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红楼梦》:“真人”癞头和尚,为什么要是满头癞疮的邋遢模样?

《红楼梦》:“真人”癞头和尚,为什么要是满头癞疮的邋遢模样?

2022-09-12 20:17:04

癞头和尚是个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他是《红楼梦》故事的发起人和推动者茫茫大士的人间形象。

不过,癞头和尚的人间相和真人相有着巨大差异,以至于让人不相信他是“真人”。

(第一回)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

(第一回)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第二十五回)见那和尚是怎的模样:

那么,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约定在人间“度化”应劫之人以求功德,为什么会是腌臜邋遢的形象呢?

要了解曹雪芹塑造人物的真实用意,还要从癞头和尚的几次出场说起。

和尚疯疯癫癫来跟甄士隐说甄英莲是“有命无运、累及父母”之人,还让将女儿“舍他吧”!

试问以他的形象,甄士隐别说爱女如命不能舍,就算对女儿毫无感情,又岂能“舍了他”!

第二次人间行走,癞头和尚在贾宝玉、王熙凤被五鬼魇魔法的关键时刻来到贾家,展现了神奇的能力,救了贾宝玉。

甄士隐“以貌取人”,不相信癞头和尚,才会有随后丢了女儿、家破人亡的命运。

这其中体现的核心思想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癞头和尚如果能展现神异让甄士隐折服,就有很可能将香菱度化,避免甄家家破人亡。

同样,癞头和尚还去了林如海家,也是没能度化林黛玉。皆因空口无凭,耳听为虚,不能取信于人。

癞头和尚在贾家展现神迹,来得突然去的神奇,贾家相信他,也就好了贾宝玉。这是眼见为实。

如果癞头和尚真去给了薛宝钗冷香丸的药方,还有那一团异香异气的药引子,同样让薛家眼见为实去配药,薛宝钗也好了。

但是,眼见就是真实么?癞头和尚的“邋遢”形象,腌臜不堪。谁又能够相信他的本质是真仙茫茫大士呢!

所以,曹雪芹在道理的基础上又给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真理。是为“真假”之说。“假作真时真亦假”!

道理是讲给世人的,真理是讲给世道的!

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时,作者借女儿的命运给出了答案。

第一,秦可卿被“爬灰”,无疑是耳听为虚。焦大根本不可能知道宁国府后宅的故事。

第二,金钏儿被撵走后,赵姨娘们说她被“强奸”,也是耳听为虚,造谣诟谇,却害了一条命。

第三,薛宝钗在滴翠亭外亲耳听到,亲眼见到小红与坠儿在讨论与贾芸的“手帕传私情”,这是眼见为实。

第四,秦可卿死后,贾珍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如丧考妣”,展现出与儿媳妇的异样时,眼见的则未必是事实!

第五,贾宝玉和林黛玉举止亲密,却秋毫无犯,也不是眼见为实!

第六,袭人贤惠,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晴雯夭乔,却与贾宝玉冰清玉洁。哪个又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所以,曹雪芹通过癞头和尚的“真人不露相”,真正传达出的一个真理。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还要亲自佐证,才是“真相”。

同样,贾家的兴亡也是如此。他们被皇帝抄家,罪名是什么?皇帝真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么?

于是乎,兴亡的本质在“真假”背后体现的只有人的欲望!

癞头和尚的出现,是一个媒介,将人的那层欲望进一步放大了。

他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个又聋又哑的老和尚。认为可能有“神异”,这是贾雨村的“欲望”。

然而,老和尚却只对眼前的那一锅粥有兴趣,不理会贾雨村,又是他的欲望。

作者通过老和尚的本相告诉世人,沉浸在欲望之中的人,都是“又聋又哑”。表象非真,“耳听不真,眼见不实”!

茫茫大士化身癞头和尚,是对所有读书人的心相拷问,究竟何为“真假”?我等又如何判断!

真相既不“腌臜”,往往也“腌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