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很多东西,慢慢变得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婚恋的问题上,这一点体现得更是明显。
在旧社会,很多人想要儿子,是因为受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影响,认为儿子能给自己的家族传宗接代,女儿长大了就是外人。
而如今的社会,很多想要儿子的家庭,观念早已改变。
他们害怕女儿更难养育,毕竟需要教给女孩子的东西太多了,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太多,养儿子会更加省心。
如果你有女儿,除了对她进行正常的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她爱的教育。
让女孩子从小就知道何为爱,以及如何正确地去爱,如何好好地爱自己,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很有可能,会影响她的一生。
著名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面纱》,对人们进行爱的教育有很大启迪。
故事中的女主角凯蒂,是一个不懂爱的女孩子,她从小就在一个缺乏温情的家庭中长大,从未见过父母恩爱的模样。
她日常所见的,只有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的不问家事,两个人相处的要么十分冷淡,要么就会发生激烈的争吵。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凯蒂,不懂怎样的男人值得去选择。母亲只是告诉她要现实一点才能过上好日子,若是决定嫁人,一定要嫁给有钱有势的家庭。
被灌输这种思想的凯蒂,根本不懂如何去爱,也不知道怎么接受别人的爱。
后来的凯蒂虽然结了婚,但是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就像是父母婚姻生活的复刻版,凯蒂的丈夫也对她不冷不热,她也不知道怎样缓和夫妻关系,只能选择逃避,从外界寻求安慰。
很快,凯蒂就遇到了一个叫汤森的男人,这个男人和丈夫大不相同,他有趣又幽默,不像丈夫那样不解风情。
在汤森的身上,凯蒂有了久违的感觉,她以为这才是真爱,便火速和丈夫提出离婚,生怕错过真爱。
万万没料到,当凯蒂向汤森说出自己将要离婚的事情时,汤森的反应令她大失所望。原来,这个男人并不爱自己,也未曾想过同自己一起生活,他只是在逢场作戏,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
其实,从凯蒂母亲对她的影响中,我们就能了解到,凯蒂还未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因此她也无法驾驭一段真正的感情。
如果你有女儿,请一定要告诉她,有些男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嫁的,宁愿做一辈子的剩女,也不能让自己的余生,在痛苦和委屈中度过。
为什么不能嫁给重男轻女的家庭?无非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尊重女性,在他们看来,女性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无法跟男性站在同等的地位。
不仅如此,重男轻女的家庭只会在意男孩,不会在意女孩,倘若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又怎么能接受正确的教育,拥有幸福的童年呢。
生男生女,谁都决定不了。即便生了男孩,被溺爱着长大,不利于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生了女儿更不用说了,从小不被爱,不被重视,这甚至会影响她的一生。
女人若是嫁给了这样的家庭,基本不会被平等地对待。
在他们一贯的认知里,女人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代名词,但凡你强势一点,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孝顺,不懂事。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想想就会觉得窒息。
三观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三观不正确,也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是一味地遵循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人往往是自私的,凡事只想到自己,根本不会为他人考虑。
在生活中,这样三观不正的人并不少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们认为长嫂如母,理应养小叔子或者小姑子。
殊不知,结婚了就是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理应以自己的家庭为重。如果不能跟原生家庭脱离,日子注定过不好。
夫妻关系必须大于家庭关系,分清主次,才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如果三观不正,分不清是非曲直,不管怎样的人,都无法过出想要的、幸福的人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父母的婚姻就是孩子未来婚姻的缩影,如果父母不恩爱,家庭不和睦,那么必然不会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一个从小不懂得爱与被爱的孩子,又怎能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呢。
他不知道和睦的家庭是怎样的,也不知道恩爱的夫妻关系该如何维系和经营,甚至会认为,争吵、冷战、相互嫌弃和看不起等,才是一种常态。
但凡你反驳他,他便会理所当然地想:“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予好的引导,如果父母是他的榜样,他便会以此为标杆。
所以那些家庭不和睦,父母不恩爱的家庭,也要谨慎嫁人。
以上三种家庭,每一种都不是好的选择,如果你有女儿,请务必告诉她,以免将来她会走错路,嫁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