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沐青| 洞箫记

沐青| 洞箫记

2021-07-07 22:13:59

 

    我的箫一直都吹的不好。


    我的第一支箫是2014年的时候买的,那时候我正在富士康打工,第一个月大概是发了四千多的工资。很是开心的买了一支入门的八孔G调箫,从此,这支箫就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 


   





      箫上当时让店家落了个款“落尘”是我14年时候用的网名,大概自己也不会想到它会陪伴我这么久。想学箫的念头是很小的时候就有的,因为成长环境,我自小就内向而喜静,很是喜欢箫声的低沉婉转。而同样作为管弦乐器且辨识度和名气更高的笛子,年少时我总觉得刺耳,犹为不喜。


    可父亲说,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说箫声招鬼,大约是很不祥一类的,我小时候想得到一支箫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可其实我很早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记忆里我并没有他的印象,也不知道他是否说过这些话。


      总之,拥有一支箫这个夙愿完成在四年前。我最开始完全是自学的,可我的天赋和基础都是极差的,我甚至不会识简谱。也不知道如何把它吹响,记得当时拿着指法表一脸茫然,还是网上请教了一位学乐理的姑娘,她告诉我如何看谱,如何按孔,如何读懂指法表。我至今仍是很感谢她的。


    我为什么要为我的箫写点什么,大概是我昨天从绍兴回来的时候,我用手提着箫,莫名的有些像一名落魄的侠客提着他的剑辗转奔波于江湖。噢,原来是因为这些,我开始回忆,是的,这么一想,它竟真的陪我走过了许多的地方的。





    最早的时候我背着它走访了一些江南的小镇,那会在富士康是12小时制的班,一般是没有休息的,应该是我辞职后的那段时间我带着它走了很多昆山周边的小镇。后来我回了老家邳州,在乡下住了几个月,大概2-3月份,正是苏北最冷的季节,家乡的冷是干冷。这里提到箫是比较娇气的乐器,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它的保存都是问题,北方干冷,易开裂,南方湿寒,易起霉。果然,在我某个早晨练指法时,我听到一声细微而清脆的开裂声,我的箫,坏了。


      幸好我是知道怎么修补的,对付这种细微的开裂只需要用502胶水灌入然后砂纸打磨一下就好了。如果是裂的深的,就比较复杂了。要用到竹粉、鱼线一类的东西。总之,在家乡的那几个月,它又反复的开裂了几次,每次我都将它修补好,它身上至今的伤痕竟都是在我北方的家乡留下的。


    15年4月的时候我游历到长沙,在长沙的一家茶馆里工作了几个月,它自然一直陪伴着我,期间我还带它参加过公司的才艺展示。大概到了6月我从那家茶馆辞职,在老家过了一个夏天。有一天鬼使神差的去了横店,开始自己的跑龙套生涯。那大概是我近些年比较有趣味的一份工作,我们需要化妆,演尸体,淋雨,夜宿山中……这期间它也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


      15年10月的时候,我再次回到长沙,重新去茶馆上班,这一待,就是三年。也是我目前人生中很重要的三年,也是很稳定的三年。这期间我大略还是带着它跑了一些地方去旅行的,去了云贵,但都记忆不深,故不表。


    今年的3月,越发想入蜀,于是请了假背着它和几本唐诗就游历了四川和重庆。5月,我再次辞职,去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江南。苏州,杭州,绍兴……


    深夜里写下这些文字,我把它从箫袋里拿出把玩,其实我明白它的寿命已经差不多了。我也自今年年初就新买了一直箫,并多数用新的箫了。可还是不愿意把它雪藏,想一直把它背着,为此特意买了一个可以装两支箫的箫袋。



      抚摸着“落尘”,它真的很老了,四年时间,它的全身开裂了很多地方,吹口也塌了一块,高音已经很难吹上去了。一点不像那支新买的,可以很轻松的吹上高音。但我还是很愿意一直带着它四处漂流,或许因为它是唯一见证了我这四年时光是如何度过的最好见证者。亦或者是单纯的恋旧作祟,反正,我有些孩子气的舍不得丢了它。 


      我的箫至今都吹的不好。


            ——2018-6-6于杭州下沙