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班的研究课题是【日本文化史】,我个人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再深入细分研究《万叶集》和我国《诗经》的对比文学。从这个月开始,未来的几期都会按照历史顺序一站一站的为大家讲述日本文化史。首先,我们的第一站——奈良平城京。在这个时期的日本身上能看到我国唐朝的盛景。
注:本文内容均为参照日本相关史书编写,间或与国内各平台中文版本有些许不同,本人不承担就这方面答疑解惑的责任,为何不同我不知道。欢迎就其他问题进行愉快探讨,知识互补。
那天奈良下着大雨,有时几乎就是暴雨了,虽然打着伞,但浑身上下除了前胸后背,几乎都是湿透的。天气很让人遭罪,不过不负此行。
雨中的奈良十分清透干净,从奈良站出来后,地上每隔百余米就会有一块黄色的标志来指路。之后我们在一个不甚明显的小路口,看到了一个宣传板,简单的介绍了平城宫和内部的游览路线方位图。红底黄字的【平城宫迹】,静静地将我们带进了那段厚重深沉的历史时期。
干净的奈良乡村小路
引导的黄色地标
平城京是奈良时期日本的首都。众所周知,它是以唐朝的都城长安为原型建造的,但并不是一味的复制,而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几经尝试和改造后而落成。
决定采用中国风格来建造都城,相当于下了将当时那几个【倭国】都城永远舍弃的决断。这种舍弃“倭风”的本质,是将“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蜕变成“日本国”好作为先进国以进入新时代。正是当时的日本人觉得没有必要了,才确确实实的将之舍弃了。
在平城京即模仿中国之前,,每一位上位的大王都要重新建造一个宫殿。
倭国当时政府的状态是以大王及其周边的豪族为中心,以一对一的人际关系来建立的。大王的更换也就意味着,处于中心区域的掌权者也会随之更换,所以自然是无法继续住在前一位大王的宫殿中,而是将新的宫殿建造在新大王自己的势力族群之中。这种行为被称之为“迁宫”。
“迁宫”和“迁都”是有一定差别的。“迁宫”只是在限定的区域之内新建宫殿,不向远方移动,而将完整的都城迁移到其他的城市,这在当时不存在的。
,以“迁宫”的方式在奈良盆地的南端建立了“藤原京”。——藤原京为近代研究者创造的替代语,实际上该都城是叫新益京。从藤原京开始,日本第一次出现了“条坊制”,之后又被平城京继承并演变成了日本都城的基本形态。
从藤原京开始,中国思想便急速流入日本了。但是当时的日本想效仿中国,形成律令制国家,将拥有悠久历史及各种思想和社会构造的中国全盘学习的话,很有难度,到底应该学习哪一部分令当时的日本烦恼了很久。然后在确立下最开始的目标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意外的没有选择当时的唐朝来学习。唐朝是依据周朝的礼法制度而建立的,日本没有从唐朝转接过来,而是跃过唐朝去照搬了周朝的礼法。所以虽然看上去与唐朝别无他致,但从日本的角度来说,却不是师徒的关系,而成了师兄弟的关系了。
在【周礼】一书中,考工记一篇曾记录了周朝的理想都城规格,但实际上考工记一篇是在春秋时代纪元前八到五世纪的后期写成的,与【周礼】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即便如此,日本也还是确信了那是他们的理想型,并依此设计建造了藤原京。
藤原京很短命,,便迁都平城京并舍弃了藤原京。由于在此之前地方豪族从未离开过故土,,便要将分散在各地的官员都集中到平城京内工作居住,在当时施行了很长时间也未彻底完成。契机是在七世纪后半的时候,唐朝接连降服了高句丽,百济等国,在当时那种紧张的国际情势下,,集中所有国力来形成最高防卫体制,至此快速的进入了律令制国家。
为了让豪族们彻底舍弃他们的根据地,从藤原京开始向北方移动了二十公里以上,也就是从奈良盆地的南端移动到了北端。平城京这个京城实际上是比藤原京狭小的,,而是将分散在各地豪族们的据点和官厅都集中在一起,更利于管理和工作,节约了时间。
