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王范地先生与吴蛮的书信对话——怀念慈父般的琵琶大师王范地先生

王范地先生与吴蛮的书信对话——怀念慈父般的琵琶大师王范地先生

2020-03-29 23:21:06



惊闻著名的琵琶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王范地先生仙逝,愿先生在天堂一切安好!


王范地先生在我青少年时代,慧眼识珠地挑选我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接受正式音乐教育,开启了我的音乐人生,他是我终身难忘的音乐恩人前辈! 在校期间,由于大学与中学的校区距离,我没有直接面对面地与先生学习。但时常得到先生的关照,只要在校园里见到先生,他常会停下自行车,耐心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到了琵琶演奏期末考试,总是看见先生笑眯眯地坐在观众席间,演奏时只要抬头看见先生微笑地看着我,我就自信满满。先生的一举手一投足犹在眼前,谆谆教导犹在耳边。遗憾的是我去美国二十多年间与先生未有太多的联系,直到去年我的一篇公众号文章留言栏中,惊喜地看见他洋洋洒洒地留下长言......我们俩又开心地孩子般地聊起了传统音乐、琵琶演奏话题,先生还是当年那个性情中人,非常直率真诚,毫无掩饰的与我探讨对琵琶音乐发展的担忧和思考......他是把一生都投入到中国琵琶发展中的演奏大师。


这篇对话体现了先生对待音乐的完美理想和追求,探讨国内音乐界的现象以及对我本人的教导和期望。在缅怀王先生之际,与大家分享。


深切缅怀琵琶教育家演奏家、琵琶艺术理论家作曲家、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家、民族音乐家王范地先生,先生一路走好! 


——吴蛮


王老师:

吴蛮先生说国内现在“把琵琶当吉他了”。吴先生的结论下得这样地果断、肯定,一定是研究了中国近现代的大量琵琶作品,听到了大量演奏家的演奏,也研究了现在音乐院校的大量教材的基础后做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你是音乐家做出的结论,很希望在你的平台上请具体地和我们国内的音乐家们谈谈。国内很多优秀的作品是用母语文化写成,是从人文的高度在认识,在提高。但从整个琵琶创作的新作品来看,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全面达到很高水平的作品还是太少。你是从国内出去的,应该了解现在琵琶的新作品,比起当年你在学习时无论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在爱好上,有些偏,这不奇怪这是有社会的,环境的,教育的……等等原因造成,实际上年轻人的很多走偏也正在起变化,不和他们交朋友是不容易觉察到的。至于“国内把琵琶当吉他弹”,我可真的没有觉察到,因为这有点像“转基因”的味道了,这么大问题,是应该好好谈谈的。我在这里只能简说这些,可讲的话实在太多……王范地


吴蛮:

谢谢王老师的关心!多年未见非常想念您!您是在我十三岁时,挑选我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接受音乐教育的恩人前辈。终身难忘!

虽然我远离国内琵琶界多年(其实,即使我在做学生或琵琶演奏获奖时代,我从来都是‘琵琶界'的局外人)。 我这几年也走访了不少国内音乐学院,从南到北,学习了解年轻一代的才华。现在电视网络上都能了解情况。前几年也参加了几届比赛评委(台湾),非常欣慰地亲自聆听了国内外优秀的演奏人才和作品,受益良多…… 您在信里提到由于社会、环境、教学的原因造成了学生有些走偏了,我也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当然也欣慰地看到有学生在您的调教下认识到问题后正在变化,开始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您知道的,媒体报道有时并不十分准确。至于“琵琶当吉他”是指目前年轻代缺少对传统曲目的阅读体验,对待琵琶好似弹一件“会出声音的”物件或模仿西洋吉他。像您那样的左手功底和音乐韵味现在太少听到了,您那一代的每位演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现在感觉是千篇一律,每人每曲统一标准,也许我说的太直率。我发现学生们对传统曲目的认识有误解,以缩短版或改编版本为主,而不是我们那个时候学习各派别的原版。遗憾以致无法学习了解琵琶真谛内涵音乐表现,而只追求快,亮,脆的演奏法,失掉了琵琶最有魅力的左手和触动内心深处的音乐特点。我庆幸自己曾与林石城,金祖礼,樊伯焱老先生们面对面学习聆教过,也与刘德海,邝宇忠,,也受到您的关心教诲……幸运!我也希望年轻学子能有机会与多位老师学习,而不是一人定终身那样的学习方式。音乐艺术最需要的是多样化,取长补短,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二十多年前又走出国门学习到各国的音乐和艺术传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价值观念得以重新思考。我希望自己的音乐能渗入中国人文精神,把自己的音乐体验传递给听者。中国音乐有自己传统特质才是最有魅力和价值的,千万不要丢失了。。。恕我直言,请王老师多多指教交流!

