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桃李话红楼】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丨国学讲堂

【桃李话红楼】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丨国学讲堂

2021-01-07 02:56:5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点击上方,听电视剧原声,看桃李群师为您话红楼。



桃李聊红楼 之十八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由王扶林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本期栏目中,李山老师将率领桃李群师为您剖析87版《红楼梦》第十九集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视频说明:由于版权原因,87版《红楼梦》无法在腾讯播放,特为大家提供优酷视频链接,一键点击文章底部的“阅读原文”即可欣赏          《红楼梦》第十九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本集情节梗概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对应小说《红楼梦》第四十五、四十七、四十九、五十回部分内容,主要剧情如下:


薛蟠至郊外赴约,柳湘莲谎言设誓,将薛蟠打倒在地,又踹在泥水里,出了一口恶气。


黛玉嗽疾又犯,宝钗来望,以为当用燕窝并冰糖熬粥。黛玉于宝钗面前剖白,说宝钗是个极好的人,又说自己原是投奔了来的,何必多事让丫头婆子们嫌着。宝钗便道回头叫丫头们送燕窝来,不必兴师动众。黄昏阴雨凄凄,黛玉心有所感,写下《秋窗风雨夕》词一首。宝玉穿了北静王送的斗笠蓑衣来瞧黛玉,见到词作不禁叫好,黛玉忙将诗稿烧了。宝玉待走,黛玉又拿了自己的玻璃绣球灯给他,嗔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蘅芜苑的董婆子给黛玉送燕窝等来,黛玉收下,心内感念宝钗。


大观园愈发热闹起来,先是香菱进了园子,跟着黛玉学诗。不久薛家、邢家的人也进京来,留了姑娘们在园子里住。史湘云父亲迁了外省大员,老祖宗舍不得湘云,便也接了来。贾母偏疼薛宝琴,宝玉恐黛玉心中不自在,却见黛玉与宝琴亲敬异常。夜里问起,黛玉方说出与宝钗交心的原委,又说近来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似的。


次日是入冬头一场大雪,众人于芦雪庵起诗社。宝玉与湘云从贾母处要了新鲜鹿肉,在院子里烧着吃。众人听了婆子的话寻来,连同凤姐儿也来了。正热闹时,平儿忽然发现自己一只镯子没了,凤姐儿打包票说三天必见。吃罢,众人即景联句,凤姐儿起了句“一夜北风紧”,挨个儿连下去。宝玉“落第”,受罚去栊翠庵折一支红梅来插瓶,并作一首“访妙玉乞红梅”。冬日天短,贾母午后不敢久睡,叫众姑娘一同去迎春处看画。抬头正见宝琴与宝玉披着红毡在山坡上折梅,鸳鸯笑言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双艳图》。


桃李群师对话红楼


本期嘉宾

李山

徐德琳


德琳老师


单看这一集,会不由替黛玉感到高兴。前面的剧情中黛玉“小孩儿口没遮拦”,,引出知心姐姐宝钗的劝告,于是“孟光接了梁鸿案”,这里就有了“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黛玉把寄人篱下的烦难,细细地说与宝钗听。这细碎中的无奈,孤傲下的凄凉,黛玉何曾向别人吐露?宝钗也很动情:“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并命人送了上好的燕窝给黛玉。黛玉认为宝钗“是个极好的”,且“多情如此”,连带后面对宝琴也是如自己亲妹妹一样疼爱,宝琴也与黛玉亲敬异常。


本集中的宝黛互动非常生活化。宝玉挨打之后、宝玉赠旧帕、黛玉题诗,两人心意已明,再也没有怄气争吵。秋雨霖霖,黛玉于灯下写凄凉哀婉的《秋窗风雨夕》。约好的宝钗没有来,没有约的宝玉却冒雨来了。一来忙问的是这三句话:“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问了还不够,还举灯细看黛玉的气色。这是雨天不放心黛玉,才又在睡前来看一眼。走前更是问黛玉早晨要吃什么。风雨故人来,这种细致入微的体贴之情一下温暖了整个潇湘馆。宝玉走时,黛玉又担心路上湿滑,灯光不亮,特意地拿了雨中点的玻璃绣球灯给他,并嗔怪宝玉何时有了剖腹藏珠的脾气,也不想想“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 ?这些细碎的生活琐事一一写来,一来一往的关心体贴颇有岁月静好的意味。



