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戏曲文化——武安平调落子,武安人独有的骄傲

戏曲文化——武安平调落子,武安人独有的骄傲

2020-11-21 02:17:19




今日向大家推出

 

平调《铡美案》剧照


  武安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固义村的傩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系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同台演出,此种表演形式在全国县级十分罕见。武安的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据初步考证,武安平调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武安落子约产生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兴盛于20世纪中叶。在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平调落子称“红色剧种”,为宣传抗日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平调落子发展到鼎盛时期。1959年9月22日,,看了落子剧《端花》之后说:“好!打破了清规戒律。”“可以叫孩子们到北京,参加今年的国庆献礼,庆祝建国10周年。”庆祝国庆10周年时,邯郸平调落子剧团赴北京怀仁堂演出。、、周恩来、、郭沫若等看后十分喜欢。。此后,该剧被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蓓蕾初开》,在全国放映。

  2006年6月,。

 ↑落子小戏《端花》剧照


武安平调


  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轧琴、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抗日战争期间,,演过一些《血泪仇》等新戏。解放后,省文化厅曾将平调作为全省重点剧种加以扶植,并派省内多名专业文艺工作者协助,改编了平调剧《两狼山》《铡赵王》《盘坡》等剧目。

平调《》剧照


  平调形成约在150年前,即清代各种花部小戏盛行之时。据名艺人韩蕴金(艺名金马驹)回忆,他7岁学戏,拜师老富荣(1844年生),老富荣之前还有前辈,如名艺人“满堂红”等。

  平调以办科班方式培养演员。民国初到1937年七七事变,武安、磁县一带有5个科班。科班一般为有钱人所办,自任班主,学徒称其“师奶”,艺人当老师,学徒称其“科师”。学徒大都是贫苦农民子弟,5年出科,期间唱戏收入全归班主,出科后还要义务为班主唱一年谢师戏。七七事变后,伪县长李聘三所办科班既学平调又学京剧,致使京剧的武功、身段和锣鼓被吸收进来。

  平调俗称大戏,有传统剧目200多个,以历史故事戏为主,也有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戏,而民间生活小戏较少,影响较大的剧目有:《两狼山》《天仙配》《天河配》《盘坡》《三进帐》《三上轿》《桃花庵》《铡赵王》等。

 

平调《吴汉杀妻》剧照


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落子《秦雪梅吊孝》剧照


  落子所演戏文多由当地文秀才编写,素材大都源于家庭琐事、儿女之情,为群众喜闻乐道。1940年版《武安县志》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落子之为民众所喜爱,可见一斑。

《福寿图》剧照


  落子戏行当较齐全,主要有小旦、青衣、小丑、老生等。昔时分工不甚严格,小旦、小生大都相互兼演,三花脸还能演老旦、彩旦,有些三花脸又可由小生代替,小旦又可代娃娃。近来行当分工较前严格,但仍有兼演现象。舞台道具较为简单,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丰富见长,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既叙事又抒情,活泼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庄谐兼重,常有妙语联珠,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邯郸专区曾对武安平调、落子两个剧种进行了重点扶植,先后派遣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和戏曲专业干部到邯郸地区平调剧团,对平调落子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挖掘整理。1956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武安落子《借髢髢》获得好评,并整理改编了落子《端花》,创作了落子《高山流水》等一批有影响的剧目。1958年,邯郸地区戏校开设了平调落子班,培养了房志彬、李淑兰等一批新演员。


武安人学唱平调落子戏


  武安落子唱腔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调。早期伴奏乐器只有锣踏鼓,后陆续增添镲、钹、笛子、板胡、二胡、笙等。其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武安方言与曲调结合非常紧密,保留有大批的放声字。悲腔和哭迷子的哭唱,有声调高亢,起落也大,十分类似当地办丧事时妇女的哭腔。流水板则如从容不迫的日常叙话,亲切自然。落子上演剧目有140多个,代表性剧目有《借髢髢》《吕蒙正赶斋》《端花》《老少换妻》等。


  武安平调和落子的主要演员:抗日战争之前,均为男性演员,女主角由男演员装扮且一直同台演出,一个剧团两个剧种,演员本身虽各有侧重,但两剧种均可演唱。此后,抗日根据地出现女演员,解放后女演员日益增多,除个别丑角外,已无男扮女现象,而女扮男角却多了起来。近代有影响的演员主要有:杜更会、孙富琴、魏洪昌(艺名“如意的”)、路洪贞、卜锡林、李秀奇(艺名“自鸣钟”)、秦崇德、武鸿凤、李魁元等。其中,演员李魁元于2016年1月被授予“河北戏剧终身成就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邯郸市级戏剧演员。 

 李魁元和其弟子赵艳杰


图片由姚鸿军、文广新体局提供,文字参考《武安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