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一起学国学第454天《笠翁对韵》十二文“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

一起学国学第454天《笠翁对韵》十二文“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

2020-11-01 04:38:06


        我的孩子、亲戚朋友的孩子、学生的孩子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教育体系,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教育孩子,我利用微信把自己看过的一些国学读物和读书心得发上来,以下的文字都是我不同渠道搜集整理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而得,需要的转走不谢,。我会坚持下去,期待你的加入,更期待与我交流,让我们一起进步,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一起读书吧。

     第一本书《三字经》、第二本《千字文》、第三本《弟子规》已经讲解完毕,有兴趣的朋友和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历史消息里查看。目前正在讲解的是《笠翁对韵》和《朱子家训》,每天一两句,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期间会穿插一些别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

【词】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赋】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虽似散文,内部却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体。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类聚对群分】谓将同类的事物汇聚在一起。《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

【鸾箫】箫的美称。元 刘壎 《西湖明月引·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词:“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 无名氏 《霞笺记·霞笺题字》:“听 楼一派鸾箫,闻巷陌几声筝调。” 马位 《中秋夜》诗:“彩霞缥缈现金阙,鸾箫凤吹音琅琅。”

【凤笛】笛的美称。亦指笛所奏的乐曲。唐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带草对香芸】相传东汉末年郑康成曾在不其城东南山中教授,所居山下生一种草,叶长尺余,十分坚韧,人们叫它作"康成书带"。香芸:芸香一类的香草。俗呼七里香。有特异香气,能去蚤虱,辟蠹奇验,古来藏书家多用以防蠹。唐杨炯《卧读书架赋》:“开卷则气杂香芸,挂编则色连翠竹。”宋刘克庄《鹊桥仙·庚申生日》词:“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

诵经典学国学 
传播传统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和郭戎老师、李娜老师一起学国学



李娜,宝鸡市清姜路中学一级语文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宝鸡市学科带头人、宝鸡市教学能手。先后被授予“渭滨区十大杰出青春榜样”“渭滨好人”“渭滨区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五项、市级课题3项,有多篇论文发表。被华东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教育学院聘请为“国培项目”指导专家,并被聘为陕西省教师培训项目——“名师大篷车”讲师团成员,多次赴各地进行送教活动。目前,“李娜老师工作坊”坊员也积极参与到各级各类的送教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