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良的典故,则借由“博浪沙刺秦王”误中副车的故事,隐喻林黛玉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
林黛玉虽被迫远嫁,不会委身他人,很快泪尽而亡。贾探春却因祸得福“日边红杏倚云栽”,侥幸顶替黛玉获得国王宠幸,生下王子后富贵福寿一生。先做王妃后为太后,在异国声名远扬,与马援的故事首尾呼应。堪称“误中副车”!
《交趾怀古》伏笔贾探春的海外人生辉煌并不错。问题出在对谜底的解读上。
当时认为谜底“俗物”,应该是锤子或者马车二者之中的一个。由于马援曾是大畜牧主出身。张良聘请大力士用一百二十斤大铁锤砸中秦始皇的副马车,推测谜底是马车的概率更大。现在看来太草率了。
串联十首怀古诗的所有谜底再看,马车和铁锤都有点格格不入。盖因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
《赤壁怀古》的谜底是“河灯”;《钟山怀古》的谜底是“盐”;《淮阴怀古》的谜底是“米”;《广陵怀古》的谜底是醋”;《桃叶渡怀古》的谜底是“茶”;《青冢怀古》的谜底是“酱”;《马嵬怀古》的谜底是“油”;《蒲东寺怀古》的谜底是柴”;《梅花观怀古》的谜底是“团扇”。
“河灯”开始,借赤壁之战曹操与孙权、刘备在大汉天下之内争权夺利,讲述“虎兕相逢”的不义之争。影射讽刺《红楼梦》贾家抄家背后的兴亡,是各方争夺利益的贪婪本质。
人们的一辈子无论贫穷富贵,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具象化的人生,是对名利和贪欲的灵魂拷问和反讽,契合《好了歌》。
贾家被抄家的结局,就如甄士隐家破人亡,被葫芦庙一场大火将家烧做“白地”,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河灯”代表勘不破的名利争夺,也代表贾家、四王八公、乃至于皇帝等甘为名利而死的执迷不悟者。
“团扇”代表人生一世终究要死,执迷而死就像杜丽娘的一场“相思病”。只有勘破名利,才是“死而复生”的人生。
如此一来,就会发现缺了一个清醒堪破名利的“谜底”,无疑指向了《交趾怀古》。
贾元春原本是贾家的希望,结果确实绝望。她被送入宫里做了贤德妃,对贾家和她自己都是祸非福,并最终导致抄家覆亡。
元春判词中的“香橼”,代表心有不甘。体现出贾家对皇帝不忠不顺,卷入北静王一党不臣之事,最后失败被抄家。
贾探春房中西墙下“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尤其注意“佛手”是香橼变种。却与香橼“心有不甘”不同,代表福寿绵长。
贾探春的“有福寿(佛手)”,与贾元春的“无福寿”。从二人都是“王妃”,元春却因名利而死,探春显然因觉醒而生。
所以,《交趾怀古》作为影射贾探春的谜语,谜底就应该是一种“提醒”之物,且日常常见,起码在贾家常见!
我们在解读破译其他几首怀古诗时,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谜底的“眼”,往往就在第一句,最多结合第二句。
第三句、第四句诗,关乎的往往是这首诗伏笔影射的人物故事。
《交趾怀古》的谜底,无疑也会在“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两句中。
铜制“金镛”,代指华美的大钟。钟则是“提醒”之物。
当年佛教和道教还没有大兴,寺庙和道观也不普及。作为报时的钟楼、鼓楼,往往是皇宫的计时器。尤其钟楼,是提醒人们时辰的工具。
南朝齐武帝时,命人悬金钟于景阳宫,宫人闻钟声而起梳妆,以定为宫纪!
但是,贾家当时除了栊翠庵还可能“暮鼓晨钟”之外,是不悬挂“金钟”的。可见答案绝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悬挂的中式大钟。谜底还要结合第二句。
“声传海外播戎羌。”这句诗本意是指马援曾经立下的两件大功劳。
二,马援为陇西太守时,击溃进犯的羌人于西北边关金城一带,扬了大汉的国威、军威。
这里要忽略掉马援,而是结合前句的“钟”,如何能够“声传海外播戎羌”?我们放下这里不表,要回到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六回)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
刘姥姥在凤姐房中见到的“匣子”就是西洋钟。由外国传教士传入中国。
此物堪称“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既有振聋发聩的声响,也有提示人们遵守时间振纪刚的作用。
而“钟锤”摇摆,还对应了张良“博浪沙刺秦王”,大力士铁锤“误中堵车”的典。关键“钟”还能与其他九种谜底的隐喻串联起来。
钟表代表提醒,巨大声响让人清醒。贾探春正是贾家很少清醒的人。
“河灯”指执迷不悟的名利之心,需要“钟表”一般振聋发聩让人“觉醒”。人生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而已,终究要有一“扇(散)”。
执迷不悟者就像《好了歌》中所指,放不开是真“散”!
贾家最后抄家,一如甄士隐不舍女儿甄英莲,他们的结局是真的“散”了。
觉醒者就像秦可卿、贾探春、李纨和小红这些人,清醒的认识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要提早未雨绸缪,才会“死而后生”,一如杜丽娘“还魂记”。
当时的西洋钟,已经是贾家普遍使用的报时工具“俗物”。作为《交趾怀古》的谜底,又影射贾探春远嫁西洋海外,更完美契合十首怀古诗的谜底。
当然,也有一点出去要注意,比方“酱”可能是“酱油”,“油”可能是女儿使用的桂花油。“茶”可能是花茶等,也就不一一追究了。
为前文趣侃红楼226期《交趾怀古》的错误谜底“马车或者锤子”,向读者朋友道歉,之前草率了。君笺雅侃红楼读书,也是每日都在学习、思考和,也会经常修改自己的观点。日后一定更要紧!
后文将继续解读第五十一回的故事,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