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寺庙,一座叫做铁槛寺,一座叫做馒头庵(也叫水月庵)。
铁槛寺和馒头庵皆为贾府的私家寺庵,且距离不远。
听起来,这两座寺庵,并没有什么讲头,然而实际上却暗藏着诸多的秘密,细究起来,更是有些“恐怖如斯”,因为这里不仅是藏污纳垢,更揭示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真相。
《红楼梦》中有很多的小细节,容易被忽视,就比如小说中写到的铁槛寺和馒头庵这两座寺庵,其实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铁槛寺,乍听起来,这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事实也的确如此。
铁槛寺,是贾府停灵办丧之地,一个安放死人的地方。贾府中的人去世,通常都停灵在此,比如秦可卿、贾敬死后就停灵在这里。而每逢清明等祭祀节日,贾府的人也会到这个地方烧纸,告慰祖宗。
然而,铁槛寺又并非是一般的普通寻常人家所能触及到的。这个词虽然听起来不太美好,但是实际上却是“富贵”的象征。
唐朝的诗人王梵志有句诗这样说:“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在过去,有钱人家的门槛上常常有铁皮包着。原因很简单,其一,当时的铁器品并不是那么普及,有钱人家才会常用;其二,拜访有钱人家的人比较多,为了以防门槛被人踩坏磨穿,所以用铁皮包着。
所以,在过去,“铁门槛”是有钱人家的象征。中国有句老话说“别人家的门槛高”,这个门槛高,也是指条件好,要求高,家庭显赫的意思。
由此可以说,铁槛寺其实就是贾府身份、地位的象征,是有钱人家的一种标识。
离铁槛寺不远的馒头庵,则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馒头庵原名叫水月寺,只因庙里做的馒头比较好,所以才有了馒头庵这么一个浑名。
关于这两个地方的描写,小说的第十五回是这样写的:
“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 独有凤姐嫌不方便,因而早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问房子来作下处。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寺,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所以,从这里我们大抵能够知道,这两个地方比较近,且有联系的原因并非偶然。
如果说铁槛寺是贾府停灵办丧的地方,代表着贾府的地位、身份,宗族礼法和贾府血脉传承,那么馒头庵则完全是另一个反面,一个上不了门面,与传统庄严、肃静、威严格格不入的地方,它是贾府男女们发泄欲望的所在之地,是其他人拐卖儿女,骗钱弄权,为所欲为的地方。
关于馒头庵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比较被大家所能接受,这个说法还是出自于唐朝诗人王梵志的一首诗,原诗为:“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众所周知,王梵志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话说其年幼时家境殷实,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妻有儿。后来,家道中落,妻儿离散,从此王梵志心灰意冷,甚至选择出家当和尚。
经历过如此人生的风雨挫折,王梵志对世间冷暖的感悟有着更深的理解。而这里的“土馒头”,其实就是指坟墓,一个个半圆的土丘堆,跟我们每天吃的馒头形态极为相似。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葬礼习俗主要是土葬,古人修建坟墓的时候,坟头通常都要垒出一个小山包,看似包子、馒头的形态。其原因主要有几点,读书君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具体地和大家分析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一下。(2020-03-15期:棺木在地下,坟墓上为何要堆一个小土堆?原来这里面暗藏大讲究)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个坟。所以王梵志说“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每个人都得领一个,纵使没有什么滋味,那也是必须要认领的,容不得挑剔和嫌弃。
也就是说在作者老曹的《红楼梦》中,馒头庵其实就是死亡的象征,纵使有着风吹日晒、千人踩踏都不坏的铁门槛挡着,也拦不住死亡的降临。
这也正如妙玉所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人的一生,走到终结的模样,大抵就是千里孤坟。
可见,馒头庵可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场地那么简单,而是隐藏着极深的意义。细究起来,甚至让人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下面,我们重点来说说馒头庵,作者老曹先生为什么要描写一个藏污纳垢丑陋不堪的馒头庵?这和贾府的形象并不太契合。
前文提到,馒头庵和铁槛寺非常近,这两个地方近到几乎就是为了形成鲜明对比,而巧合设计的。两者之间,可以说是天与地,生与死,善与恶的对比存在。
首先,《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馒头庵,是一个充满人性欲望的地方,而非是我们想象中的庵那样,有着各种条条框框的禁忌,高于俗人,超越世俗的地方。更讽刺的是,它反而将人性的丑陋和黑暗揭示得一览无余。
表面上看,馒头庵和贾府没有多大的关系,但背地里掩盖的却是贾府子女们那些暗流涌动,不为人知的欲望。馒头庵就是有钱人家欲望的发泄地方。
比如王熙凤在这里公然弄权。《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不能能说会道,管人的一把手,还是捞钱的老手,且不择手段。在馒头庵歇息不到三日,满载而归,还以贾琏的名义写了一首打油诗:
云中谁寄秘信来,忍气吞声守备残,一对鸳鸯殉情死,间接害命又捞钱。
一纸书信,轻松捞得三千两银子,不仅骗取了钱财,还害人性命,让张家人财两空。在佛堂面前,都能做到如此,其人性之贪婪,展露无遗。
而参与此事的馒头庵当家净虚老尼,也同样展现了人性之恶。出家人本应该以慈悲为怀,恪守道德底线……而馒头庵的尼姑为了利益和欲望,干起了伤天害理的黑暗勾当。
何以见得?原因很显然,首先王熙凤最初并不太想管这事,因为王家家底丰厚,也不差那三两千银子,而正是中间人的老尼姑净虚的“怂恿”,出言讥讽,用“激将法”才促使了王熙凤害人,其从心可诛。
毕竟,从实际上看,如若不是老尼姑净虚的“推动”,王熙凤不会同意这桩事。其实金哥与守备的儿子的死,真正的害人者是老尼姑净虚。
一个出家的女人,本应该潜心修行,吃斋念佛,但是尼姑净虚想的却是金钱利益,甚至不惜为此而害人性命,这种行径可悲可耻!
原文如此写到:“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得跺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秦钟……一口吹了灯,满屋漆黑,将智能抱到炕上……”
一个佛门清净庄重严肃之地,却暗藏如此多的淫秽、暗黑之事,可见这是有多荒唐。
众所周知,馒头庵本只是容纳女子的地方,男人是不允许进入的。然而,偏偏贾府却将贾芹安排到了馒头庵里做看守。且需要强调的是,贾芹本身还是一个集“吃喝嫖赌”于一身的浪荡公子,就犹如贾政所言:
“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为王称霸,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
如此看来,这又是何等荒诞可笑之事。
而就是这么一个肮脏、淫秽、荒唐的地方,却又被贾府的王夫人等人视为圣地,常年在此走动,连周瑞家的同老尼姑净虚都是老友。可见,贾府有多荒诞和无道。
可以说,馒头庵背后揭示的是贾府走向败落的必然结局,一座庙庵,道尽了无数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