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去海口东湖看看海南三宝

去海口东湖看看海南三宝

2021-11-08 22:42:10


在海口公园路旁有条不大起眼的小巷子,南靠海口市人民公园,北傍广场横路,这便是海口花鸟一条街——海口东湖黄花梨市场。

海南三宝之一:海南黄花梨


海南三宝之一:海捞瓷


海南三宝之一:黎锦


东湖市场街道虽以花鸟为名,但除了街道入口处几家花市、鸟市外,街道内别无他家,事实上,街道里摊位卖的多是海南特色工艺品及古玩,尤以海南三宝(海南黄花梨、海捞瓷和黎族织锦)为主打,而店铺多是集海南黄花梨工艺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店面。

平日里,街道的商贩都到海南各地农村收购海南特色工艺品,致使街道也显得冷清,但每到周末,商贩便会到海口花鸟一条街摆卖收购回来的工艺品,此时街道外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岛内外各地的车辆,街道里更是熙熙嚷嚷。这里的商贩以海南当地居民居多,而顾客大多是国内各大城市的收藏爱好者。

街道入口的摊位主要卖的是海南花梨木,往里走数百步,店面里形状各异的花梨木工艺品,摊位上形色的海瓷以及其他海南特色工艺品应接不暇,海南黎族织锦的摊位就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工艺品的包围当中。继续往里走,便是那些古玩字画了。

海口东湖黄花梨产品一条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口已有类似的集市,但主要位于海口戏院附近,以花草木根为主打商品,其规模跟如今的比是不言而喻的。到了90年代,政府开始加强管理,整顿市容市貌,本来在戏院附近的小商贩不得不搬迁至管理稍松的公园路。90年代在公园路旁自发形成的小集市还相当不完善,以流动商贩为主,并没有固定的店面,也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固定的周末售货时间。到2003年,小集市也只不过是由几家卖花梨木家具及工艺品的店铺组成。直到2005才显现出雏形,后来不断有小商贩的加入,便形成了今日的模样。摆摊的挨着有店面的,店面连着店面,形成一排长长的海南三宝“观赏长廊”。

这个饱含价值却又“平易近人”的长廊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收藏爱好者,更有甚者每星期不惜从内地赶来。在人头攒动的涌流中,有些常客,你每周末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海南花梨木由于产地土质不同导致各地木质色泽也不同,而与国外的泰国花梨木含油量0.3%及越南花梨木含油量0.8%相比,海南花梨木含油量高达3.8%。含油量高的海南花梨木制作的家具天然顺滑,无需油漆,色泽好,经久耐用,从而使海南花梨木更稀有名贵。

在古代,海南黄花梨是由宫廷官员收集给皇家制作专用高级家具用材;解放后,海南花梨木主要用于岛内生产算盘及乐器厂生产二胡、高胡、琴等乐器专用材料;到70年代才开始利用花梨木制作工艺品,目前海南花梨主要为工艺品制作材料及名贵药材。一方面,由于海南黄花梨成材周期长,加上近期的大肆挖掘,海南花梨找料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自花梨木用作工艺品制作材料后,以原来一元一斤的价格上升至千元以上,再经由媒体及收藏家的炒作才达到目前几千元至万元一斤的“黄金价”。


海南黄花梨木雕


由于海南黄花梨越来越少,现在市场上多充斥着来自泰国越南较低质的花梨木——所谓的过海料,不懂行的人很难辨别真假。海南黄花梨的格(即木的实心部分有木纹也称鬼脸)跟越南等地的不同,海南黄花梨的木纹特别清晰而越南等地的木纹较粗糙紊乱,远没有海南黄花梨好看。除了纹理,还跟重量有关,因为海南黄花梨含油量较高,故同等大小的花梨木中,海南的肯定要重点,也更亮丽、更有色泽。


待售的海捞瓷


说完海南黄花梨,再来说说海捞瓷。海南海捞瓷是指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上的海南附近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的陶瓷,通称为“海捞瓷”,简称“海瓷”,具有丰富的海底文化研究价值。对于无数收藏者来说,海捞瓷即神秘又生疏。过去的十年,在越南的南海岸,历史上五艘中国沉船相继被发现打捞失事的沉船隐藏着历史的沧桑,是埋葬在海底里的一段历史片断,密藏着那个时代的灿烂文明。中国“CHINA”,这个与瓷器同名同义的国家,在过去海上传播着东方的智慧和文明,影响着全人类的发展。

黎锦


近年来对海南黎族文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促进了海南黎族织锦的迅速发展。黎族织锦大多是黎族人手工制作的,被黎族人民当做传家宝世世代代遗留下来,记载着经久历史。黎族人一般不愿把家里的“珍宝”拿出来卖掉,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出此下策”。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如今黎族同胞也加入了这个买卖交易的大军。




--------------------------------------------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持拳拳爱美之心,扬中华赏玩文化。

海南念想只提供让您看得进去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