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末期《易•贫卦•象传》,“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才会如此蓬勃。中国的文化亦是如此,上下五千年,历经了多少磨难、创伤,一路风尘仆仆走来,汇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的传承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先辈的努力,得以延绵了五千年之久,流传至今从未断层。
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位位坚守仁义道德,为家国文化传承和弘扬而无私付出的圣贤、学者、帝王、将相,将教育作为复兴民族的重要事业......那些人物和背后的无数故事,感佩着后人继续传承、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心之国的星火延绵至今。
修身证道,垂范后世
被称为华夏“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是一位圣王明君,他一统华夏,“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以德教化百姓,为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又据古史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路史·疏仡纪·黄帝》。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
黄帝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黄历;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在荆山铸鼎,分华夏为九州;舟车、弓矢、房屋的创造。
有教无类,万世师表
孔子,春秋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作为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儒教始祖,被古人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汉朝时起,儒学居于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忍辱弘史志愈坚,千秋绝唱留后世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是所有史书中用时最长的。它包罗万象,而又融汇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司马迁像一个出色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又像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
在《史记》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可多少人又知道,司马迁为此忍辱了多少,才留下了千古之绝唱。司马迁因向汉武帝为友人辩解,,受了宫刑,当时的他万念俱灰,觉得什么都毁了,士气低落,一心想,但又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撰写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还不能死。
他又想到: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既然他们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写出巨著,那我司马迁也能克服困难,撰写出一部史记。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著《史记》。
德育为万事之本
“余致力于教育事业垂五十年。凡余所致力之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爱国教育而力有未逮者,今在人民政府之下,一一见诸实施。”
教育,是国之大事。张伯苓,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的创始人、教育家,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张伯苓,1876年4月生于天津,曾亲眼目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经过新地思索,张伯苓得出这样地结论:“要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必须有强健地国民。欲培养健全地国民,必须创办新式学校,造就一代新人,我乃决定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不久,张伯苓回到天津从事教育。张伯苓的教育生涯是从受聘于严范孙的家馆开始的。严范孙是天津著名教育家,主张变革封建教育,开办新式学堂。严、张二人思想主张一致,对教育救国、培育新人同具热心。1904年他们在严氏家馆的基础上,创办南开中学。后来这所中学越办越好,成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中学,各地学子包括美国、南洋的华侨子弟都慕名而来。张伯苓成为声誉卓著的新教育倡导者。
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张伯苓、严范孙决心创办大学。为此,张伯苓去美国学习、考察,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一年多的教育理论,有了更充分的思想准备。1918年末由美国回到天津后,就开始筹募办学资金。1919年春开始起建大学校舍。9月初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录取、马骏等96名学生,分文、理、商三科,25日开学,私立南开大学宣告诞生。
“积沙成塔,积羽成舟”。张伯苓的兢兢业业和勤俭治校,推进了南开的发展,其本人也赢得了更大的社会声誉。1919年11月,上海圣约翰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学校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展。1923年,南开女中成立。同年,大学也由男中校址迁到八里台。1928年,南开小学成立。至此,南开终于成为一所包括四部的系列学校。20年代,以丰硕的成果载入张伯苓的教育编年史。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离不开他们,更加离不开我们,先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让我们在无尽的岁月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书写壮丽人生。
创始人/总编辑:张耀宗
主 编:清 荷
责任编辑:罗丹 刘丽
视觉总监:杨泽芬
摄影总监:杨覃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快来寻找你的圈层吧~
融合圈内圈外,共享才智财富
微信号:QCGX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