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流落日本的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流落日本的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2022-06-05 18:30:58

点击上方“驿路荟萃”一键关注


驿路荟萃

关注

解读看得见的物,感受无形、却无所不在、影响深远的文化、情怀……收藏文化 欢迎关注 驿路荟萃



中国历史悠久且文化绚烂,先辈们留给后世很多的文化宝藏。


然而岁月流转,历史跌宕,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其中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


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建立中国收藏的传统由来已久,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中几乎都收藏有中国文物,数量大概在数十万件。而且藏品质量丝毫不逊于英、法、美等欧美国家。


今天就历数一下听说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国文物


一、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等级:御物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唐

质地:镶嵌乐器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这个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

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确切而言,

这件乐器和四弦琵琶并不是同一种乐器,

四弦琵琶是“曲项”而这件五弦琵琶是“直项”,

即琴轸和相以及琴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此种五弦琵琶现已失传,但在敦煌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飞天弹奏此种乐器。在这一件存世的五弦琵琶上,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在此琵琶上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


这件乐器是日本圣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后,将生前用过的宝物进献给了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一千多年无人惊扰,仓库里面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奇珍异宝,光是极品乐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这件是其中的第一名品。


二、曜变天目茶碗



等级:国宝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南宋

质地:陶瓷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


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是宋人斗茶用的,乃南宋的传世孤品。

后流传到了日本,如今被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


将曜变天目茶碗放在黑暗之中,

它本身所具有的一个个耀斑会闪出略显妖异的光芒来,

而且颜色变幻,虽然直径也就12厘米,

却能令观赏者们对之产生宇宙星空之联想。

日本人非常喜爱这一来自中华的古物,

对里面神奇的曜变图案更是觉得神妙莫测,

于是他们便用“碗中宇宙”一词来对该碗进行赞美性地描绘。


据说这样神奇的曜变天目茶碗本有两只,流传到日本后,立即成为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的宝物。


到了明治年间,曜变天目茶碗几番辗转,到了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手中,但他认为这只碗堪称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使用,只能观赏,

所以尽管岩崎小弥太拥有了这只茶碗,

但他一生中,都没有用它喝过茶。


三、汉倭奴国王金印



等级:国宝

价值:日本朝贡史上的最珍贵实物

年代: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

质地:黄金

流入日本时间:东汉

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

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

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


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

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

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地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

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四、《潇湘卧游图》



等级:国宝

价值: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卷》,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

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

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

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

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

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

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

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

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

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


五、王羲之《丧乱贴》




等级:御物

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

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

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


此贴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

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

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六、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禅宗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京都大德寺


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对贾似道而遭通缉。

此人画法极具禅意,每幅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


这组观音猿鹤图是著名的禅门公案图,这除了观音之外,

猿鹤的含义根本无从得知,特别是那只母猿,怀抱幼崽,情同人类,却又茫然直视,不知何解,

仿佛画家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充满禅机的问卷,让世人回答。


这套图画三幅一组,藏于京都大德寺,

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日展出一次。


七、猛虎食人卣




等级:无

价值:商周青铜器精品

年代:商晚期

质地:青铜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馆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

也是日本藏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两件之一(另一件为永青文库的狩猎纹铜镜),通高35.7厘米,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

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

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


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现老虎吃人的凶猛,

还是人兽和谐的天人合一,历来说法不一,

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青铜器中很少有比这件更奇异复杂的了。


八、《无准师范像》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人物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1238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南宋

收藏地:京都东福寺


禅师的肖像画,在日本人称为顶相。

唐宋禅宗的很多门派在中国都衰落了,

但是在日本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于是宋代的禅宗艺术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

禅门的肖像画主要是师傅给弟子的,上面有题字,证明师承。


无准师范是宋理宗的国师,径山寺主持,南宋佛门的领袖,

这幅肖像画特别重视面部的表情细节,

不经意地传达了禅师智慧风趣的风范,

是宋代肖像画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画,也无一幅能出其右。


九、李迪《红白芙蓉图》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花鸟画第一名作

年代:南宋,1197年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

芙蓉的品种应为醉芙蓉,最初花呈白色,接着会逐渐带有红色。

本画的描写极为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因而富于情趣。


画面色彩较厚,晕染采用出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

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

细腻而透明的色彩,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

线描的技法也细致入微,叶脉上那种毛茸茸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线描具有五代黄筌一派画风的精神。

两图相比,红芙蓉对花的整体把握及构图都更好一些。


这两幅画原来是圆明园的秘藏,后来流落海外,先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两幅画本来应为各自独立的册页,

但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审美观所诞生的唐绘鉴赏(在此唐绘指自中国带回日本的绘画),因而被改裱成一对挂轴。


十、《菩萨处胎经》



等级:国宝

价值:人间传世最古老的写经

年代: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这卷经书来头极大,它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

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

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

其超凡入圣之处,不可思议。

(来源网络或签约作者,旨在传播文化;如侵权,请联系处理)

集藏路上,让我们一路同行,

直至鲜花盛开之远方……


欢迎关注

收藏文化《驿路荟萃

长按下方二维码 选择“识别二维码”  关注驿路荟萃

荟萃前沿经典美文

汇集精美视听作品

专注集邮《驿路邮缘》

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 驿路邮缘

驿路邮缘 与你同行

 

点击以下链接延伸阅读:

1、《驿路荟萃》开篇语

2爱月季说:弄错啦!用于表白爱情之花,竟然不是玫瑰!

3、5.20 爱花说

4、为何书画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收藏?

5、,难得一见!

6、“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什么讲究?


以下为《驿路邮缘》美文链接,欢迎阅读雅正:

1、邮市的大庄是谁?

2、(原创)第一枚票名前缀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你懂么?

3、从《千里江山图》邮票,谈邮票中的十大传世名画


驿路荟萃相聚      柯汝与你同行

微信号kr9119  QQ56890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