文化,那么他对学生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先影响有影响的人,让老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对知识的运用,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去感染学生,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对编钟文化有兴趣,并且能深入了解编钟文化的精髓,将来自己也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编钟文化发展第一年,学校成立了教师编钟民乐队和学生编钟民乐队。

“如果说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爱护自己的民族瑰宝,可能没有人会爱护你的瑰宝。所以我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民族音乐中真正宝贵的东西永不褪色。”

——武汉市育才小学音乐教师肖凯

音乐教师肖凯

肖凯老师也正是自进入武汉市育才小学后,开始加入学习编钟音乐的队伍。现担任《春江花月夜新编》乐队指挥老师的他说:“其实我也是跟着孩子们一起成长起来的。我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掌握这些乐器。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这些民族乐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瑰宝,甚至每一件乐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琵琶,世界上不会存在两张一模一样的琵琶,民族乐器都是有自己个性的乐器。正是这种民族自豪感,激励着我一步步迈进编钟学习的大门。”在这期间,肖凯老师从自学到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自己了解编钟艺术,了解编钟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市育才小学不仅音乐教师,学校的其他教职工等也都能够演奏编钟,教授编钟。并且,学校在成立编钟乐团的基础上,编有自己的编钟教材。可以看到,在学校编钟教材里,不仅有编钟的基础知识,还有对编钟知识的运用于拓展。关蓓校长说“三本教材学完以后,希望同学们可以人人能说编钟,人人能讲编钟,能将编钟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里。”





师生一起阅读编钟教材

事实上,武汉市育才小学不仅在编钟乐团内部开展编钟文化教学,还把编钟文化融入到了育才小学全体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涯当中,学校把编钟作为全校的校本课程列入全校课程中间,在每年秋季入学时,育才小学全体学生均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并且,要求1—6年级的同学们在了解编钟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的不同掌握难度系数不同的知识内容,形成梯队建设。 

武汉市育才小学在发展编钟民乐过程中,还将编钟音乐与中华古诗词相结合,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华古诗词的同时,感受编钟音乐所蕴含的礼乐文化。而《春江花月夜新编》作为学校将编钟与中华诗词相结合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成为武汉市育才小学编钟曲原创经典曲目之一。

回顾《春江花月夜新编》的创编历程,肖凯老师介绍说,这首曲子从2009年开始编排,乐曲形式从一开始的琵琶合奏,到民乐和西洋乐器的大合奏,再到现在民乐和编钟的合奏,都经过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其中,在乐曲的编配上我们尽量做到每个民族乐器都能发挥自己特有的音调和旋律,实现民族乐器的大融合,从而达到这个曲子所要表达的意境。

节目现场

Show Time

为了让同学们熟悉《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肖凯老师一方面带领大家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词,另一方面和大家一起赏析《春江花月夜》原版古曲,进行分乐段解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逐步领悟《春江花月夜新编》这首新曲所要表达的花好月圆、亲友团聚、其乐融融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让同学们通过读、看和想,最终实现人曲合一,从而感受古代乐器的神奇美妙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江花月夜新编》演奏现场

在紧张的排练过程中,肖凯老师意识到编钟的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编钟在很少地方能接触到,另一方面编钟学习任务重时间长,也面临着部分家长的质疑。但是,育才小学全体师生没有放弃,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为了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邀请家长来观看演出,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编钟,了解编钟。“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我们师生一同热爱着编钟。”肖凯老师说道。

学生

育才小学六年级(2)班刘诗涵

六年级(2)班的刘诗涵是本次《春江花月夜新编》编钟曲的小演奏手之一,从小的家庭环境让她对编钟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我的家乡在随州,我外婆亲眼看见了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当我外婆自豪地跟我讲起编钟的故事的时候,我就特别想要去接触编钟,想要知道编钟是什么样子的。来到育才小学能够有机会去学习编钟,真的非常幸运。编钟无论从构造还是音色,还是它的历史,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在我心里编钟是一种让人尊敬的乐器。”

REC

刘诗涵(后)和她的小伙伴

家长

刘诗涵的妈妈

刘诗涵的妈妈介绍说,刘诗涵真的非常喜欢音乐,从小就开始学钢琴,也是一名小提琴手。参加学校民乐团让她在音乐素养方面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相处。而当初,刘诗涵也是放弃了其他两个社团而毅然选择了编钟乐团。“一方面她对音乐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能够了解曾侯乙古墓和编钟的历史文化,学习国家音乐历史渊源,能够在学校真正接触编钟,对她的音乐修养真的有很大帮助。”刘诗涵妈妈说道。

2014年,育才小学编钟博物馆正式落成,并成为弘扬编钟音乐、传播荆楚文化的阵地。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还吸引了校外许多民族音乐艺术家,他们定期到学校指导排练、演出和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育才小学师生的编钟演奏水平。

育才小学民乐团学生赴武汉市音乐学院学习

近年来,学校根据编钟演奏的声部特点,又添置了编磬、剑鼓、排箫、洞箫,古琴、笙等一系列古代仿制乐器。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演出曲目,从最初的古乐演奏《楚商》,到2000年的编钟民乐《金蛇狂舞》《丰收锣鼓》,到2008年少儿编钟乐舞《钟鼓齐鸣》、教师编钟乐舞《钟乐梅花》,到2012年的《春江花月夜新编》,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作体系和乐队配置。现在,育才小学编钟乐队已经可以演奏许多脍炙人口的中外经典曲目。





导演组和小同学互相交流

从1997年到2017年,又是一个二十年。二十年来,武汉市育才小学在传承编钟古风遗韵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创新,积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探索,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为编钟民乐注入了现代的元素。从10人的教师编钟民乐队,到30人的学生编钟乐团再到现在100余人的社团以及全校范围内的编钟普及,编钟文化在武汉市育才小学形成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优秀校园传承人代表

对于20年来对编钟文化的坚持与发展,关蓓校长说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去为教育,为下一代去做一些事情,编钟文化的发展不只是纯粹的音乐教学,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递,是一种礼乐文明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很多,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

这是播种希望的二十年,这是砥砺前行的二十年,这是飞跃发展的二十年。传承之路,有数不清的二十年,在这春来秋去的光阴里,用编钟敲响一曲岁月的华章。

《传承的力量》,砥砺前行在路上。



《传承的力量》往期回顾:       

      《传承的力量》端午节篇  

      《传承的力量》七一节篇  

      《传承的力量》教师节篇

      《传承的力量》国庆节篇

      《传承的力量》中秋节篇

本文系原创作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撰        写:吕伟娟

本期编辑:吕伟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新一轮的《传承的力量》节目报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