黛玉爱情稳定、又收获友情,哪里还有一丁点尖酸刻薄的影子?向宝钗坦诚自己对她的成见并恳切地说自己错了;遭到湘云和琥珀的误解也就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言;知道下人夜里会局并不为难,还赏给辛苦钱让打酒喝。黛玉如果愿意,也会随分从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这集还有一个红学的疑案。黛玉对宝钗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黛玉的母亲贾敏为公候之女,出嫁时应是十里红妆。父亲林如海系钟鼎之家,家底不薄;又是探花出身,担任巡盐御史,也是一个肥差。为何到黛玉这里就一无所有了呢?林家的家产到底去哪里了呢?这有多种看法:林家本没有了家产;林家的家产被经手的贾琏所贪;林家的家产由贾母代管,等黛玉出嫁时再归还黛玉……但都很难说服人。聪明如黛玉,如果家产真的被贪,岂有不察之理;如果还有家产,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也许就是这些难解的迷,《红楼梦》有具有了言说不尽的魅力。





李山老师


      在前一集已经说过,电视剧改编把“闷制风雨词”放在这一集,当不当正不正地夹在各故事之内,失去了表现的力道,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集电视剧是接着上一回在赖升家薛蟠骚扰柳湘莲的事,继续演此事的了局:薛蟠被胖揍一顿。看戏喝酒,贾家的爷们聚集在一起,坏事就多。这一回,是在赖大家,“贾珍、贾琏、贾蓉并几个近族的”(第四十七回)都来了,当然还包括贾家那位大宝贝亲戚薛蟠。以后,这样的故事还会有。而且,贾家爷们聚集,基本都宁府,而非荣府。例如后来的贾琏偷娶尤二姐(第六十五回)等。这当然与小说家“家事消亡首罪宁”(第五回)的认定有关。宁府是罪恶渊薮,与此相关、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像黛玉这样的姑娘,小说基本不写其在宁府有任何活动。有一次写到她随贾母去看戏,也只是这样交代一下而已。顺着这样的笔法,小说把这一次薛蟠柳湘莲的纠缠,放在“赖尚荣”(赖上的荣光)赖家,也是有意的安排。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戏中,小说和电视剧都写到了宝玉和柳湘莲谈亡友秦钟坟头上的新土一事。其实像熊孩子薛蟠那样的龙阳之兴,宝玉也曾有过,但是秦钟一死,宝玉这方面的表现锐减(小说后来写他与蒋玉涵,也只是侧面交代)。照此说来,秦钟者,“情冢”也,一段变态之情,也随着秦钟死去埋葬入土了。照此说来,“小柳儿”(贾珍这样称呼柳湘莲)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兴趣,薛蟠是只有“皮肤滥淫”,柳湘莲在秦钟死去之后,还能想到为他的坟填点新土,情分持久,不是人走茶凉,与宝玉用情更接近。看不上薛蟠,且使劲揍他,应该是情操上高下差别所致。还有,小说写薛蟠对湘莲“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可是,小说前面并无薛柳相见的情节,似乎是个小小的疏忽。