学生 吴蛮



王老师:

能联系上微信方便多了。我知道你的日程是很紧的,这简单的交流平台,至少可以简单地交谈。我已进入古稀之年(1933年出生今年84岁) ,琵琶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一直在关心并工作着。因为健康原因,所以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思维也有些迟钝了,幸运的还可以慢慢地运转。我打字很慢,有时可能会用讲话语言传给你。国内琵琶界的环境和情况不尽人意,比较复杂,现有不少同行在国外活动,情况也各有异,如有机会交流是一大快事,我相信对琵琶艺术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你能关心国内的琵琶艺术我很高兴。刚写到这里就看到了你的长文,我觉得你的表述是比较全面的,和我们的憂心是一致的。看来如果深入交流会比较顺畅的。

琵琶如果丢掉了传统,切断了血脉,离开了人性,人文,成了一塊能出声响,可以流出些名利出来的怪物!还有何用?只会有害!这是你我绝大多数的都不愿意看到的。但这样的现象正在演变中……



吴蛮:

王老师,能联系上太好了!请您多保重身体!我知道您一生都为了琵琶付出心血,您的教育理念培养和影响了几代琵琶演奏人才。您们那一代琵琶大师们的贡献,使得我们这代琵琶人自认惭愧,我予以极大的尊敬和爱戴。

是的,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生态不同于我们做学生八十、九十年代的单一,大家都为生存而各尽所能,就像您说的可以流出些名利出来的怪物…… 我理解这是社会进步中必经阶段。我是希望给自己的人生体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我喜爱音乐(没有别的技能)那么,这个价值就是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传递给听者,如果听者通过我的音乐能得到启发和共鸣,同时,希望音乐能改变我们自己,通过音乐来了解文化、传统和世界。我做音乐人的意义即在此。当然,琵琶只是我创造音乐的工具,通过琵琶传递我的音乐感受才是真正的人生体验。

王老师保重!回国一定去看望您!


王老师:

我读了你在微信上发给我的全部文字(编者按,文章“我去约旦国干什么?”),对你所做的、非常有意义的音乐文化活动,特别是人道主义的行为怀有极大的敬意!在你生存的环境下,有些“苦”并没有人强制你去做,甚至是要冒生命的危险的,如果没有出自人性中的愛和善是不可能自觉地产生这种行为。这也是生命中的核心价值。在我本人的生活中还没有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只敢说,我希望自己能学习并能去实现这样的高度……因为下面要上课了,今天先写上些自己真诚的思想谢谢你的来信。



吴蛮

王老师我们俩的对话可以公开与大家分享吗?


王老师:

这是好事。。。。。。媒体你要小心,我不作评论了。因为“国内把琵琶当吉他”这句话语,“国内”这二个字用坏了,但你后来的文字比较全面地说了自己的看法,我立即就说明你的看法和我们很多朋友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你不介入琵琶界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国内的人对你的了解也很少,所以我们之间的谈话可以完全公开,是有意义的,特别是你能从客观上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让音乐界(包括琵琶界)能知晓你的工作和思想。我们希望有新的、健康的思想和作风来帮助我们推动。我因为刚从医院回来,看到了来信专此作答。最后有一个真诚的请求,希望在提到我时千万不要加上“大师”的头衔,不是谦虚,而是我真切感到离大师的要求相去甚远,拜托了。 






吴 蛮

音乐文化专栏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