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刘姥姥讲的两个故事,有两层深意,分别对应刘姥姥和贾母

刘姥姥讲的两个故事,有两层深意,分别对应刘姥姥和贾母

2022-08-21 21:12:43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因为投了贾母的缘,被贾母留下来住几天。“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也算看亲戚一趟。”

贾母谦虚,说得轻描淡写,“我们也有个园子”,这园子可不比刘姥姥家里的菜园子,这可是贤德妃的省亲别墅。对于刘姥姥这样的乡野村妇来说,能在荣国府住几天,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还有机会进省亲别墅游玩,可比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还难得。

经凤姐提醒,“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能说会道的刘姥姥“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于是她编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少女雪夜抽柴的故事,一个是老奶奶得福报的故事。

关于刘姥姥讲的这两个故事,第一个被读者多方解读,却往往选择性地无视第二个。都知道红楼无闲笔,作者既然给我们呈现了两个故事,那么它们就都不是闲笔,都是有深意的,要么与人物个性有关,要么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有关。

没错,这两个故事不能单独解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作者赋予了它们两层深意,分别对应讲故事的刘姥姥和听故事的贾母。

从美少女迅速转换到老奶奶,体现了刘姥姥对世事人情的洞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者曹雪芹先生通过这幅对联,批判了不通世事人情、百无一用的读书人,并用刘姥姥来进行具体阐述。

刘姥姥大字不识一个,更不用说学问文章了,但她对世事的洞明、人情的练达已经到了大智慧的阶段。

第二个故事则正好相反,毫无美感可言。人物是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事件则是“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结果得到了福报,养了个“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的孙子。

这样两个风格迥异的故事,都出自刘姥姥之口。第一个美少女的故事让贾宝玉听得如醉如痴,事后还追着刘姥姥打听茗玉小姐的下落;第二个老奶奶的故事则“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这乡野里来的刘姥姥着实厉害,讲故事的能力居然能做到老少通吃。那么,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两个故事来讲?

第六回,刘姥姥进荣国府之前,偶然和女婿说起如何解决“家中冬事未办”的问题时,她随口就能说出“(王夫人)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这足以证明,虽然这么多年两家没有来往,但刘姥姥一直关注着王夫人的动向。

这是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应该是刘姥姥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刘姥姥才能在需要时随时调用。

有理由相信,在二进荣国府之前,刘姥姥已经充分掌握了荣国府各方面的信息,知道贾宝玉最受宠,同时也知道贾母和贾宝玉最喜欢什么。

很明显,第一个故事是刻意讲给贾宝玉听的,所以一切的编排都围绕着贾宝玉的喜好。如果不是因“南院马棚里走了水”而让故事中断,刘姥姥能凭这类故事在大观园里住上一年半载,专职为贾宝玉讲故事,讲出个《一千零一夜》来。

这就是刘姥姥的“世事洞明”,吸引了贾宝玉,就赢得了在荣国府的立足机会。

当然,并不是说刘姥姥想在荣国府长住。她其实只希望能和荣国府常来常往,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如果贾宝玉对她产生了依赖,她就更有理由多来走动了。

然而,这条路并没有走通。故事被打断后,刘姥姥受到了贾母的严厉斥责:“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

说抽柴草就能引出火来吗?这是贾母的迷信,也是她信奉兆头的体现。

刘姥姥立刻就明白了,于是她讲了第二个故事,故事的主角也从美少女变成了老奶奶。

注意,贾母说的是“再说别的”,换一个同类型的故事就行了,为什么要换一个类别跨越如此之大的故事呢?