宝玉和黛玉的小心思,不论是明的暗的,编剧通通搬上台面来演了个遍。宝玉穿了北静王送的斗笠蓑衣来瞧黛玉,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要再弄一套来,黛玉笑说那自己倒像个画里的渔婆了。在书里头,黛玉“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而我们的宝玉呢?“宝玉却不留心,因见案上有诗,遂拿起来看了一遍,又不禁叫好。”小编不禁长叹,真是呆子啊呆子。编剧恐怕也是和小编一样的急性子,于是在剧里头大刀阔斧地改了一番。心细如发的黛玉都还没来得及“想起话未忖夺”,呆宝玉就已经念起了“渔翁渔婆”,配上意味不明的小眼神儿,愣是把黛玉这么高的段位也打了个措手不及、羞羞答答。众位看官说厉害不厉害呢!后头宝玉冒雨要走,黛玉便让他提走自己的玻璃绣球灯,宝玉一被关心,痴汉脸又是展露无遗,可再不是书里只顾着连忙接灯的傻样子了。许多观众批评此版《红楼梦》将情节落得太实、格局放得太小,仿佛讲到最后只看明白了一个三角恋故事,恐怕也是因为这些少女心爆棚的小细节吧。





德琳老师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可惜电视中涉及不多,值得回到小说中好好品味。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际遇着实悲惨。香菱自幼容貌美丽,原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如珠似玉地珍爱。可怜幼年被拐子拐走,从此人生被改写。



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抢到香菱,照理应该宠爱非常。却没有想到娶为小妾,也当做“马棚风”了。薛蟠被柳湘莲痛打后,没脸见人,于是出门做生意躲羞,香菱得以跟着宝钗到大观园里来。这是香菱悲惨人生中的一抹亮色。大观园的青春气息、诗意生活唤醒了香菱潜在的精神世界,这个忘记了姓名、忘记了父母、忘记了来路的女孩儿迷上了诗歌。有痴迷之事的人是幸福的,香菱沉迷诗中,灯下苦读不算得什么,写起诗来更是如疯似魔,书中写她 “索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引得大家都来瞧她,她也不自知。最后“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竟然在睡梦中做出了漂亮的一首诗。香菱忘却自己人生中的种种困难,追求世俗生活之上的精神生活,难怪乎她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说来有趣,香菱虽是薛家人,但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宝钗是不肯教她的,反倒是向来孤傲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去做了谆谆教导的老师。不过宝钗倒用了香菱学诗的苦心教育宝玉,宝玉自是不理。



香菱的感悟能力好极了,读王维诗时她体会到:“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所说的正是中国诗论中提到的 “无理而妙”:乍一看是不符合生活中的常识与常理的,但细一琢磨,这无理却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西方也“逻辑不配裁判文艺”的说法,正是同样道理。香菱举了王维诗中的例子,其实这种“无理而妙”在古代诗歌中颇为常见。南渡后的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正伤心、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窗外偶然飞过的大雁怎么可能是诗人相识?然而“旧时相识”四字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回雁峰、想到了雁足传书、想到了她诗词中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恰恰正是这种不合常理,才能让读者品味到李清照心中浓重深切的悲哀。其实香菱所说的“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也恰是一种无理而妙:几千斤重的橄榄怎么可能含在嘴里。但惟其如此,才更突显出王维诗歌韵味悠长、品之不尽的特点。



李山老师


薛蟠挨了揍,没脸带臊怕见人,就想躲,于是向薛姨妈提出到外面闯闯。薛蟠离去,就有香菱进大观园的机会。于是有了她着了魔似的从黛玉学诗。电视剧对上述这些全无交代,一上来就是香菱手拿书本在桥梁上踱步,不像学诗“苦吟”,倒像学霸准备应考。


香菱进大观园,按礼数应该拜见一些人,但是平儿告诉宝钗可以不去见凤姐等,因为贾琏也像薛蟠一样,躺在家里不愿意见人。这就引出了贾赦因几把竹扇子害死石呆子之事。对这件事,小说采取了虚写的手法,借平儿之口交代。平儿还说,石呆子之死,贾雨村助纣为虐作用甚大。贾琏在弄扇子的事上不往死里整石呆子,因而挨了贾赦“混打一顿”,这是贾琏的还有人性的表现。而贾赦,利令智昏与贾雨村沆瀣一气,人品次之外,就是太不顾危险了。小说对这件事的交代是侧面的,还有点一笔而过的意思,然而,这只是表面,借平儿那句“饿不死的野杂种”的解气骂詈,小说着实显示了这件事的严重。薛蟠挨打、外出,引出香菱入大观园,又引出贾赦弄死人、贾琏挨打之事,这就是小说的故事就是宛转相生,出人意表。


