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资本热潮尚未全面爆发,监管办法即将出台。6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两周。《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鼓励分时租赁汽车发展,并针对运营企业、用户都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以及鼓励政策。相比于此前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监管政策出台的步调,监管部门此次对于共享汽车的反应更加迅速。政策将至,行业向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但苦于运营成本高企、盈利难度较大,共享汽车领域的资本热潮迟迟未到。政策初定的背景下,共享汽车能否成功吸引资本涌入,还是仍旧面对“无米之炊”的尬尴境地;以
速度
为何监管如此快速出台?
互联网出行市场的迭代速度正在加快,与之相对应的监管措施也在快速出台。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院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国家更早地出台监管政策有利于引导共享汽车行业健康、理性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此前网约车、共享单车无序发展所引发的问题。不过,政策先引导的方式未来也有可能导致政策不适应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的状况。许多由于市场竞争驱动所引发的问题难以避免,若政策把握不当可能影响行业发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李燕霞表示,共享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技术状况、车辆登记等,上述问题使得用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国家尽早出台该领域的监管措施有利于引导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资本
谁能受到资本大鳄青睐?
与出行领域的网约车、共享单车不同,共享汽车领域目前尚未有资本大鳄入局。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市场目前拥有共享汽车平台约30家,其中,只有个别企业获得4000万元左右的融资,另有部分平台背靠车企巨头,并采用独立运营,但仍未有融资消息曝出。
国家政策对共享汽车鼓励的态度已明确,受此影响,未来资本巨头会不会大规模进入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哪些平台会受到资本大鳄青睐也备受关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巴歌出行创始人兼CEO孙杨表示,资本市场对于共享汽车尚持观望态度。一方面,对于期待快速获得回报的VC而言,共享汽车的重模式几乎看不到可期的盈利时间,很难对该领域做投资。另一方面,对于产业投资基金而言,共享汽车只有与该基金的产业相关或产业策略相关才会进行投资。此外,包括北汽、首汽等已经涉猎共享汽车领域的车企而言,资本也几乎很难涉及。因此,共享汽车车企目前很难获得融资。
巨头
谁能成为下一个滴滴?
出行市场几乎成为巨头游戏,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出行、美团等巨头都已在出行领域布局。在资本的推动下,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市场都诞生了10亿美元估值以上的互联网出行公司,从目前发展现状看,共享出行市场诞生上述估值甚至超过该估值的企业并非难事。
孙杨表示,共享汽车比共享单车门槛高,所承载的东西多,可讲的故事也多。因此未来一定会诞生估值超过共享单车的企业。同时,共享汽车也有可能演变成BAT等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尤其是与更青睐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百度,未来很有可能入局或投资共享汽车领域。不过,孙杨认为,想要成为出行领域的下一个滴滴,只会讲故事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共享汽车企业团队的运营能力以及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同时,牌照资源、车企资源以及政府资源也是共享汽车领域诞生巨无霸的重要考核标准。
流量
用户获取为何这么难?
难获资本青睐一方面也源于共享汽车在获取用户流量上的能力不强。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一直提倡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在共享汽车领域正在面临严峻的“用户体验考验”。此前北商研究院与问卷网联合发布的调查问卷显示,由于缺乏人力日常运营,当前大部分共享汽车品牌的车况和车内环境维护都由消费者自觉性决定,这也导致了大量消费者投诉反映称,车内卫生环境差、车况不佳等。此外,包括取还车网点少、费用高、App体验不佳及可用车辆少等问题也是消费者集中投诉的方面。
有不愿具名的共享汽车品牌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共享汽车运营上,价格低、补贴高等因素都是次要方面,影响用户是否选择共享汽车的最重要关键词是“方便”,能否方便取车、还车、停车,让用户有需求的时候即可满足才是核心。用户获取成本高与低取决于共享汽车的运营商是否有很强的运营能力,否则一切看起来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