不过这种袭宫制度并未成功,在奈良时期的天平十三年,,有五位以上的贵族要求废弃平城京,向恭仁京迁都,当时虽然只是提议并处罚了这些贵族,禁止他们再生活在平城京内。,迁都到了山背国的长冈京。长冈京处于京都盆地和濑户内海之间。这次迁都的最大的理由是平城京处于奈良盆地,无法掌握水运物流资源,这是日本第一次真正的以地理方位为依据来建立皇宫。
简短的介绍了一下历史背景,我们重新回到现实中来。
朱雀门
朱雀门近景
特意用红圈标注了自己,算上后面拍照的同学,一共六个人。
从南侧的朱雀门到北侧的大极殿,除了必要的道路设施,其余的地方全部是长满杂草的荒地。而且朱雀门和大极殿也是在近三年才落成完工的。这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荒地就是当初平城宫的原址,在1998年12月,成为了世界遗产,而属于世界遗产的部分,深埋在这荒地的下面。
因为雨实在太大,没法拍照,拿出平城宫内博物馆里的平面图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来访的外宾从罗城门进入,途经朱雀大街,。
进入平城宫的第一站,是参观1:1大小复原的遣唐使船。
在奈良时代遗留的资料中记载,约600人乘坐4艘这样的船被派遣至唐朝。船的大小可以容纳150人,考虑到了会有100人同时睡觉,船的长度为25m-30m,宽为长的1/3-1/4约为7m-10m。并能承载150人的水和食物以及行李等。
在甲板上,有三个房间,距离船尾最近,举架高一些的那间是遣唐使单独居住的小屋,靠近船头略矮但更大一些的是其余的官员以及付费的商人客人集体居住的房间,被称之为杂居房间,中间最矮的那个是做饭和储存食物的厨房。
货物堆放在甲板下,而其余的船员们则是睡在这些甲板下的货物之间,应该是从甲板下方的顶棚上吊床睡。由于从甲板透下来的光十分微弱,留学生和留学僧什么都做不了,可以想象当时白天的时候,他们围坐在光源的附近吃着干果,讨论学识的场景。
当时的遣唐使船是人力的,船员就坐在船侧这些木板上用桨来划船。
从日本送往唐朝的叫做“国信”,为当时定例的朝贡品和输出品。有:银,大五百两,约21.25kg;水织绢200匹;美浓绢200匹;细绢黄绢各300匹;黄丝500絇——丝5两为1絇;细屯棉等五种。
此外还有“别贡”,就是在定例之外再额外朝贡的。有采帛,叠绵,屯绵,紵布,望陀布,木棉,出火水精10颗,玛瑙10颗,出火铁,海石榴油,甘葛汁,金漆。
从唐朝带回的有各种作物,像白菜,青椒,西瓜的种子;玩具游戏,像骰子,双六,围棋,摆设用的陶器;乐器有横笛,笙,琵琶等;货币;占卜学,天文学,历法等;蔬菜的发酵技术,比如腌菜,大酱,酱油的制作方法;观赏用的小国鸡;调料,像辣椒,药草,胡椒和桂皮等;拳法。
遣唐使船的航路有两条,前期走的是北路,从630年即舒明2年开始,669年即天智8年为止,经由朝鲜半岛,从山东半岛通往长安。后期走的是南路,702年即天宝2年到838年即承和5年,当时由于和新罗关系恶化,,从扬子江通往长安。
这里本来是应该有图的,但是回来发现图糊的不成样子,大家脑补吧。
接下来,让我们真的走进平城宫。
平城宫内附属的博物馆详细并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热闹的宫中生活,在黎明之际醒来的奈良,身披烟火气,脚踏砂砾,手过之处尽是繁华。
当时因改良成律令制国家,所以当时的政府各部门已经能与今日一一对应了。功能完备,司职分明。
光线以及教学进度的缘故,没办法将这面墙的美拍出来。墙上的投影随着书写的万叶集诗歌的内容从左到右呈现出奈良四季的变化,顺着这面墙走过的时候,我差点激动的要哭出来。那种历史的浓重感和画面感是我选择这一学科最重要的原因,所有诗歌中的景色,所有史书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活生生站立在我眼前,催促我去了解他们,去研究他们,去发现深埋在他们背后的故事。
在马舍照顾马的官员
在朝堂院举办的骑射竞赛
给官员做饭的大膳职。
在制酒所工作的官员。
宫内省中用木简处理政务的官员。
。
。
那么在平城宫里工作的官员早午饭都吃些什么呢?
