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周末只有一步之遥的周五,加了一周班的加班汪是否都期盼在接下来的两天,能窝在家里,做一只懒猫,当一只宅狗?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那些真正的懒猫宅狗与人类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出人类对宠物的愈发依赖,三句话都离不开它们:单身狗吃狗粮,创业狗撒狗血,加班狗想狗带,最后还得靠鸡汤续命。
当然,养鸡当宠物的不多,一般都不会带鸡回家,对吧。
负责任的说,在最早的时候,人类对宠物的认知,的确就是从吃它们的肉、喝它们的汤开始的。
过去,原始人的生产力很低,但好奇心很强,看见什么都想着抓回来尝一尝,抓回来吃不掉的,就圈起来改天再吃。
看见小奶狗,带回来圈着,诶,养久了发现它们可以看门还可以打猎,留下来吧;看见小奶猪,带回来圈着,诶,养久了发现它们很容易长胖而且肉很好吃,对不住了;看见小奶象,带回来圈着,诶,养久了,发现……发现家里的山洞挤塌了。
于是得出结论,大象不可随便乱养,因为…
真象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于是,人类祖先根据惨痛经验总结了一下:能养的动物,必须得好养活,剩菜就能喂饱的那种,必须性格温和,疯起来连自己都咬的不行,必须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养的好能给家里人送终,繁殖力不强的,要不得绝种,要不成了国宝,个人不让养。
不过严格来讲,这些被圈起来的小动物,还不能算“宠物”。《说文解字》对“宠”这个字的释义为“宠,尊居也”,所谓“尊居”,也就是“供养”,你不能给它提要求,一看原始人就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再看“宠”这个字,宝盖头下面一个龙,最早指的是豢养在家里的蛇类。
开挂的印度人,可以说是专注宠蛇五千年,印度的蛇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咱中国也不少,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云啊: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尽死。
然后…
去鳞,去骨,剁小节,
入沸水,
花菇涨发切小粒,炸香,
大蒜,亦炸香,
去渣,取高压锅炖之,
半时辰即可……
可在印度,蛇是神灵的象征,眼镜蛇被视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的化身
看,这么可爱,当然是个男孩子
这是个多才多艺的男孩子,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所以现在在印度街头,也能看见耍蛇人吹着笛子带着眼镜蛇跳舞。
但其实,眼镜蛇视力不好,耳朵也不好,它基本听不到音乐,晃来晃去只是为了维持身体平衡。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动次打次~
哟!这音浪太强,不晃会被撞到地上!
也有印度人认为,自己是蛇的传人,是祖先与一个叫“那伽”的蛇生的。那伽,在文化里,是“天龙八部”那八种神道怪物里的二当家:“龙众”。
那伽
接下来的剧情,大家都很熟悉了,“龙众”带着其他七个“小伙伴”在中国横店拍完武侠剧,
又想转行拍动漫,七个“小伙伴”分别演七个葫芦娃,自己呢,本色出演,就演蛇精,杀青以后,演而优则网红,开直播喊麦,被邀请参加综艺《戏精的诞生》,终于从一个蛇精成为一个蛇精病。
其实《西游记》就是一部“宠物去哪儿了”,神仙的坐骑不想当宠物了,另立山头想吃唐僧,悟空好不容易打赢它们,神仙主子就突然开启天地通话,从天而降来捞人,“悟空,这是我家小乖乖,不太懂事,我带回去教育教育”。
论一个养宠人的自我修养:宠物虐我千万遍,我待宠物如初恋。留下一脸懵圈的悟空:同样是国家保护动物,凭什么你有场外求助机会,我却只有偏头痛?悟空,不是我说,同样是宠物,同样有技能有野心,你什么都没做错,错就错在没跟对人。
悟空:“原谅套餐”来一份儿
虽然宠字里面写的是龙,可据考古学家在约旦北部哈马姆泉的发现,史前人类最早的宠物之一,可能是狐狸,因为他们在一个有1.65万年历史的墓地里发现了人狐合葬。不过,此处应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请问这位考古学家,您听说过《聊斋》么?谁是主人谁是宠物还真说不定呢!
