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年间,天下太平,盛世繁华,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嘉欣县令非常喜欢热闹,是一个十分讲究排场的人。
有一年,马上要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他计划着大摆酒宴,宴请官吏和一些知名人士,一起共度中秋佳节。
为了热闹喜庆,他吩咐手下,准备一些好玩的杂耍,给大家助兴,并且说,表演出色的人会有特别的奖励。
监狱里的监司就想出个风头,也好在众人面前显摆一下。
就吩咐监狱看守,在关押的囚徒中寻找能人,凡是有绝技的囚徒,都可以参加比赛,只要获得胜利,不仅可以减免刑罚,而且还有丰厚的奖赏。
监狱看守一听,当时就非常为难,心想:监狱里全是一些大老爷们,笨手笨脚,鲁夫莽汉,谁会有什么绝技?
第二天,看守实在没有办法,就按照监司安排,在大牢里吆喝了一遍,里面的囚徒都大眼瞪小眼,像木头一样一声不吭。
看守气呼呼地骂道:“都是一群窝囊废,别看以前在外面威风八面,关键时候就都怂了。”
看守说:“你这个不算,平常大家都见得多了,有什么稀罕的?”
那人说:“我的绳技和别人的不一样,别人都是抓住绳子的两头,站在上面表演,我只要抓住绳子的一头就可以直起来,几十丈长的绳子,随便怎么玩都可以。”
看守一听,就来了精神,说道:“你小子不会是吹牛吧!这么大的场面,搞砸了你可担不起。”
那人笑着说:“这对我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祖传的独门绝技。只要你同意,保证给你长脸。”
大牢里的囚徒一听,都觉得十分稀奇,就催促看守,让这个人前去表演绳技,看守就随即答应了,然后报告给了监司。
监司一听,回头问道:“这个人是什么罪行?”看守说:“进来几个月了,小偷小摸抓进来的,没有什么大事。”
监司一时喜形于色,哈哈大笑,对看守说:“我们的绝技表演就看这个小子了,提前准备好用的东西,换一身好看的行头,给吃点好的,养足精神,不要给我丢脸,拿了头筹重重有赏。”
到了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县衙里熙熙攘攘,异常热闹,几十桌酒宴依次排开。
各种杂耍表演陆续登场,下面喝彩声不断,掌声雷动,县令大人高兴得合不上嘴。
到了监狱的表演,只见那人身穿一身黑色紧身夜行衣,手里提着一捆绳索,大概有几十丈长。
他上台躬身施礼,然后,抓住绳子的一头,用力扔上了天空,忽然,绳子就像一根棍子一样直了起来,下面的人惊讶万分,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呆呆地望着天上。
只见那人不停地松开手里的绳子,绳子慢慢地升上了天空,越来越高,上面的绳子已经看不见了。
那人围绕台子转了一圈,又向着台下躬身施礼,然后抓住绳子趴了上去。
所有的人都抬头看着天空,期待那人上去后下来,可是,那人渐渐地就在上面消失不见了。
正当大家惊讶万分,不知所措之时,忽然绳子从天上掉了下来,不见了那人的踪影,再也没有下来。
后来,人们才渐渐地明白了,这是一个江湖异士,借表演绝技,在这么多人面前,明目张胆地逃走了。
这个故事和《聊斋志异》里面的偷桃差不多,偷桃的孩子上天之后回来了,可这个人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