荞麦饭,鸭肉汤,章鱼片
粘果子,时令蔬菜,咸菜
甜虾,豆腐,章鱼片,咸菜
荞麦饭,鸭肉汤,炖猪肉
这一份是早饭,煎鱼,荞麦饭,山药块,蔬菜汤,黄瓜片,白粥。
很丰盛,但和现在的日本家常料理并未有什么不同,这可是1300年的日本人的伙食哦!
当时在平城京上班的官员们都可以挣到多少钱呢?
【出云 安麻吕】属于平城宫内的底层官员,薪水很少,需要通过做一些副业和耕种田地来补贴家用。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劳动。
【上 牛麻吕】属于平城宫的中层管理者,一般是豪族出身,,需要努力工作。
【阿部 麻吕】是平城宫内各部门的主管,需要培养如何在宴会上的合适的场合下即兴创作万叶歌,平时非常注重内在文化的修养。
【多治比 麻吕】这个职位的官员为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等,属于政府职位中的最高者,相当于现在日本的内阁总理大臣。会饲养野鸡或鹦鹉等珍稀动物当做居家宠物。
再来看一下在平城宫内的人们都穿什么服饰。
当时的平城宫内有【衣服令】作为法律依据来规范约束贵族和官员的服饰,用以区分身份和官职,从配饰到鞋袜都有严格的规定。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这个习惯应该沿袭至今才对,那样男人们挣多少钱看他们衣服的颜色就知道了。
这是平城宫内的排水管道,用巨木挖掘而成。
这些也都是下水系统的部件。
下面要去大极殿了。不过因为雨势过大再加上找不到博物馆,只是在主殿内大致浏览了一下就走了,所以能讲的东西不多,大家可以挑一个晴天自己去探索一下。
大极殿
虽然是三年前新建的复制品,但仍旧也是不遗余力的复原了。顶棚上的画都是日本大师手绘,为珍惜动物群像,包括顶端的一个个小格子里也都是盛开的莲花,手机能力有限,实在拍不出来,精致程度还是肉眼去看一下才能体会。
大极殿虽说也是按照唐朝的规制来建造的,但内部已经日本化了。不是我国的尽显天家富贵,而是一种闲寂优雅之感。
,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真的在京都,,。
最后以一张我的午饭作为本期的结尾,烤牛舌牛肉双拼套餐。很好吃,就是太咸,我口轻,吃外面的东西总觉得盐什么放的太多。不过还吃了一个牛舌可乐饼,也是很完美啦。
参考文献:
《日本文学史序说》 加藤周一
《平安京いらなかたーー古代の夢を喰らう中世》 桃崎有一郎
《平城京の時代ーーシリーズ日本古代史4》 坂上康俊
《日唐律令制の財政構造》 大津透
大家好
我是一名日本大三留学生
专业是国际交流,主攻日本人文历史
起初做这个日语教学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日语语法
只是想拉拢三五个人交流学习而已
但没想到一下就拉了这么多人
受宠若惊,但求勤勉
公众号包括但并不限于基本日语教学
还添加了日本人文专题
日文原版书
此外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也请多多留言
比如,想增加什么内容
或者目前的内容觉得如何更改会更好
去日本各地游学的时候,也会带小礼物回来给大家的哟~
也许
或者
偶尔
我还会更新点别的
总而言之
一个声音好听长得好看性格也可爱的女大学生教你学日语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想进群的小伙伴请加我的微信mosangfei或扫描微信二维码
下方,用力哈↓
如果觉得我讲的不错
欢迎用任何方式来宣传这个公众号
让更多的人受益。
求转发,求点赞!
我们的口号是:
免费和福利,我是认真的!
↑↑↑扫码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