唉…祖先为我们勤勤恳恳地筛选着宠物,可到了我们这一代,还是犯了“选择恐惧症”:养猫,还是养狗?这是一个问题。
去年年底,日本媒体激动地发布了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日本宠物猫的数量,终于超过狗了!由此可见,日本以安倍为首的宅男又变多了,像村上春树那样爱跑步的老人,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人们愿意沦为猫奴?
有学者分析,是因为猫和人类的婴儿很像,体轻声柔易推倒,能唤起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本能。
但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猫的长相不像现在这么萌萌哒,它们选用“喵”作为猫界“普通话”,也是为了讨好人类。
生物学家John Bradshaw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一周大的小猫要“喵”。
John Bradshaw
小猫的“喵”是一种叫猫妈妈过来的方式,而且很明显这种方法很有效。猫猫妈对这种叫声很在意,而当小猫长大后它们就不再“喵”了,因为“喵”已经不好用了,猫妈妈为了让小猫独立而不再回应。
但是宠物猫会一直对主人“喵”,是为了引起人类注意,因为我们注意力不太集中,我们会花很多时间看书计算机电视。每只猫都自学到了用小时候的把戏来吸引注意力,所以“喵”是一种叫人过来,并向人类表达需求的有效方式。
没想到吧,喵~
这么看来,漫漫历史长河,猫和人类玩了几千年的宫心计啊——想要当家作主,先得认怂卖萌!我国古代把猫称为 “小狸奴”。
著名的撸猫派诗人陆游就写过:
“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谷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的名句,那时的陆游就懂得用猫来暖脚,勇气可嘉。
陆游与“狸奴”牌儿暖宝宝
现如今,我们不仅不敢用猫来暖脚,而且统称它们为“主子”。可喜可贺,这么多年过去了,人类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
嗯哼,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养着宠物,却怕宠物,这在中东土豪和“战斗民族”眼里,是绝对不能忍的。毕竟仔细想来,我宠着你,潜台词是什么?我比你能耐啊!中东养宠人的日常就是和自家的老虎、狮子对吼,“战斗民族”养宠人的日常就是和自家的狗熊打架。谁说捧着怕摔、含着怕化才叫“宠”?物尽其用,也叫“宠”啊。
给小爷笑一个~
最早那会儿的宠物都是自带技能,鸬鹚,也就是鱼鹰,因为捕鱼能力强,所以成了渔人的宠物。可现在,鸬鹚从提供捕鱼服务,到提供景区游客摆拍服务,完成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平稳过渡。服务行业的宠物还有什么使命?
鸬鹚
第一,成为网红大IP,第二,自己的奶粉自己赚。唐玄宗就有这么懂事的宠物。
《明皇杂录》中有记载,岭南地区进贡了一只白色鹦鹉,名为“雪衣娘”,会说话能背诗,颜值高,卖点足,吸粉无数。最关键的,它还有一项重要隐藏技能。
平日里唐玄宗喜欢和诸王博戏,也就是古代的桌游,每当唐玄宗眼看着要赔钱了的时候,侍从就会轻唤一声“雪衣娘”,“雪衣娘”闻命便飞上博局,脚踏局盘,博局被毁,只好从头开始。
“雪衣娘”的“后裔”
直到有一天,“雪衣娘”遭猎鹰袭击,死了,唐玄宗痛惜不已,少了“声控外挂”,以后玩桌游还怎么赚零花钱?不怕,杨贵妃还有一只宠物哈巴狗,它继承了鹦鹉的光荣传统。
别看我长得老实巴交的,赌桌上也是一条好狗~
据《有阳杂组》记载,唐玄宗和亲王下围棋时,杨贵妃就抱着哈巴狗在旁边观战,一看脂粉钱又不保了,就赶紧暗示宠物狗把棋局踏乱。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杨贵妃:谁敢阻止我做精致的猪猪女孩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