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作品,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书剑》我不多做解释,属于武侠的萌芽期,连内功的概念都没有。
《碧血剑》新增了内功的概念,袁承志的“混元功”横扫华山派的紫霞神功。
至于《射雕》,那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流传度很广。
《射雕》很优秀,故事宏大,但很多情节和人物设置,还是落了俗套。
就拿《射雕》的结局来说,很像现在的大电影。
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之间的误会都和解了,坏人死得死,疯的疯。
黄老邪也接受了傻女婿郭靖,黄蓉也感化了冥顽不灵的柯镇恶,真的是相当圆满了。
甚至是作恶多端、横行武林多年的裘千仞,居然被北丐两句话骂得痛改前非,遁入空门。
但这种莫名其妙的圆满,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不合逻辑,远不及《天龙》意义深远。
你想想,如果黄药师要是每天都能跟柯镇恶喝酒吃饭聊天,他还是黄老邪吗?
《神雕》一上来,金庸就告诉我们,黄药师跑了,他受不了跟柯镇恶、郭靖天天待在一起。
黄老邪一跑就是三年多,郭靖和黄蓉不得不来到中原寻找黄老邪的下落。
而现在,黄老邪却因为不愿意和女儿女婿一起住,远远听到他们的声音,都要赶紧走开。
《神雕侠侣》,郭靖的武功有了很大的进步,九阴真经练到大成境界。
郭靖把九阴真经的阴柔内力,融合到了至阳至刚的降龙十八掌里面。
表面上你硬扛郭靖一掌,实际上要顶住郭靖的十四道掌力!
黄老邪见识到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之后,对这种掌法的强悍力道赞叹不已。
黄老邪是这么说的:“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桃华落英掌法便输却一筹了。”
我相信黄老邪的眼光,他对郭靖的武学造诣很熟悉。
“黯然掌”是杨过把七八位武学宗师的武功融会贯通之后,故意与一般武学原理相反,开创的十七招掌法。
杨过用来催动黯然掌的内力,过于“霸道”,不算“纯阳正气”,有野路子的成分在。
而且毕竟杨过所学甚杂,不像郭靖有全真教玄门正宗打的底子,而且杨过性格偏激也影响了内力的纯度。
周伯通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连做梦都能练武。
杨过把黯然掌的每一招掌法,都传给了周伯通,周伯通学会了吗?
周伯通能够看懂,这还是因为这招掌法是以九阴真经的移魂法为基础。
黯然掌的其他招式,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杨过对各位武侠宗师的总结。
比如倒行逆施这一招,是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的奇功为基础的。
说到这,大家也应该就明白了,如果没有杨过那么渊博的武学,根本练不成黯然掌。
杨过熟知天下武学,天下绝顶高手的武功里面,除了南帝的一阳指外他都会。
再加上九阴真经与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这七八种武学体系集中在杨过身上。
当然,也有读者喜欢抬杠,黯然掌再怎么说也是有招式的。
以周伯通的武学造诣,连招式也模仿不了?
这么想就错了,周伯通哪怕是模仿到了黯然掌的招式,他也发挥不出掌法的威力。
周伯通熟知九阴真经,即能心领神会,却悟不到其中要旨。杨过反复讲了几遍,周伯通总是不懂。杨过叹道:“老前辈无牵无挂,快乐逍遥,自是无法领悟其中忧心如焚的滋味。”也就是说,“黯然销魂掌”的精髓在于武者的心境,若没有体会到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是学不会这种掌法的。
在这种设定下,黯然掌就成了杨过的专属武功,旁人根本练不成。
十六年前,杨过跟小龙女一别之后,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套“黯然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相思之苦。
这种感情,几人能有?
黯然销魂掌才是《神雕侠侣》中最难练的武功,只有杨过一人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