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校园|听得见的非遗——仓五小开设校本课程传承十番音乐

校园|听得见的非遗——仓五小开设校本课程传承十番音乐

2020-10-03 01:27:18

        “和色雅韵、华夏正声”的十番音乐,是福州和闽西客家流传的一种传统器乐演奏曲,自清朝道光中期就开始流传,曲调来源大体上可分为曲牌、小调、哗牌以及一些流行歌曲。


        福州的十番音乐,民间又称叶欢、什欢和十番伬。传统十番所用的乐器独具特色,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其中,狼串、逗管、云锣十分古老,堪称中华传统乐器“活化石”。随着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

        为传承经典,筑梦十番,该校经协调筹备,成立了由二胡、琵琶、古筝、笙、扬琴、笛子等器乐组成的十番音乐校本课程,并从中挑选一批优秀学员,分拉弦、弹拨、吹管、打击等四大乐组,组成“仓五小民族管弦乐团”。此外,该校还聘请了5位优秀专业教师,分别是:余祥云(闽侯一中高级教师,音乐教研组长、、林重贞(省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于长豪(省歌舞剧院国家二级笛子演出演员)、郭玉云(省歌舞剧院二级扬琴演奏员)彭晓娅(省歌舞剧院二级琵琶演奏员)等,为乐团进行编配、指导,保证教学质量。

        该校民乐团以“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合作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为主要目标,通过民乐训练、演出、竞赛活动中,用情——情感的体验,气——做人的正气,神——艺术的神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的十番音乐校本课程,孩子们在各自专业教室中认真学习,该校专职音乐教师也在学生平常排练当中配合指导和监督,及时指出问题并纠正。

        相信在学校全体音乐教师的辛勤训练下,学生的演奏技艺会逐日提升,阵阵悠扬的乐器合奏声将在校园响起,传承乡音乡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供稿:福州仓山区教育局)

海峡教育报出品

编辑:罗小春 / 制作:黄硕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