进大观园后香菱学诗,小说写此,是强化大观园文学梦幻世界的品质。然而,小说表现香菱苦吟苦学,而且迅速变成一位颇有些模样的园中诗人,应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对香菱固有身份性灵的确证。不要忘了,香菱本名英莲(应怜),她在小说开始出现,其凄惨的命运,是大观园诸芳未来“堪伤”“遭际”的预演。小说前八十回,香菱的故事并不多,也没法多,因为她就是诸芳命运的影子。可是,她毕竟是进了“十二钗副册”的香菱(“曲终人不见”的“湘灵”?)并非“庸常之辈”(第五回),小说必须给她涂抹相应的色彩。其实,就是有大观园最好的诗人黛玉指导,又加上大观园“诗豪”史湘云切磋助学,只学了那几天,就能做出颇为可观的诗章,还是让人觉得有点违背常规。然而,正如贾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四十八回)香菱本应是大观园中人,宝玉这里的话,正是这个意思。香菱学诗,也真用功,醒着学,梦里学,行若遗,处若忘;可是,看电视剧的表现,充其量也只是把她演成了“好学”者而已。至于林黛玉教学的得法,香菱感悟诗意深得要领,也都让电视剧狠心地漏去了。




贾府的富贵让月光族小编时时刻刻都想大喊:“扎心了,老铁!”宝玉你回去就回去吧,还非得从怀里掏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来看。黛玉你送灯就送灯吧,还非要送一个玻璃绣球灯。这金表倒也罢了,咱们且来看看这“玻璃绣球灯”。沈从文在《〈红楼梦〉衣物及当时种种》中说这玻璃绣球灯是“用硬木作骨架拼合十二或十六方做成的球形灯,这种灯宋明以来多是用纱糊成,上面并绘彩画,清代才用玻璃作,上面还是作各种粉彩杂画,和绣球一样,所以名绣球灯”。清人的玻璃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而《红楼梦》中的玻璃,有学者推测正是欧洲一种透明的“水晶玻璃”。比这复杂的做法、名贵的材料更扎心的是,这玻璃灯林妹妹有,宝哥哥也有。比起你有我有大家有更更扎心的是,不论是金表还是玻璃灯,少爷小姐们都没有显出格外的珍重,虽说也要仔细摔了,但仿佛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这“平常”之间的,便不单单是富裕,还有“贵气”了。





李山老师


电视剧这一集的重头戏,是芦雪庵(“庵”字,有的版本作“厂”,有的版本作“广”读“yǎn”)的联诗与对雪后大观园“琉璃世界”的表现。联诗部分,一如这一版电视剧对小说中所有赋诗活动态度,能删就删,能少就少,甚而不能少,也得少。诸芳联诗,所得共七十句,那是刹那间的才华展现,为魏晋名士、唐宋才子所擅长。笔者以为,若无这些,“红楼”就无“梦”。联诗越到后来紧张,只有黛玉、湘云和宝琴在仍在那里口吐红莲、争奇斗艳,其他人早已自谢不敏了。这一回联诗最突出的是史湘云。前面与宝玉吃鹿肉的“割腥啖膻”(四十九回),且穿着上一副“小骚达子”样儿,已经是“是真名士”的洒落了;联诗时应答之余,还能“笑个不住”(五十回),更是风流四溢、神采飞扬。电视剧先是把联诗删得像退了毛的鸡一样光溜,又让湘云在那笑个不住,就很让人莫名其妙,其实是把人物演浅了。大雪后的大观园琉璃世界中,无尽神采,无尽的生气勃勃,是生命情调与天地美景的相互映衬,诸芳中,还难找出第二个与之媲美。这才是湘云在诸芳中自具的情调,明媚豪迈,满是健朗,满是生气。



