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弟弟说哥哥啃老,大哥要断绝兄弟关系,然而父母的做法不公平

弟弟说哥哥啃老,大哥要断绝兄弟关系,然而父母的做法不公平

2022-09-20 21:48:38

家住株洲的刘先生说,自从母亲去世之后,自己的哥哥已经五年没有跟自己说话了,每次见面都是躲着他,两人即使是在大街上碰到,哥哥也是及时避开,不打招呼,宛如一对最熟悉的陌生人,年近花甲的兄弟俩之间,到底因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

一所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屋顶漏雨价值十万的破房子,居然让亲兄弟二人反目为仇,甚至断绝了兄弟关系。

眼前这昏暗无光的房子,正是刘家老宅,每到下雨天就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绵绵,早已不能住人,可就是因为这套破旧不堪的老房,刘先生的哥哥却要跟他断绝兄弟关系。

事情发生在2014年,他们的母亲去世那年,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刘先生就接到了哥哥的电话,要跟他断绝兄弟关系。刘先生还没有从丧母的悲痛中走出来,便再次遭到打击,相依为命的哥哥要跟他断绝关系,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他不明白,哥哥为什么如此绝决。

刘先生听到一个传闻,说哥哥是为了刘家老宅跟他反目,当初母亲为了一碗水端平,将房子平分给了兄弟二人,母亲在世的时候,兄弟二人亲厚,没有人特别注意房子的事,这个破败的老房子原本价值十来万,后因拆迁补助价格瞬间被提到了四十多万,刘先生说实际上就是为了争这个房子,才导致了最后的断绝关系。

母亲去世之前,已经和兄弟二人商量好了,不想突然传来即将被征收的消息,刘先生觉的哥哥变脸的原因,跟老房增值离不开关系,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家境优渥的哥哥为何要与他争夺这套老房,哥哥夫妇两个不仅是双职工,而且哥哥还是房管处的一个处长,条件比他好很多,而且母亲当年还出资给哥哥买了一套180平方的复式楼,现在市值早已超过七十万。

刘先生的哥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为何因为一套老宅就和弟弟反目呢,兄弟情断的背后,跟老房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兄弟俩见面就吵了起来,宛如陌生人一样,面对弟弟的逼问,哥哥直言并不想理会弟弟,哥哥冰冷的态度让弟弟很愤怒,两人争吵了起来。

哥哥说弟弟根本不是妈妈生的,跟他就没有关系,所以母亲去世之后,根本不想再理弟弟。

哥哥表示矛盾的起因是归结于弟弟,而刘先生则说这都是因为当时的一句气话。为何因为一句话,兄弟五年不说一句话,而一见面就吵得面红耳赤呢?

刘先生说哥哥现在住的房子是母亲出资买的,而哥哥却说,这房子是每月扣他工资款买来的,刘先生说哥哥当时说过自愿放弃老房子的所有权,但是哥哥却否认,说自己并没有说过。

面对弟弟的质疑,哥哥表示现在自己住的180平方的复式楼是自己出资购买的,跟母亲并没有关系。而弟弟刘先生拿出一份手稿,是母亲写下的关于房子的事情,上面清楚地写了哥哥的房子是母亲花了七万块钱购买的,家里的电器也是母亲买的,母亲写到自己的钱都给了哥哥。而哥哥拿到了那份手稿,看过之后,表示这不是母亲的字,而且自己买房子母亲并不知情,房子购买是单位的福利。

两人争吵间,哥哥说弟弟有三套房子,刘先生表示不管有几套房子都是自己买的,而哥哥是实实在在的啃老。

兄弟两的争执持续升级,哥哥曾经是处长,并不缺钱,而刘先生的名下也有三套房子,既然兄弟两的条件都十分优越,为何会因为母亲留下的一套老房起了纠纷呢?

刘先生说母亲出资给哥哥买了新房子,而母亲仅在这套新房子里住了五十天,便被哥哥赶到了老房子里居住,而刘先生就是因为母亲晚年凄惨,才跟哥哥起了争执。

而哥哥说,因为自己的房子在六楼,又没有电梯,老人上下很是不方便,老人家想住一楼,他表示自己不可能赶走母亲的,而弟弟坚持说,哥哥不赶走母亲,母亲不会走的,母亲弥留之际留下的手稿,成了刘先生的一个心结,在他看来,哥哥是接受了母亲的馈赠,才买下了180平方的复式楼,但是哥哥却对母亲照顾不周,如今又矢口否认母亲的绝笔。

哥哥被弟弟的言语激怒,道出实情,这么多年一直是他在照顾两个老人,而弟弟从不过问老人,不出钱也不出力,而他照顾老人的行为,被弟弟认为是啃老,说哥哥让老人帮忙带孩子,吃家里,用家里,骗家里,借家里,说父母七八十岁了还要养哥哥一家人,在他眼里,哥哥借着照顾老人的名义啃老多年,如今又要跟自己平分不值钱的老房子,这让他十分不满。

关于哥哥的啃老,刘先生表示自己曾让哥哥跟自己出去打工,哥哥不肯,只是一心想守住老人,贪图老人的钱,而哥哥表示父母当年都八十多岁了,他又怎么抛开老人外出打工。

刘家兄弟均是桥梁厂职工,因为厂子效益不好,两人必须有一人外出打工,哥哥的能力比弟弟高,学历也高,按道理应该是哥哥出去打工,收入会更高一些,可是哥哥为什么没有出去打工,反而是学历不高的弟弟出去打工了呢?

