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苗族山寨晨曦风景画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潘寅林演奏

苗族山寨晨曦风景画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潘寅林演奏

2022-03-02 00:57:32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成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年由作曲家陈刚创作为小提琴曲,是一首具有极其浓郁的苗族音乐风格的小提琴独奏曲。作品不仅吸收了中国民间音乐的传统曲调,更借鉴了二胡、笛子等中国乐器的演奏技法,显示出了西洋乐器与中国音乐的巧妙融合。作品在旋律上充分展现出小提琴音色的清新脱俗,在情绪上充满生机与活力,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副苗岭早晨的风景画,是中国小提琴作品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红日初升,绵延山地里清脆绵长的鸟鸣声表现晨曦渐开,鸟鸣嘤嘤。深树中鸟儿睁开惺忪睡眼慵懒而活泼的歌唱。日高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呈现出苗岭自然风光的无限秀丽,大家出工了,苗岭渐渐沸腾起来......


潘寅林小提琴演奏,施雯钢琴伴奏



配景




第一部分实际上是一个较长的描绘性的引子,由 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 晨景春色之中;接着, 乐曲转为快速。 小提琴吸收二胡滑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的鸣啭啁啾,钢琴配合鸟鸣的回声,回荡相随,宛如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尽情欢唱。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主体,由几个取材于引子的音调加以发展、互成对比又互有联系的方整的 乐段组成。首先是在钢琴伴奏下,由 小提琴奏出欢快热烈的第一旋律,随后第二个旋律在中音区奏出,情绪活泼,富有弹性;在钢琴刮奏之后,第三个旋律在小提琴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带有劳动的节奏特点。


    第三部分旋律由慢渐快,并在高音区以更快的速度重复,此起彼伏,互相呼应,犹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随着音乐在不断加快的速度中达到高潮,嘎然而止。接着,音乐又转入自由的 散板,再现了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于这个再现有很大压缩,因而起尾声作用,与第一部分前后呼应,再次重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那么赶紧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加QQ:54947032 为好友,就可以及时查看每日更新!


请分享给跟您一样喜爱小提琴的小伙伴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或者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发送给朋友


如您是新朋友 并也想成为小提琴高手!请

订阅关注微信公众号:天籁小提琴视频宝典

或者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小提琴教学 微信公众平台,获取小提琴演奏技巧名家名曲欣赏、小提琴教学理论、小提琴考级信息等更多丰富精彩内容。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