冬雪大观园是小说又一次表现大观园文学情调之美的重要文字。为此,小说做了大量铺垫。先是史湘云来了,还有新客人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四位“一把子四根水葱儿”一样的多才美女来了。其中那位给读者带来一些海外消息的薛宝琴,诗才高妙,不让薛、林、史。这位“薛小妹”在小说的出现,与他的十首谜语诗一样像个谜。后四十回没有了,她的出现和未来命运也都没了下文。不过,以有论有,她的出现,确实为大观园雪景增加了色彩。如此,理解为小说为雪景联诗做的铺垫,似也未尝不可。


渲染大观园生命才情,小说着重表现了诗;与诗一样美丽的,还有与白雪相映衬的娇艳生命。小说是借助了明丽色彩的相互映衬来展现的。具体说,白雪琉璃般的洁白透明,与诸芳娇艳的衣装色泽交相辉映。这也是从薛宝琴开始的,“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不知何物。”“香菱上来瞧”后说:“是孔雀毛织的。” 湘云修正香菱的说法:“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宝琴身上这件斗篷是“金翠辉煌”,以翠绿为质地。在电视剧的镜头里,却是带花纹大红料子,这就离原著甚远了。而且,看翠绿的斗篷时,还不应忘记小说前不久对四位美人“四根水葱儿”的绿色比喻,大观园的精神主人贾宝玉,是“怡红快绿”的。除了宝琴的翠绿,林黛玉的穿着也不含糊,小说说她“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四十九回)红白青绿辉映在洁白玲珑的白雪世界里,何等光景!再看稻香村里“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的斗篷”,白雪的世界里,红成一片的美人美服,照人眼目!其中“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黑与白两相映衬,且与其身份相符;再看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则格外显眼。所谓青莲色,属于发紫发蓝的颜色,在光谱中偏于冷色。大雪天这样的衣着,才是宝姑娘的范儿。小说还是在写她的“冷”。再看,“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灰色、黑色,顶上也是大红色,满带草原游牧气息,所以小说家不忘交代出头上的“昭君套”。凤姐的衣着是“紫羯绒褂”,与白雪相衬,与诸芳的红色相衬,也自有光彩。不论什么颜色,在白雪的映衬下,都会对比强烈,都会明朗鲜润鲜嫩,光彩宜人。大观园白雪世界越发地诗意盎然。



鲜艳的衣装之外,小说传神地描绘了两幅动人画面。电视剧对此也很是用力加以表现的。例如,电视中有宝玉和宝琴两个人在一起的画面,就是例子。只不过限于条件,镜头中的雪(比霜厚些)、红梅(似是假花),都不如小说如诗如画的语言表现得气派。请看小说写宝玉在雪后清晨所见的光景:


“宝玉此时欢喜非常……盥漱已毕……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原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四十九回)


白雪的世界中,有青松翠竹,更有“胭脂一般”的红梅绽放。这是雪中的光彩,景象固然是热烈的,这样的世界,有雪地上孤单的撑伞行人点缀,才见其雪后的天地茫茫。一如当年的大观园题诗,怡红公子仍然是红白梦幻世界的主人。


再来看从贾母视角所见的光景:


贾母笑着……一看四面粉装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


这是相继闪现的两幅画面:一是宝琴和丫鬟手中的红梅。宝琴穿的仍是那件“金翠辉煌”的雪地斗篷,不过这补上了名称:凫靥裘。继之而来的画面,是身着“大红猩毡”的宝玉闪现。宝琴红梅,已让贾母赞叹为古画不如;宝玉的闪现,更让贾母动了为两人撮合的念头。这是深思熟虑的?也许。然而,另一种可能也不应断然排除,那就是被美景打动的一时冲动。在宝玉眼里出现的雪后画面,是大观园梅红雪白的美丽;后面的即贾母眼见的画面,宝玉则变为梅红雪白的画图中人。这就是伟大小说的写景,出神入化,变幻莫测。