哥哥不想再和弟弟纠缠,弟弟恼羞成怒辱骂哥哥是废物,在他看来,弟弟就是嫉妒自己,想独吞房产,他不愿再和弟弟有更多的交集,而家中还有一个高龄94的父亲要自己照顾,而弟弟却说94岁的父亲身体很好,不需要他的照顾。

刘家兄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刘先生怀疑哥哥想方设法就是为了多分一份父母的财产,而哥哥却认为弟弟无事生非,就是为了独吞老房,然而老母亲留下的房产仅仅只是传出了要征收的传闻,如今市值也仅仅十万,晃然两兄弟都不缺钱,那矛盾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刘先生说自己的原生家庭非常好,父母都是老干部,母亲是高级会计师,父亲是北方来的干部,从小他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起点要高于普通人。

刘先生说母亲要照顾三个男人,是很辛苦的,而且母亲非常想要一个女儿,所以就格外喜欢孙女一点,在他小的时候,母亲曾经也想过要把他送出去,送到亲戚家换个女儿回来,后来却因为舍不得他又抱了回来,这导致他的成长经历跟他哥哥出现了不同。

哥哥出生的时候是双胞胎,当时死了一个,所以父母对哥哥比较偏爱心疼。兄弟俩一个高大一个矮小,加上因为从小身体不太好,父母明显的偏爱哥哥,家务方面弟弟做的就比较多,关于这点,刘先生表示可以理解,但不能释怀的是哥哥已经得到父母绝大部分的爱了,为什么还要来跟自己争老房的财产。

刘先生的父亲表示自己曾是单位领导,单位的事情太多,所以家事他从来不过问,老人曾经去过国外援建。刘父不仅是来自北方的干部,还曾经远赴坦桑尼亚建造,在事业上可谓风光无限,可是家庭里两个儿子的矛盾,却让他头疼不已。

刘父说知道两个孩子有点矛盾,不说话,但具体因为什么不太清楚,刘父说因为弟弟常年在外工作,哥哥在家照顾他们,所以他们对老大有点偏,老大照顾他们,所以他们要给一点钱,而老二出去打工,经济条件要好一点。但对于老人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说等自己百年之后,剩多少都让他们兄弟平分。现在老房是他和妻子名字,他在世时,不给任何一个儿子。

哥哥是一个性格情温和的人,而弟弟性格暴躁易怒的人,哥哥终于说出了不再于弟弟说话的原因,母亲临终之前,弟弟来到医院,说了一些重话,说母亲该死是报应,又说父亲很坏,该跳楼,在母亲弥留之际在病床前大吵大闹,让哥哥对弟弟心存不满,而弟弟表示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但在哥哥眼里,母亲临终前弟弟这样的行为就是丧尽天良。

做为父母,对待孩子,稍有偏差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弟弟却觉的哥哥仗着父母对他的偏爱,对自己十分苛刻,这让他十分愤怒。

周围的邻居说,老太太还是比较一碗水端平的,但是老爷子更喜欢大儿子一些,老大和父母住得近一些,年轻的时候就一直跟父母一些吃饭生活,老二是逢年过节才上门,老二独立一些,没那么依赖父母,兄弟俩的性格不同也导致了父母的区别对待。

父母二人生性保守,节约,房子里堆了很多旧物,连衣物都是打了补丁的,老二每次回来,都帮父母打扫,清理旧物,扔了旧锅旧衣,从里到外给老人买新的,喜欢给老人置办新物件,可是老人爱旧,老大就是不丢他们旧东西,他们看到的都是老二风光体面的一面,而老大在他们眼里就是条件能力都要差一点,自然也就贴补一些。

因兄弟两人外貌能力上的不同,刘先生从小承受的就较多一点,但他从没责怪过父母,认为父母将他健康抚养长大,已经不易,可是哥哥对他不包容又苛责的态度却一直让他无法接受。他回忆自己与母亲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母亲的旧房里,有许多东西都是他添置的,他给母亲做饭,推母亲出去遛弯,陪母亲说话,每次打工回来,刘先生都要去陪母亲吃饭说说话,在孝顺父母上,他觉得自己做得不比哥哥少,而让他感觉到万分委屈的就是,哥哥已经得到了父母大部分的爱,以及父母大部分的财产,为什么对他还要这样不理不睬,甚至还要跟他争一个破旧的老房子。

刘先生通过社居委还是想,心平气和的和哥哥好好谈谈,社居委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哥哥,表达了弟弟的心情和意愿,但是哥哥仍旧坚持没有这个弟弟,表示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如今仍然在父亲那里,并不是他的,而他不愿意跟弟弟沟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对父母的态度,让他坚决不认这个弟弟。

社居委的工作人员,也指出了弟弟不足之处,说他的脾气不好,要改一改,要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脾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心平气和才能达到最佳。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要分输赢的格斗场,两兄弟究竟要这样继续吵闹下去,还是要和睦让父亲安度晚年,作为血脉至亲,本应该互相依靠,亲人之前更应该多一些温情,少一些责怪,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责,多一份包容,少一点猜忌,语言不是武器胜似武器,亲人间伤人的狠话说过之后,覆水难收,不要认为本是亲人,就可以无所顾忌,不要任有自己的性格去伤害你的亲人,也不要把自己认为的爱强加于亲人之上,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需要一家人一起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