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校的成年礼
先说明一下,标题叫“台湾学校的成年礼”,并非是要写整个台湾的学校举办成年礼是怎么回事,而是简述我3月31日应邀去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参加该校“壬辰年成年礼大典”的经历,夹叙夹议写自己的一些所见所感,算是管中窥豹,从中认识和了解台湾年轻人是如何度过自己人生历程中的这个重要时刻的,在中学生步入成年的时候,学校是怎样通过精心安排来使学子受到中华文化精神的洗礼和“忠孝”传统的教育的。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地处大陆,却是一所使用台湾教材、按台湾办学方式办学、学历为台湾当局认可、完全与台湾教育同步衔接的地道的台湾学校,按其说法就是“全球思维,台湾特色,在地發展”。从大陆眼光看,该校就是台湾学校的一个代表,所以我才敢这样写本文的标题。我虽然2001年去台湾的七所学校访问过,但去的都是大学,并不了解中学的情况,更无从知道成年礼是怎么回事。到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才知道,该校从2005年起,每年都为高二学生举办成年礼,学生身着明代儒生长袍及发冠,在鼓乐齐鸣中,依古代周礼的“士冠礼”、“士相见礼”和“乡饮酒礼”等完成成年礼大典,已成定例。从2010年起,开始用“太牢”仪式,供奉“牛羊猪三牲”来祭祀,典礼办得更为隆重。
今年的成年礼大典,依惯例在该校主楼“丽德楼”前举行,楼正面廊柱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三幅对联格外醒目。我等特邀嘉宾一入校内,在室内换上唐装后,即前往典礼现场。满目所见,参加成年礼的学生和为会场服务的学生,皆身着深色汉服(或是明代服装?),于庄重典雅中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切,我穿着唐装走在他们中间,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是啊,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本来就同是炎黄子孙,血脉相亲啊。10时整,擂鼓,鸣炮,迎宾入座,典礼正式开始,在震天锣鼓声中,约80名身穿儒生黄袍的学生在庄严的民乐(对岸称国乐)伴奏下,缓步出场,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黄帝暨列祖列宗大位献上仿古佾舞,只见舞者不断变换队形,在舞乐中向先祖致以最高敬意。我特别注意了现场乐队,乐手都是学生,乐器以扬琴和笛子为主,训练有素,乐声悠扬。接着主礼者、与礼者就位,礼告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黄帝暨列祖列宗,上香、献花、献爵、献果、献馔后,主礼者高声朗读礼告文,曰:
天运岁次壬辰年三月初十吉时,……全体教职员工生,为办理高中部二年级学生成年礼大典,谨以香花供果,敢昭告于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黄帝暨列祖列宗大位之前曰:
巍巍中华 炎黄子孙 血脉至亲 道统相承
神农轩辕 富国裕民 化行古今 泽被苍生
周公制礼 易俗移风 吐哺握发 天下归心
孔孟儒学 继绝述圣 诗礼教化 世界大同
玄天福德 左庇右荫 潢涌福地 巍峨黌宫
文昌南斗 梓潼加持 折桂蟾宫 金榜满盈
广栽桃李 人杰地灵 陶铸群英 校运昌隆
青青子衿 羽翼初丰 讲信修睦 海阔天空
成年礼启 敬祖耀宗 尊长乡绅 请加冠翎
殷殷叮咛 立心立命 为国栋梁 经世济民
乐迎嘉宾 行礼如仪 粢洁致敬 孝弟诚明
吉月良辰 八佾舞献 钟鼓齐鸣 德修士成
太牢牲礼 尚饗吾祖 莘莘学子 伏祈佑之
谨告
礼告文毕,遂焚黄祝告,全体在场人员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黄帝暨列祖列宗大位鞠躬行最敬礼,祭拜祈福。
接下来,进入行佩冠礼环节,分为“三加礼”。
首先是“始加礼”,学生作为儿女向自己父母行跪拜礼,是真正的跪地叩首,看着一排排学生依古礼跪拜高堂,父母颔首俯视儿女跪拜,我突然心生感动,这个时刻,做子女的当永远难以忘记。接着,父母为孩子行加冠礼,向孩子叮嘱传家语。看到儿女成人,跪在面前,家长们掩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将孩子扶起,贴心的话儿在这样终生难忘的场合交代给下一代,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看到礼毕时,父母和孩子大多相拥在一起,很多人都在抹眼泪。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我,看着成排成排的学子向爸爸妈妈跪拜叩首,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孔圣“孝,德之本也”的教诲迅速掠过脑际,孟子也讲过“孝悌”,我想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中国人最鲜明的国民性应该就是讲究孝道吧,百善孝为先,常念父母养育恩德,是培养学生民族价值观共识不可缺少的一环,孝敬父母与为国尽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增强民族凝聚力也离不开“孝”的教育,我们大陆从什么时候起忽视了这些呢?
然后,进入“再加礼”环节,由师长向学生赠送成年贺礼,并致祝语。
最后是“三加礼”,由学校董事长、校领导、各界嘉宾一起为学生行加冠礼,就是给学生授冠(带上古帽),并赠予勉励的话,意在传承与祝福。我为之授冠的同学是个高高的小伙子,我问他:“叫什么名字?”答“叫萧维德”,“哪个xiao?”,“萧何的萧”,我不禁莞尔,这位同学了解汉初丞相萧何,看来历史学得不错。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勉励他,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老话赠予了他。经历这样的瞬间不仅对进入成年的同学来说是个难忘的生命片段,对于我这个当老师的来说也是留下了深刻记忆的时刻。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就开始了,可以戴帽子就表示已经是成年人,“加冠加笄”即表示跨过了成年门槛。台湾学校重现古礼,既承继了优良文化传统,又赋予其新义,在教育下一代上发挥了独特效用,值得大陆学校推广效仿。
最后,依次是校长、贵宾、家长、董事长、学生代表先后致辞,压轴的是学弟学妹大合唱,礼赞,整个典礼结束。
此次观礼引发我对形式、仪式问题的思考。我们总是在讲内容重要,形式不重要,不要搞形式主义,关键是内容。讲得久了,以至于人们慢慢形成了忽视形式和仪式的习惯,以至于很多重要的场合就因为形式的不讲究,使得本来可以达到的理想成效被冲淡,大大地打了折扣。凡事不能矫枉过正。内容重要当然没错,但是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得以表达,好的内容附着于最佳形式才能达致理想的效果。其实一切形式都是和内容相配套的,两者相得益彰。毋庸置疑好的形式可以为内容增色。当一个中学生进入成年,通过隆重举行的成年礼仪式,依托精心安排的形式,使青年学子(包括其父母)得到了一场生动的综合教育体验,实现了课堂教育无法达到的成效,能说形式不重要吗?正是在这包含着传统道德、民族习俗、中华文化和人文理念的仪式中,青年学生才深切体会到了进入成年带给他们的价值和意义,心里永远记下这人生中不平凡的重要一刻。
我相信,台湾各地的不同学校,举办成年礼的形式和内容肯定有所不同,会各有特色;在办学的其它方面也一定是各有所长。无论如何,两岸同文同种,都传承中华文化,凡是对岸学校在保留中华文化传统方面比大陆做得好的,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在教育上虽说双方有不少方面可以彼此借鉴,而我基于去台湾高校考察的感受,觉得大陆学校应该向台湾学习的地方可能还更多一些。这个话题不是短短篇幅能说得清的,就此打住。
2012年4月
成年礼大典开始前我与台湾教育界朋友合影。站在我左侧的是台湾前“教育部长”杨朝祥先生,他现为该校董事会荣誉董事长。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学思闻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