这就是刘姥姥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她从贾母的态度里发现,贾母才是这个环境里说一不二的人。也就是说,仅仅得到贾宝玉的喜爱远远不够,只要贾母不喜欢,就会被一票否决,哪怕违背了贾宝玉的心意。

于是,刘姥姥立刻调整方向,专投贾母所好。所以,她的第二个故事是专门讲给贾母听的,故事的基调也从“美”变成了“福报”。

贾宝玉想听的故事,贾母可以严厉制止,但贾母想听的故事,即使大家都不愿意听,也必须陪着听下去。

这就是贾府的现状,即使贾宝玉再受宠,他也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向贾母屈服。所以,关于茗玉小姐的故事,他只敢私下向刘姥姥追问。

就这样,刘姥姥用她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在这次难得的机会中转危为安,这才有了接下来的大观园一日游,受到了贾母的热情接待并满载而归。她差一点因为误判而得罪贾母,幸而她心理素质良好且善于变通,这才远离了宝玉的喜好投向了贾母的喜好。

由此也可以看出,投宝玉所好是很危险的,金钏、晴雯、黛玉都掉了进去,刘姥姥却做到了及时刹车,正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救了她。

作者用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贾母对宝玉的宠爱,有着不容挑战的底线。

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到了违背公序良俗的地步。在“男女七岁不同席”的社会,连年幼的黛玉都知道,“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不能和姐妹们住在一起。贾母却把宝玉这个男孙“同姊妹们一处娇养”。

不仅如此,贾母还在各方面护佑着宝玉:允许宝玉不上学;护着宝玉不被父亲打;为宝玉物色各类女孩陪他玩乐等等。这便让读者产生了错觉,以为贾母对宝玉的宠爱是无限度无底线的。

红楼的妙处就在于,作者总把真意写在不经意的地方。刘姥姥讲的两个故意,便被作者赋予了难以觉察的深意:贾母对宝玉的宠爱,有着不容挑战的底线。

这个底线是什么?就是有可能毁灭贾府的一切因素。

刘姥姥讲到抽柴草时,突然“南院马棚里走了水”。“走了水”就是失了火,马棚起火了。

起火的危害性,作者在第一回就讲到了。甄家的覆灭就是从起火开始的,而且是从隔壁葫芦庙里烧起来的。所以,不能小看马棚起火,极有可能像葫芦庙那样,“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整个府第焚毁。

书中说贾母“唬得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可见吓得不轻。

这个小小的火灾,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意义:敢扬言“拆了太医院”的贾母,可以说是天不怕地不怕,但最怕庇护贾府的府第被毁。这个府第,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而是名望与皇恩的体现。贾府至今依然能“安富尊荣”,正是因为拥有“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块牌子。这两块牌子的份量,作者用贾府祠堂的一幅对联体现了出来:“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贾母很清楚,只要贾府一直能够上承皇恩、下仰名望,大家就能将现在的生活安稳地继续下去。

这就是贾母心中不容挑战的底线:无论是谁,都不能做有可能让贾府毁灭的事,贾宝玉也不可以。

这一点,在第五十六回作者更是让贾母亲口说出来:“若一味他(宝玉)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得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注意这个“没里没外”,宝玉在家里怎么胡闹都行,但不能在外面也胡闹。当然,在家里胡闹的事,也不能传到外面影响到贾府的存亡。这就是贾母对宝玉宠爱的底线。

所以,即便刘姥姥讲的故事让宝玉听入了迷,但因为引发了火灾,贾母也绝不允许继续下去,必须严厉制止。

活到七老八十的贾母,在很多方面已经糊涂了,但在维护底线这件事上,她时刻保持着清醒和警惕。

不过,贾母对底线的维护却是极为有限的,作者用宝玉私下向刘姥姥追问进行了体现。贾母严厉制止的事,大家依然可以暗地里去做,只不过是都瞒着她而已。贾宝玉是如此,贾珍秦可卿、贾琏王熙凤更是如此,而且他们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了贾母的想象。

这就是作者在刘姥姥所讲的两个故事里所隐藏的两层深意:刘姥姥和贾母这两个老太太,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即使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也能游刃有余;一个看似拥有权威、坚守底线,实际上却在阴奉阳违的环境里走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