德琳老师


访妙玉乞红梅在小说中是虚写。芦雪庵联诗中贾宝玉又落了第,被罚去栊翠庵讨红梅。具体如何向妙玉讨要的,书中并没有写到。电视剧根据宝玉写的诗句改编出一个四五分钟的情节。宝玉在栊翠庵外高声吟诗求见:“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隔着墙传出妙玉的声音:“墙外吟诗莫不是怡红公子吧?”问答之间宝玉用两句诗道出此行目的:“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妙玉开门与宝玉一道踏雪寻梅,后面又伫立庵门,与宝玉挥手作别。小说虚写的手法使联诗的热乎劲儿一直被保持,而电视剧的处理使妙玉的形象更为动人。


妙玉向来被人批评为矫情、虚伪、假清高,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书中李纨讨厌她的为人,唯一和她走得近的邢岫烟也说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其最为人诟病的自然是栊翠庵品茶一段,此外还有就是既然是修行之人,为何还要对宝玉暗生情愫?妙玉对宝玉的情感黛玉心知肚明,连贾环也看得一清二楚:“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的,他一日家捏酸,见了宝玉,就眉开眼笑了”。其实曹雪芹还给了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两句,但在小说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电视中妙玉与宝玉踏雪寻梅时脸上的盈盈笑意、告别时的怅然低徊,又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怜惜之意。她虽然身处佛门,却不是正经出家,而是因为身体不好,才带发修行。她想压抑天性,做一个“槛外人”。可毕竟也是一个花样年华的青春少女,有怀春之情也很正常。她把自己平时用的茶具绿玉斗给了宝玉用;给宝玉一支盛开的红梅;记着宝玉的生日,用粉笺写了拜帖来“遥祝芳辰”。这些是她情不能自已之处。与芦雪庵中热热闹闹吃酒联诗的群芳相比,妙玉心中有俗世却身居庵堂。这份清高虽不纯粹,但也足以让人同情了。




八七版的红楼还有一个遗憾,就是诗社内容的大幅度删减。在这一集里,多少还剩了一个芦雪庵诗会,连着凤姐儿也插了一脚。为什么说“多少”呢?是因着二萧韵的即景联句被砍去了大半,“红梅花”的三首七律也不见了踪影。另外,本是宝玉寻梅归来、在房内作的“访妙玉乞红梅”,也拍成了大型唯美户外真人秀。不过看着大家热热闹闹的聚在院子里,还是十分赏心悦目的呀~





本集诗词句精选赏析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芦雪庵即景联句(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

有意怜枯草,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

麝煤熏宝鼎,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鹗。

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缤纷人永宵。

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狂游喜客招。

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

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

烹茶水渐沸,煮酒叶难烧。

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

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

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

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

或湿鸳鸯带,时凝翡翠翘。

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









访拢翠菴向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湘云想了个什么好灯谜?袭人为何家去?晴雯怎会伤了风?宝玉为什么要自己煎药?平儿的镯子哪儿去了?院子里会作诗的外国美人是谁?贾母又给宝玉做了什么新衣裳?晴雯大病未愈连夜不睡为哪般?贾珍夜里热热闹闹做什么?年节下的贾府都有哪些仪式……敬请关注“桃李聊红楼”之二十《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欢 迎 读 者 朋 友 转 发 分 享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国学讲堂

主持 薛宇

责编 曲利丽

美编 周欣雨

音频 林茜


三尺讲台,学者引路读经典

桃李杏坛,才情流转赏芳华

掌中课堂,严肃活泼品诗赋

小小视频,沟通你我话国学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aoliguoxuetang

公众号主编:李山

总监:杨春俏

编辑部主任:海彦、宛陵

【国学讲堂】策划:方舟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